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流概念的研究的探讨
旅游流概念的研究的探讨
摘 要:文章在比较分析各类旅游流定义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旅游流的定义,区别了旅游流与旅游者个体综合;论述了旅游流的特征和影响因素,特别提出了旅游流的周期性、规模性、可变性和持续性等新特征,以期本文能为旅游流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旅游流;特征;影响因素
旅游流是最能够体现现代大众旅游现象的群体特性学术范畴[1],也是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石。因此,对旅游流概念的研究十分必要。
一.旅游流的定义
在我国,对旅游流的定义大致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论认为旅游流不仅包括旅游者流,还包括旅游信息流、旅游物流、旅游资金流、旅游能流[2];而狭义观点则认为旅游流就是旅游者流,是旅游者在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空间移动。经过分析,我们认为狭义的观点更为贴切。首先,从学科属性角度来讲,任何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内容都有一定的学科界限和范围。如果内容过于广泛,研究就不能抓住事物的核心,并丧失其学科特性。其次,其它事物的流动大都是由旅游者流的运动引起的,随着旅游者流的运动而运动,其规律高度一致。因此,我们认为旅游流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旅游者因选择方向的相同或相近性,形成的有规律的规模性空间移动现象。
旅游流不是旅游者个体的简单叠加,两者有着根本的不同:距离越远,对旅游流产生的阻尼越大,但是对于单个旅游者,则可能产生的吸引力越大;旅游流的规模一般情况下与经济收入成正比,不过对于徒步旅行者而言,经济条件的制约却没有那么明显。
二.旅游流的特征
旅游流特征既是对旅游流的刻画,也是测度旅游流的基本指标,是深入研究旅游流的一个着眼点[1]。其特征主要包括流向性,周期性、空间性、规模性和可变性。
(一)流向性特征
旅游流的流向性特征是指旅游流在运动过程中所经过的旅游路线和方向,它反映了旅游目的地与旅游客源地之间联系的方式和途径,代表着旅游者的旅游选择和决策。简单地讲,就是旅游者从客源地经过旅游通道,到目的地空间指向,而这些指向具有相对的集中性。根据研究,我国的旅游流流向大多指向沪宁杭、京津唐、川渝区、云贵区和陕西等5个旅游流集聚场[3]。
(二)周期性特征
周期性特征是指旅游流的运动具有季节性的周期性规律。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都会有自己的“高峰期”和“低谷期”,而且会周期性的出现。这主要是受旅游产品供给的季节性以及旅游闲暇时间特性的影响。旅游产品的供给大多具有季节性,这是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使然。另一方面,旅游闲暇时间的连续性和长期性要求,使得一般的闲暇时间很难被利用,大规模的旅游流只有定期的出现在较长的节假日期间。
(三)空间性特征
空间性特征是指旅游流在空间分布的均匀度或者集中度状况。旅游流的分布在空间上并不是均衡的、同质的,而是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相关研究表明,我国旅游流的空间分布格局呈现出“东密西疏,沿江沿海密、边远山区内地疏,大城市密、农村疏”的格局,目前已经形成了江浙沪扩散场、京津冀扩散场等4个旅游流扩散场[3、4]。
(四)规模性特征
规模性特征是旅游流的本质属性之一,是指旅游流是有一定数量规模的旅游者组成的,表明了旅游流是一个集体性概念,而不是一个个体性概念。该特征说明了旅游流与旅游者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单个的旅游者不能称为旅游流。旅游流的规模性是一个模糊性概念,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值来作为其极值阀值。旅游流规模性大小的量化指标是旅游流流量和旅游流强度:旅游流流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段内,通过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旅游者数量;旅游流强度则是指单位时间内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上通过的旅游者数量。持续、均衡、大规模的旅游流对一个地方的旅游发展十分重要。
(五)可变性特征
可变性是指旅游流的流向、周期、规模和空间分布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可以通过某种手段或者对策进行调整的。该特性也是我们进行旅游流调控的理论依据。例如焦作云台山就通过开展“冬游云台山”的反季节旅游活动,改变了旅游流运动的周期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六)持续性特征
持续性特征是指旅游流的存在是长期的现象,而不是一时的现象。例如某些地区的大型探险旅游活动,虽然从时间点上看与旅游流的形式十分相似,但是这些活动只是偶尔出现,之后该地的旅游状况依然是 “门可罗雀”,那么这些旅游者不能算作旅游流。
三.影响旅游流的因素
旅游流的形成、发展和运动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主要包括经济收入、闲暇时间、旅游吸引物、空间距离、交通条件、旅游营销等因素。
(一)经济收入
经济收入是影响旅游流产生的最基本因素之一,也是其产生的物质基础和条件。没有足够的经济收入作保障,旅游流的大规模形成就十分困难。我国的4大旅游扩散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主要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