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板跑鞋盛行当下,非碳板竞速跑鞋略有些“暗淡无光”,早在前些日子 实不相瞒,这是我2020年最想要的 9 双跑鞋——国外篇 发布后,不少粉丝留言问到:
“碳板跑鞋真的就这么香吗?我的能力也驾驭不了啊!”

创新科技的助力确实让碳板跑鞋在轻量、回弹、助推等方面更胜一筹,但对跑者也有一定经济跑步实力的要求。
对于进阶跑者而言,想提高成绩,想享受速度与激情并存的感官轰炸,一双好的竞速跑鞋尤为重要。
今天给大家推荐4双,适合进阶跑者的「非碳板」竞速跑鞋,来看看有没有你的菜。

FuelCell Rebel是New Balance基于FuelCell 5280的核心设计元素与科技,2019年下半年上市的马拉松竞速跑鞋。

采用Trace Fiber针织材料鞋面,具有良好的透气性,3D提花网面设计,图案简约。鞋舌部分采用一体成型设计,弹性且柔软,包裹舒适。

中底采用全新研发的REVlite Carrier材料,FuelCell材质作为辅助材料只内嵌在前掌部分。
42码鞋重193g,媲美顶级马鞋的重量。虽然没有内嵌碳板,但中底整体感觉更加柔软,缓冲优秀并有着极轻的中底重量。

前掌及后跟处轻质耐磨橡胶大底的设计,保证跑鞋耐久度的同时,鞋底与鞋面蓝白配色的搭配也给人清爽夏日的感觉。

整个鞋款最为怪异的莫过于中底足弓外侧的突出设计。这种设计对跑者双足触地时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落地过渡更为自然,减轻跑者足部如跟腱及脚背的一些伤病,但不免会拖长触地时间,牺牲一定的跑步经济性。
FuelCell Rebel售价999RMB,颜值与实力兼备,全马成绩在330-415左右的跑者,夏天有这么一双FuelCell Rebel,足矣。


一贯对Adizero Adios系列情有独钟,但我这次要推荐的却是 Adizero boston 8。

鞋面采用单层密集细孔网布,舒适度与贴合性俱佳;中底跟前几代一样,上层EVA+下层Boost,奔跑时给予双脚良好的缓震支撑和恰到好处的助推回弹。
新版横条纹的马牌大底,抓地效果明显;中底的Torsion System稳定结构让你在转弯或是路面不平时也能保持稳定不扭曲,反应快、操控性好。

个人认为Boston 8的适用场景范围广泛,定位更偏向于中后掌落地的“初”进阶跑者。
对于刚刚进到4小时左右,尤其是习惯中后掌落地,肌肉力量还无法驾驭顶级轻质竞速跑鞋的跑者更为友好。长距离不失缓震保护,中距离不失回弹舒适,短距离不失轻量速度。


索康尼的Kinvara系列跑友们并不陌生,这双厦门别注款Saucony Kinvara 菁华 11青嫩嫩的小清新配色撩动无数颜值党的心。

Kinvara 菁华 11虽然是竞速跑鞋,但如若用一个词来形容它给我的脚感,我想却应该是“平衡”。
在跑鞋领域钻研了上百年的Saucony,把跑鞋各方面功能属性平衡得恰到好处。

FORMFIT鞋面技术,让你体验赤足般的贴合感;新一代PWRRUN缓震科技和FORMFIT动态适应系统,将跑鞋的回弹、缓震、支撑三重优势相互结合,保证出色缓震和回弹的同时,稳定性也没有失位。
大底耐磨橡胶与PWRRUN内底相互配合,提供良好抓地力的同时,分散了双脚触碰地面时的冲击力。

KINVARA 菁华11不是那种刚一上脚就立刻让你感觉惊艳的跑鞋,但却可以在30公里之后,让你体会到它的稳定和包容。
对于那些恐惧长距离,跑马后半程没什么自信的进阶跑者,这双Kinvara 菁华 11,会让你体验“跑鞋界劳斯莱斯”的至尊享受。


EscaLante是Altra第一款结合Flat-knit鞋面编织技术与EGO中底的跑鞋。从2017年问世,到2019年推出Altra EscaLante 2,承载和传承的是Altra想要改变的决心。

在保留传统优势的基础上,Escalante 2 鞋面不同位置的不同走线方式,不仅强化了跑鞋的包裹性,也增强了鞋型整体的灵动感。
同时,EGO能量中底紧实感的增强,软弹兼顾,吸震缓冲,也给双脚带来更加快速的能量反馈。

FOOT SHAPE鞋楦设计加宽了趾部的活动空间,让脚趾放松到自然伸展状态,在奔跑过程中更具稳定性,可以分担足弓和足踝承受的落地冲击力。
从趾根过渡到足弓区域,鞋楦宽度渐内收,兼顾了竞速跑鞋的包裹性。

依旧是“零落差”,前掌和后跟距离地面的高度保持一致,培养经济高效的跑姿,同时减少对后跟的依赖,也减轻对关节的冲击。
“零落差”中底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驾驭,刚刚上脚确实会有足部发力变化的感觉,小腿参与做功也更多一些。
对于330以内的进阶跑者,Escalante 2或许更适合充当一双长距离训练鞋。对于男子330-430的跑者,选择Escalante 2作为比赛鞋也很不错。

不同级别的跑者,对于“进阶跑者”的成绩定义不同。有人认为突破4小时即可成为“进阶”;有人认为330以内才算对成绩有要求;还有人认为“破三”才算晋升到下一层级。
因此,对于适合“进阶跑者”的跑鞋,相对而言可以选择的跑鞋品牌、跑鞋款式也会更多。
今天推荐的4双适合进阶跑者的跑鞋,个人认为普遍适用于330-415左右的跑者。当然,如果你跑步能力足够,高阶跑者穿着也不影响运动表现。
相信根据不同使用场景,不同训练要求,不同脚感偏好,每个进阶跑者都有自己的“心头好”。
你是什么成绩的跑者?你更偏好/关注/推荐哪双「非碳板」竞速跑鞋?欢迎留言评论告诉我,来日方长,我们一双一双慢慢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