标准大气压(Standard atmospheric pressure)是在标准大气条件下海平面的气压,1644年由物理学家托里拆利提出,其值为101.325kPa,是压强的单位,记作atm。
化学中曾一度将标准温度和压力(STP)定义为0°C(273.15K)及101.325kPa(1atm),但1982年起IUPAC将“标准压力”重新定义为100 kPa。1标准大气压=760mm汞柱=76cm汞柱=1.01325×105Pa=10.336m水柱。[1]
1标准大气压=101325 N/㎡。(在计算中通常为 1标准大气压=1.01×105 N/㎡)。100kPa=0.1MPa
中文名
标准大气压
外文名
Standard atmospheric pressure
别 名
大气压提出者
托里拆利
提出时间
1644年
应用学科
物理、化学
标准大气压定义
编辑
语音
一个标准大气压是这样规定的:把温度为0℃、纬度45度海平面上的气压称为1个大气压,水银气压表上的数值为760毫米水银柱高(相当于1013.25百帕)。
标准大气压大气层
编辑
语音
地球的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包围着,这些空气被称为大气层。空气可以像水那样自由的流动,同时它也受重力作用。因此空气的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个压强被称为大气压。1643年,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在一根80厘米长的细玻璃管中注满水银倒置在盛有水银的水槽中,发现玻璃管中的水银大约下降了4厘米后就不再下降了。[2]
这4厘米的空间无空气进入,是真空。托里拆利据此推断大气的压强就等于水银柱的长度。根据压强公式科学家们准确地算出了大气压在标准状态下为1.01×105Pa。1654年格里克在德国马德堡作了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这让人们对大气压有了深刻的认识。
标准大气压大气压
编辑
语音
大气压不是固定不变的。为了比较大气压的大小,在1954年第十届国际计量大会上,科学家对大气压规定了一个“标准”:在纬度45°的海平面上,当温度为0℃时,760毫米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叫做标准大气压。既然是“标准”,在根据液体压强公式计算时就要注意各物理量取值的准确性。从有关资料上查得:0℃时水银的密度为13.595×103千克/m³,纬度45°的海平面上的g值为9.80672牛/千克。于是可得760毫米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为
p水银=ρ水银gh=13.595×103千克/m³×9.80672牛/千克×0.76米=1.01325×105帕。
这就是1标准大气压的值。
标准大气压大气压换算
编辑
语音
1公斤等于0.1Mpa等于一标准大气压 一公斤是一公斤力每平方厘米的简称. 一公斤力等于9.8牛顿
所以一公斤力每平方厘米就=(9.8/0.0001)Pa=0.098MPa约等于0.1MPa.. 而一标准大气压=1.01325X100000Pa 也是约等于0.1MPa.=105Pa
因此:1MPa=10公斤力=10㎏/c㎡
1MPa=10标准大气压
标准大气压真空度概念
编辑
语音
顾名思义就是真空的程度。是真空泵、微型真空泵、微型气泵、微型抽气泵、微型抽气打气泵等抽真空设备的一个主要参数。[3]
所谓“真空“,是指在给定的空间内,压强低于101325帕斯卡(也即一个标准大气压强约101kPa)的气体状态。
在真空状态下,气体的稀薄程度通常用气体的压力值来表示,显然,该压力值越小则表示气体越稀薄。[3]
标准大气压气压大小变化
编辑
语音
大气压的变化跟高度有关。大气压是由大气层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层就越薄,那里的大气压就应该越小。不过,由于跟大气层受到的重力有关的空气密度随高度变化不均匀,因此大气压随高度减小也是不均匀的。随高度的变化情况: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大气压的变化还跟天气有关。在不同时间,同一地方的大气压并不完全相同。我们知道,水蒸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当空气中含有较多水蒸气时,空气密度要变小,大气压也随着降低。
随气候的变化情况:一般情况下,晴天的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大气压比夏天高,早上气压比中午高。
往往,当大气压降低时,天气转阴;大气压升高时,天气转晴。气压发生变化有很多原因,其中空气温度的变化是引起气压变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当空气冷却时,空气收缩,密度增大,单位面积上承受的空气柱重量增加,气压也就升高。因此,冷空气一到,总是伴随着气压的升高,而暖空气来临的时候,气压又会降低。冬天是冷空气的世界,夏天则是暖空气的天地,气压冬高夏低的道理也就很清楚了。
标准大气压测量相关实验
编辑
语音
标准大气压托里拆利实验
旧时,学术界对空气是否有重量和真空是否可能存在的问题还认识不清,主要是受亚里士多德思想的遗留影响,认为“世间万物之中除了火和空气以外均有各自的重量。”并坚持自然界“害怕真空”的说法。伽利略对此说法表示怀疑,他说:“我们不能相信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仅仅认为某物是轻的,某物是重的,而应当认识到所有的物体都有其各自的重量,只不过各有重量大小不同和质地疏密之分而已。”“如果人们凭感觉和理解都还不能认识到真空的存在,那么凭感觉和理解又如何能否认真空的存在呢?”伽利略曾发现,抽水机在工作时,不能把水抽到10米以上的高度,他把这一现象归结为水柱受不了它本身重量之故,再找不到合理满意的解释。
托里拆利坚决赞同伽利略的关于空气有重量和真空存在的说法。在总结前人理论和实验的基础上,托里拆利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实现了真空,验证了空气有重量的事实,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关于真空力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