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识观察者模式
我们看看报纸和杂志的订阅是流程:
1、报社的业务就是出版报纸。
2、向某家报社订阅报纸,只要他们有新报纸出版,就会给你送来,只要你是他们的订户,你就会一直收到新报纸。
3、当你不想再看报纸的时候,取消订阅,他们就不会再送新报纸来。
4、只要报社还在运营,就会一直有人(或单位)向他们订阅报纸或取消订阅报纸。
出版者 + 订阅者 = 观察者模式
如果你了解报纸的订阅是怎么回事,其实就知道观察者模式是怎么回事,只是名称不太一样,出版社改称为“主题(Subject)”,订阅者改称为“观察者(Observer)”。
二、定义观察者模式
观察者模式定义了对象之间的一对多依赖,这样一来,当一个对象改变状态时,它的所有依赖者都会收到通知并自动更新。
1、这句话有两个重点:观察者模式定义了一系列对象之间的一对多关系;当一个对象改变状态,其他依赖者都会收到通知。
2、主题和观察者定义了一对多的关系。观察者依赖于此主题,只要主题状态一有变化,观察者就会被通知。根据通知的风格,观察者可能因此新值而更新。
类图:
三、观察者获取数据的方式有两种:
1、从主题的角度看,将数据“推(push)”给观察者。update(Object dateArg);此种方式,只是将数据传递给观察者。
2、从观察者的角度看,观察者从可观察者对象中“拉(pull)”数据。update(Subject subject);此种方式,将主题(或者称为数据源)传递给观察者。
其实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update(Subject subject, Object dateArg);这样的设计,当数据参数dateArg没有值时,可以从subject中获取。
四、回顾要点
1、观察者模式定义了对象之间一对多的关系。
2、主题(也就是可观察者)用一个共同的接口来更新观察者。
3、观察者和可观察者之间用松耦合方式结合(loosecoupling),可观察者不知道观察者的细节,只知道观察者实现了观察者接口。
4、使用此模式时,你可从被观察者处推(push)或者拉(pull)数据(然而,推的方式被认为更“正确”)。
5、有多个观察者时,不可以依赖特定的通知次序。
6、Java有多种观察者模式的实现,包括了通用的java.util.Observable。但是要注意java.util.Observable实现上所带来的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