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近视

近视,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主要表现是:看不清远距离的物体。近视的基本病因是:包围在晶状体周围的环状睫状肌长期紧张,内径变小,导致其对晶状体的外向拉伸力减弱,晶状体依自己的性态自由放松,前后轴向变长。通过晶状体的光线不能正确地汇聚在视网膜上。
(图片来源:李端《药理学》6.2 M胆碱受体激动药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版 )
 
近视眼的病机,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一个足够权威的理论。最大的困境在于:在近视眼的诸多症状中,哪个症状是因,哪个症状是果。
就拿最常见的轴性近视来说,轴性近视的症状有:眼轴变长,眼外肌向下向内拉伸,睫状肌环向收缩,眼底病变。以上症状中,究竟何为因,何为果,既无法科学论证,又无法实验或解剖证实。 
根据成像原理,我们可以简单地想:把造成眼轴变长的必要条件--睫状肌环向收缩--破坏掉,即使睫状肌辐向扩展,不就能消除近视了吗?是的,这就是视觉调节机理的驰缓说。这听起来简单。遗憾的是,睫状肌辐向扩展没有环向收缩那么容易。

近视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医学界花费了很多努力来解决近视的问题,但成效甚微。现在治疗近视的主要方法有:中医的的针灸法,西医的角膜塑形镜和角膜切削术。

针灸法是通过对眼睛相关经络的刺激,唤醒睫状肌的正常工作。可以说是一种比较思路正常,绿色环保的治疗方案。可惜该方案局限性很多:只对假性近视有效,治疗周期长,疗效不可预见不能百分百治愈……于是,西方的角膜塑形镜和角膜切削应用而生。

 

角膜塑形镜和角膜切削术,顾名思义,是在角膜上做文章。角膜塑形镜是在角膜是扣一个塑料碗,在眼皮的压力和眼泪的润滑作用下,塑料碗会像擀面一样把角膜从中央向周围拉。这能够平衡晶状体凸出的那部分,以使视力达到正常。

角膜塑形镜其实并不能治愈近视。只有每天晚上佩戴,白天才能维持正常的视力。而角膜塑形镜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硬质材料经常性地接触角膜,容易造成角膜发炎等问题;长年佩戴,会使角膜逐渐变薄,而近视却不会相应减少。角膜塑形镜会造成角膜缺氧,产生角膜坏死的潜在风险。然而,角膜塑形镜“一夜消除近视”的神奇效果,能够切实地解除特定场合的近视困扰,比如,军校和警察招考,等等。因而也有一定的市场。

 

相比前两种方案,角膜切削是一种比较能够“有效治疗近视”的方案,角膜切削的原理是:将角膜物理性地切掉一层,中间切得多些,周围切得少些,从而改变了角膜的屈光度。从而治愈了近视。现在的切削多使用激光来操作。通过激光照射,角膜的某一层的部分细胞被精确地汽化掉,眼睛不会有太大的物理损伤。角膜切削也不能根治近视。常在电脑上工作的人手术几年后,近视还会反弹。而角膜不能一次次地切削。

无论是角膜塑形镜还是角膜切削术,其实都是“削足适履”的办法。两种办法都是在眼睛成像中起作用较大的角膜上做文章,而近视的罪魁祸首在于睫状肌。

 

对于近视的成因,直到现在都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现在西医的近视理论多是依据德国科学家赫尔姆霍茨的理论,其核心观点是”近视是由晶状体变长导致的,晶状体变长不可逆转,因此近视无法治愈“。这种说法能得到实验的支持,但也受到一些质疑,典型的有:

 

1)近视不会伴随人的一生。人步过老年后,近视会逐渐消失并演化为老花。

2)确实有的人在成年后视力得到恢复。

 

近视理论的另一流派以贝茨的“肌肉紧张说”为代表,贝茨不否认近视的眼睛晶状体变长,但认为晶状体变长是由眼内肌肉(特别是里斜肌和外斜肌)的拉伸造成的。只要能将眼部肌肉回复到放松状态,近视自然消失。

 

参考资料:

睫状体理论:

睫状体位于虹膜的根部与脉络膜之间,为一宽约6mm的环状组织,其矢断面呈三角形,内含睫状肌。睫状体与晶状体赤道部之间有纤细的晶状体悬韧带相连结。晶 状体形如双凸透镜,富有弹性,当睫状体收缩时,悬韧带松驰,晶状体借助自身弹性变凸,焦距变短,屈光度改变,看近的物体就很清晰,若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 为了保持双眼单视,双眼还需内转,睫状体长时间处于收缩紧张状态,我们就会感到眼睛疲劳。当我们看远处5m之外物体时,光线平行进入眼睛,两眼视轴平行, 调节松驰,这时睫状体放松,使悬韧带保持张紧,晶状体变得较为扁平,使其曲率半径增大,焦距变长,远处物体就看得清楚。随着年龄的增大,大约在40~45 岁开始,晶状体逐渐硬化,弹性下降,睫状体的功能也逐渐下降,看近处物体时,因调节作用减弱,就会觉得不清楚,为了看清目标,常习惯把目标放得远一些,而 看远处物体因无需太多调节,则还可以看清,临床上称为“老视”,俗称“老花”,这时就要配眼镜来补充调节功能的下降。


睫状肌由环状和辐射状两种平滑肌纤维组成,其中以胆碱能神经(动眼神经)支配的环状肌纤维为主。动眼神经兴奋时或用拟胆碱药如毛果芸香碱时使环状肌向瞳孔中心方向收缩,结果使睫状小带放松,晶状体变凸,屈光度增加,只适合于视近物,而看远物则难以使其清晰地成像于视网膜上;故看近物清楚,看远物模糊。拟胆碱药的这种作用称为调节痉挛。  睫状肌的辐射状肌纤维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支配,但这在眼睛调节中不占重要地位,故拟肾上腺素药一般不影响调节。

 

平滑肌收缩和舒张的速度较慢,横纹肌每次收缩大约是0.1秒,而平滑肌需要数秒,甚至数十秒。时值(电刺激时约0.1秒)和潜伏期(0.2—1.0秒)也长。容易产生刺激的总和,认为这是由于缺少肌管系统的缘故。与作为应相性肌和运动肌的横纹肌不同,平滑肌主要适应于作为紧张性肌和保持肌的机能。被动的伸展性和主动的缩短度都明显大于横纹肌的以及经常显示自动的兴奋性,这些都成为上述适应的内容。脊椎动物的平滑肌(内脏肌)一般受来自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双重神经支配,它们的神经末梢在肌肉细胞间形成神经网络,有时还介有神经节细胞。一如血管壁肌肉和瞬膜那样,有神经的控制显著者,也有如肠和子宫那样的不显著者,后者具有类似心肌的自动性。在平滑肌内兴奋的传导有各种形式,有的被认为是通过神经的(瞬膜),有的则是通过肌细胞间传递乃至合体细胞的连接(子宫),但速度常常是低的(2—3厘米/秒)。在后一种情况下,证明有类似于横纹肌峰电位的动作电位。体液支配显著也是平滑肌的特征,在子宫壁和血管壁特别显著(催产素、肾上腺素等)。


眼肌理论:

 如果双眼要表现视力时,务必把双眼眼轴,配合视觉活动而集合,则双眼会发生集合现象,其前后轴就须投入活动。但前后轴的活动轨迹,是内缩和外散的旋转轨迹,与垂直轴和水平轴的同步同向活动轨迹完全不同。也就是当双眼须集合时,一定是三轴同时活动,这时调节肌会与轴成23度斜角旋转,而外展肌会与轴成51度斜角旋转。因而集合点就会产生近远的移变。

眼轴长与外直肌下移幅度和斜视度数呈正相关。

 附子、干姜、肉桂、丁香、能兴奋交感神经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