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辽开国皇帝耶律大石:孤独的苍鹰称霸西域

来源:http://www.qulishi.com/news/201412/23927.html

 

提到契丹人,我们的脑海中除了浮现那位因建立大辽而威名显赫的耶律阿保机,以及因辅助成吉思汗统一漠北而成名的耶律楚材外,似乎就再也找不到其他的印象了。其实,历史上还有一位契丹人曾发出过狂暴的怒吼,他的声音几乎传遍整个草原。只是,由于远离了中原故土,他在我们的史书中所占篇幅甚少。然而,在中亚文明史的浩瀚篇章中,他绝对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他是耶律大石,西辽帝国的建立者,一个充满复国热血却最终遗恨西域的孤独的苍鹰。

  关于耶律大石的出生,至今依然是历史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之一,有的说他生于公元1095年,这时的辽帝国已经盛极而衰。但更多的学者认为,他应该生于1087年,在辽帝国的发迹地——上京,也就是今天的内蒙古巴林左旗境内。

  历史对于耶律大石早年生活的记载,是非常简略的,我们只知道他从小好学,善于骑射。通汉文、契丹文。后来,凭着优异的学识,他考中了进士,成为《辽史》中辽朝唯一一个契丹族的进士。再后来,他历任泰、祥二州刺史,辽兴军节度使等。除此之外,关于他生活的其他细节,就好比他的出生年份一样,让后世挠头不已。

  也许是上天在开玩笑,凭着丰厚学识挤进帝国政治核心的耶律大石,最终却不是靠文采赢得掌声,而是靠一场场的战争攒下自己的无限威望。

  公元1122年,快速崛起的女真人与北宋军队同时向辽发起了猛攻。北面,金兵把辽兵杀得目瞪口呆节节败退;南面,十数万宋军两次越过黄河,直逼辽最后的国都南京城(现北京)。然而,让人更加目瞪口呆的是,无论从哪方面看都居于绝对优势的宋军,居然被已经疲弱不堪的辽兵打得落花流水找不着北!据称,这两次的军事失利,让北宋自王安石变法以来的所有老底都输得精光。

  让宋朝输得如此惨烈的,正是耶律大石。他凭着军事上的杰出才华,登上人生的第一个高峰。不过,真正让他爬上顶峰的战斗,还在后面。

  公元1124年,昏聩的辽朝末代皇帝天祚帝一时脑热,竟执意向金出兵。在当时的耶律大石看来,这个决定实在是荒唐至极。当年辽兵数十万都被金人杀得支离破碎,更何况如今的这些残兵败将?

  在经过多次劝阻都无效后,绝望的耶律大石只好带着他的亲信200人夜遁西北,远走可敦城(今外蒙古土喇河上游)。此时的他不会知道,自己将来会开创一番远超父辈的丰功伟业。他只想逃,他想活命,因为只有活着才能重振大辽。这时候,要学勾践,不能学项羽

  不出半年,不能隐忍的天祚帝便被俘虏,辽朝灭亡。耶律大石对此痛心不已,他愤慨地对部将们说:“我祖宗艰难创业,历世九主历年二百,金以臣属逼我国家,残我黎庶,屠翦我州邑,使我天祚皇帝蒙尘于外,日夜痛心疾首,我今仗义而西,欲借力诸蕃,翦我仇敌,复我疆域。惟尔众亦有轸我国家,忧我社稷,思共救君父,济生民于难者乎?”语毕,众将激愤,无不动容,纷纷誓死追随,以重建大辽。

  史料记载,耶律大石在可敦城经过五年的休养,逐渐站稳了脚跟,拥有精骑万余。他成功地拉拢西夏、北宋(此时已与金人反目)及白达达部(即后来的蒙古汪古部),与自己联手抗金。只是,他心里很清楚,与偌大的金国相比,自己依然小得可怜。

  于是,当1130年金兵大举向可敦城攻来时,耶律大石很识时务地选择了继续西行。与东边那块啃不动的骨头相比,西边的情况好对付得多。一年后,他的人马穿过阿尔泰山北麓、叶尼塞河上游的黠嘎斯人、乃蛮人领地,在今天新疆塔城地区的额敏县扎下了根,并在这里筑了一座也迷里城。

  凭借着也迷里三面环山,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以及水草丰美、土地肥沃的环境优势,耶律大石逐渐壮大了起来。而他的到来,也让混乱不堪的西域形势顿时有了新的秩序。据阿拉伯史学家伊本·阿西尔的《全史》记载,耶律大石来到也迷里之后,在这里修筑城池,招抚当地部落,使得部众人数增加到了4万户之多,成为雄踞西域的霸主。

  公元1132年,耶律大石在部众的簇拥下,正式登基,称天佑皇帝,年号延庆。并根据当地部族的习惯,上尊号“菊儿汗”,意为“汗中之汗”。在耶律大石的心中,自己创建的政权是辽的正统延续,因此国号依然为辽。然而后世的史家们认为,这个政权应称之为西辽,因为中原正统的辽朝早在8年前就灭亡了。穆斯林的史料称西辽为“哈剌契丹”,即“大契丹国”之意。

  登基不久,耶律大石就相继降服了高昌回鹘、东喀喇汗王朝、葛逻禄人(突厥族后裔之一)与康里人(据说是古代高车人后裔)等,使他们成为自己的附庸。后又将都城移到巴拉沙衮(今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托克马克境内),改其名为虎思斡耳朵,意为强而有力的宫帐。至此,耶律大石在西域的地位已经不可撼动。然而,他依然不能忘记自己来自中原,于是,他向部众发起了东征号令。杀青牛白马祭天树旗,并慷慨激昂地说道:“我大辽自太祖太宗艰难而成帝业。其后嗣君耽乐无厌,不恤国政,盗贼蜂起,天下土崩。朕率尔众,远至朔漠,期复大业,以光中兴。此非朕与尔久居之地……”旋即,统兵七万,誓师出征。

  然而遗憾的是,这次东征却以失败而告终。他不是败给了金军,而是败给了茫茫的戈壁。“行万余里,无所得,牛马多死,勒兵而还。”(《辽史》)面对这样的失败,耶律大石不得不仰天长叹:“皇天弗顺,数也!”

  东征不力,那就西征吧!于是,耶律大石的铁骑几乎踏遍了整个中亚,无论是西喀喇汗王朝,还是塞尔柱土耳其帝国,或者花剌子模王国,都被他一一征服;他在西域大力推行汉文化,汉字是西辽主要的官方书面语。不仅不量重用汉人工匠,还广泛传播中原的生产方式与技术工艺。在宗教方面,耶律大石也展现出极大的宽容性,无论伊斯兰教,还是佛教、景教、拜火教,都可以在他的帝国里畅行无阻。以至于后来《世界征服者史》的作者志费尼误以为他秘密成了一位穆斯林,另一位历史学家伊本·阿西尔则认为他是一位摩尼教徒,甚至,几千里外的欧洲人曾一度坚定地认为: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位信仰基督教的国王约翰,他率领大军打败了基督徒共同的敌人。

  根据学者研究,后来穆斯林文献常把北中国称为契丹(Khita,Khata),另外俄语、希腊语及中古英语则干脆把整个中国称为契丹(Kitay,Kita1a,Cathay)。这些,都是耶律大石所带来的附加影响。

  公元1143年,这位不可一世的军事天才终于没能熬住岁月的侵蚀,客死在虎思斡耳朵,终年58岁。壮志未酬身先死,从此,他的复辽大业也跟着他一起走进了坟墓。

  许多年后,辅佐成吉思汗东征西讨的另一位契丹人耶律楚材,在途经寻思干(今撒马尔罕)时曾颇有感触地赋诗一首,“后辽兴大石,西域统龟兹,万里威声震,百年名教垂。”以纪念这位同族的前辈。

  只是,契丹人最终都没能打回自己的故土,而契丹这个民族,也慢慢消失在历史的迷雾中。耶律大石在西域的那一声怒吼,成了契丹族最后的回光返照。

  耶律大石之后,再无耶律大石。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stevenzeng/p/5118903.html

OFDM(正交频分复用)是一种高效的多载波通信技术,它将高速数据流拆分为多个低速子流,并通过多个并行的低带宽子载波传输。这种技术具有高频谱效率、强抗多径衰落能力和灵活的带宽分配优势。 OFDM系统利用大量正交子载波传输数据,子载波间的正交性可有效避免码间干扰(ISI)。其数学表达为多个离散子载波信号的线性组合,调制和解调过程通过FFT(快速傅立叶变换)和IFFT(逆快速傅立叶变换)实现。其关键流程包括:数据符号映射到子载波、IFFT转换为时域信号、添加循环前缀以减少ISI、信道传输、接收端FFT恢复子载波数据和解调原始数据。 Matlab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科研、工程和数据分析的高级编程语言和交互式环境。在OFDM系统设计中,首先需掌握Matlab基础,包括编程语法、函数库和工具箱。接着,根据OFDM原理构建系统模型,实现IFFT/FFT变换、循环前缀处理和信道建模等关键算法,并通过改变参数(如信噪比、调制方式)评估系统性能。最后,利用Matlab的绘图功能展示仿真结果,如误码率(BER)曲线等。 无线通信中主要考虑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其在频带上均匀分布且统计独立。通过仿真OFDM系统,可在不同信噪比下测量并绘制BER曲线。分析重点包括:不同调制方式(如BPSK、QPSK)对BER的影响、循环前缀长度选择对性能的影响以及信道估计误差对BER的影响。 OFDM技术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如数字音频广播(DAB)、地面数字电视广播(DVB-T)、无线局域网(WLAN)以及4G/LTE和5G移动通信,是这些通信标准中的核心技术之一。 深入研究基于Matlab的OFDM系统设计与仿真,有助于加深对OFDM技术的理解,并提升解决实际通信问题的能力。仿真得到的关键性能指标(如BER曲线)对评估系统可靠性至关重要。未来可进一步探索复杂信道条件下的OFDM性能及系统优化,以适应不同应用场景
51单片机是电子工程领域常用的入门级微控制器,广泛应用于小型电子设备,例如电子时钟。本项目将介绍如何利用51单片机设计一款简单的电子时钟,并通过Keil软件进行程序开发,同时借助Proteus仿真工具进行电路模拟,帮助初学者掌握51单片机的基础应用。 51单片机基于Intel 8051内核,集成了CPU、RAM、ROM、定时器/计数器和I/O端口等功能模块,具有易于编程和性价比高的优势。在电子时钟项目中,主要利用其定时器实现时间的精确计算。Keil μVision是51单片机的常用开发环境,支持C语言和汇编语言编程。开发时,需编写代码以控制单片机显示和更新时间,包括初始化时钟硬件、设置定时器中断、编写中断服务程序以及与LCD显示屏交互等步骤。关键环节如下:一是初始化,配置时钟源(如外部晶振)设定工作频率;二是定时器设置,选择合适模式(如模式1或模式2),设置计数初值以获得所需时间分辨率;三是中断服务,编写定时器中断服务程序,定时器溢出时更新时间并触发中断;四是显示控制,通过I/O端口驱动LCD显示屏显示当前时间。 Proteus是一款虚拟原型设计软件,可用于模拟硬件电路,帮助开发者在编程前验证电路设计。在Proteus中,可搭建51单片机、LCD模块、晶振及电阻、电容等元件,形成电子时钟电路模型。运行仿真后,可观察程序在实际电路中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实际项目中,51单片机电子时钟还涉及以下知识点:一是时钟信号产生,定时器通过计数外部时钟脉冲实现时间累计,可通过调整晶振频率和定时器初始值设置不同时间间隔;二是LCD接口,需理解LCD的命令和数据传输协议,以及如何控制背光、显示模式、行列地址等;三是中断系统,了解中断概念、中断向量及程序中中断的启用和禁用方法;四是数码管显示,若使用数码管而非LCD,需了解其显示原理及段选、位选的驱动方式。 本项目融合了单片机基础、
在机器人技术领域,机械臂的避障路径规划是一项关键任务,而本压缩包中的资源专注于利用蚁群算法解决三维空间中的路径规划问题。蚁群算法(Ant Colony Optimization,ACO)是一种仿生优化算法,其灵感来源于蚂蚁在寻找食物时的信息素沉积行为,能够有效找到全局最优解,尤其适合复杂路径规划。 蚁群算法由Marco Dorigo等人提出,模拟蚂蚁寻找食物路径时释放信息素的过程。在算法中,每条可能路径被视作“虚拟”蚂蚁的路径,蚂蚁在移动时会留下信息素。信息素浓度会随时间蒸发,同时被新经过的蚂蚁加强。通过迭代,算法优化路径选择,强化高效路径,最终找到全局最优解。 在机械臂避障路径规划中,三维空间路径规划尤为重要。为此,通常将三维空间划分为网格,每个小格子代表一种状态,如无障碍、障碍或未知。通过判断每个格子的状态,确定机械臂的可行移动区域,即“可视区域”。蚁群算法应用于该三维网格,寻找从起点到终点的最佳路径。每只蚂蚁在网格上随机移动时,会考虑信息素浓度和距离因素。高浓度信息素路径更易被选择,短距离路径更具吸引力。经过多次迭代,信息素逐渐积累在最优路径上,从而得出避开障碍物的最短路径。 实际应用中,机械臂路径规划需考虑运动学限制,如关节角度范围、速度限制等,同时实时性也至关重要,算法需快速生成新路径以适应动态环境。因此,蚁群算法常与其他优化方法结合,如遗传算法或粒子群优化,以提升计算效率和路径质量。 压缩包内文件可能包含算法源代码、数据结构定义、模拟环境设定及结果可视化等内容。通过这些资源,学习者可深入了解蚁群算法在机械臂避障路径规划中的实现,并直观理解三维路径规划。该应用涉及机器人学、计算机科学、控制理论等多学科交叉,通过仿真项目,既能加深对算法的理解,又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工业应用,掌握这种路径规划方法都极具价值。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