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有关计算机统考的正式文件已经下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初试科目调整后为4门,即政治理论、外国语、数学一和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卷面满分值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和150分。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的考试内容包括: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重点考查考生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内容及试卷结构在考试大纲中确定,考试大纲将在8月前公布。
  面对今年的改变,想报考计算机专业的考生可能对复习的准备有很多的疑问。第一年全国统考,关于怎样复习,如何选取参考书、资料等等都是考生要考虑和准备的。为了帮助考生正确的做好准备工作,学赛网研究生院特访问了我国著名的计算机教育专家、希赛顾问团首席顾问、湖南师范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点专业课试题命题人张友生博士,请张博士给广大考生提出一些复习意见。
  一、关于教材  
  由于统考课程分为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四个部分,因此,建议大家每个部分都找相应的专业课教材进行复习。
  对于数据结构的复习,可以选择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数据结构(第二版)》(严蔚敏主编)。这本书有多种语言的版本,建议选择C语言的版本,在复习的过程中,还可以配以相应的习题集。
  对于操作系统的复习,建议选择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汤小丹、梁红兵、哲凤屏、汤子瀛主编),该教材适合于初学者,写得比较简单,也适合自学。同时,也配以《计算机操作系统学习指导与题解》(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汤子瀛、梁红兵、汤小丹主编)。
  对于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复习,建议选择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计算机组成原理(第2版)(唐朔飞主编),该书写得比较好,曾经获得优秀教材称号,同时也是国家高等教育“十一五”教材。在学习的过程中,同样,配以《计算机组成原理: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唐朔飞 ,高等教育出版社)。
  在计算机网络方面,我们推荐大家使用电子工业出版社的《计算机网络(第5版)》(谢希仁主编)。另外,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第2版)》(高传善、毛迪林、曹袖主编)也可以用来自学。
  二、学习方法
  对于教材的学习,重点在于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特别是计算机组成原理和计算机网络,概念性的知识居多,需要我们有充分的耐心,认真对待。而对于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则除了掌握基本原理以外,还需要掌握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
  同时,因为专业课考试的内容多,涉及的学科多,单独靠自己自学,可能有些困难。在学习的过程中,碰到问题时,也没有人解答。因此,在这个时候,就需要考生努力学习,多向自己的专业课老师请教。当然,如果有辅导班,或者能去听课是最好了。否则,就只有一条路:苦学。
  很多专家和学者都建议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要记笔记,但是,我是一向反对记笔记的,特别是理学和工学课程。自己读书时,也从来不记笔记,强迫自己一看就会,实在不记得,就去翻书,书翻得多了,自然就会了。
  另外,就是要创造一切机会多做题,书后的习题、题集上的题目,还有往年试题,统统都要做完。这些办法对任何一门专业课都适用。特别是要多做成套的模拟试题。在做题的过程中,把自己做错的地方,要加强学习。这样,就会发现自己的弱点,以便强化训练,日积月累,水平不知不觉的也就提高了。
 
 
 

计算机专业考研分析
如今在中国考研之风渐热,而计算机恐怕是最热门的专业了,对于考生来说,选一个心仪的学校,不仅仅是能够学到真实的本领,更为以后的就业奠定了基础。作为一个刚刚经历了考研的人,我愿意把我所知道的和大家说说,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最近收到了很多网友的来信,我想就他们提出的问题和我自己的体会谈一谈在考研的整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文中涉及的数据有些是道听途说(嘻嘻,还是有一定的可信度的),仅作为大家的参考,切记!
1.关于分数线
这是目前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似乎分数线高低意味着我们是否敢于去选择那些名校。其实各个学校每年专业课难度不同,所以学校之间的分数线高低也是没有可比性的。比如清华近几年复试分数线大多在330分左右,但那些志在清华计算机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们能够打到这个分数的也是凤毛麟角。对于大多数的名校,他们出题正规,管理严格,所以分数线都不是太高。下面我举出几个学校今年的复试分数线(注:不是录取线,现在大多数学校是差额录取),仅做参考。
北京大学 343分;南京大学 326分;哈尔滨工业大学 353分;北京航天航空大学 337分;天津大学 347分;清华大学 350分;北京邮电大学 336分;上海交通大学 337分;
我们看到,这些学校的分数线平均在340分左右,我在这里做一下简单的分析,假设我们三科基础课是210分(对于今年的难度,至少要得这个分数,(340-210)/2=65,也就是说专业课每科只需65分,你起码就可以获得复试的资格。这样看起来名校并不难考哦,呵呵,其实就是这样的。

2.关于保护主义
这是一个我们不愿提起但确实存在的话题,几乎所有学校都或多或少的有保护本校生源的倾向,这在硕士研究生招生和录取方面表现的犹为明显。就象每年各校都有保送生,有些学校的推荐生甚至占到招生总数的一半,当然我承认这种体制有利的一方面,但它却让更多有能力有抱负的外校生失去了继续深造的机会。凭心而论,那些所谓的保送生有很多是有杂质的,如果让他们参加考试,很可能国家线都达不到,然而,他们却占据这至少一半的公费名额!!
保护政策在专业课考试方面也有所体现,很多学校出的试题是仿照本科生课程考试的模式出的,甚至会有原题出现。我在这里顺便建议各位外校考生想办法弄到当年的本科试题。
大多数的名校在这方面相对来说不太严重,象清华这样的学校,每年的题型都有变化,这对所有考生是公平的。

3.关于找导师
在这个问题上我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应该提前找导师,然后举例比如你和某某分数相同,导师会要认识的这个,我认为不一定,除非你和导师有特殊的关系,但是这种情况的几率有多大呢?即使经常和导师联系,只要你分数比另一个人哪怕少一分,你这一年的功夫恐怕也白费了。我觉得导师是要找,但要在成绩出来之后,这个时候无论你分高分低都要设法见见导师,这时导师的态度会比较明朗,给你一个免复试的机会也说不定。在考前找导师会花费很多精力,耽误很多时间,我建议大家还是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复习上,你用这省下来的时间多得了一分,你就赢了 ^&^

4.关于考研辅导班
现在大学里广告做得最多的恐怕就是考研辅导班了,铺天盖地的宣传让人难以取舍。我觉得一个好的考研辅导班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几点:
a.学时要多 这一点很重要,特别是数学,考点多,知识庞杂,如果不能保证一定的学时,无论是哪个老师讲课,也只能是蜻蜓点水,难以到位,结果是上课的时候囫囵吞枣,下课作题又无从下手。
b.教材要简练 这是针对政治来说的,现在市面上的政治教材大多很厚,我们怎么有时间把它看完?所以有一本精简的教材无疑会减少复习的时间,当然精简是精简,一定要全面,加上老师的讲解,只要选好了辅导班,政治的复习是最轻松的。
c.往年试题要精讲 往年的试题非常重要,现在的辅导班都很重视对往年试题的研究。
最后我说的一点就是,我认为英语不用上辅导班,学了10几年的英语了,我们都知道那是个功夫活,不下苦功,光听几节课,是没有什么效果的。

5.关于专业课复习
我在前面也讲了,各个学校之间专业课科目和试题类型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和每个学校采用的教材有关,当然最重要的是和这个学校计算机的优势领域有关,出题老师会得意于那些自己擅长领域方面的考题,所以大多数学校题型都比较固定。目前,国内大学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主要考的课程有: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原理,编译原理,高级语言(一般是c或pascal),数据库(相对少一些)。有一些学校考数学分析,比如复旦,看得出该校对基础软件研究的重视;还有一些学校把几门专业课放到一起考,合为两--三科,比如北大,一共要考7门专业课,另外该校的数学自己出题。
如果不是跨专业,平时也不是考了N次才及格,那么专业课的复习完全可以在9月份以后进行。专业课试题一定要有,你可以托老乡或是同学到招生办公室去买,实在不行,现在网上有很多“热心人”,只要肯出money,这个应该不成问题。复习的时候要仔细研究近三年的考题,变换题型,再出同一个题,这是常有的事。有一些学校提供专业课复习大纲,象上海交大,你可以索要一份(当然又要money,不多,5元);还有一些学校有专业课辅导班,最好是听一听,未必有原题,让老师总结以下,复习起来也有个抓手,北大,上交,北邮都有辅导班,可以提前和学校联系。
下面两个话题有点远了,这是分数够了以后的事,我还是先说说吧,我希望看了这篇文章的所有的考生都能用到这三个话题(呵呵,先祝大家考研成功了!)

6.关于复试
以前到这一关就没有什么大问题了,但今年有点不同,就是说复试是差额,这意味着有部分考生还是要落榜,名次排在前面的考生不用担心,而后面的恐怕就有一定的弹性了!弹性,对呀,此时有钱的用钱,有势的用势吧,现在国内高校流行这一套,管用的。实在不行,你就得想办法调剂,学校有时候不会让你空手而归,会建议你到软件学院学习(今年中国开了30个,需要大量生源),当然还是money,如果没有,那就算了,来年再来一次,一年之后还是条好汉(:p)
复试的内容除了清华北大之外,大多比较简单,那些面试的老师这些年净和学生打交道了,学生什么水平他们心知肚明的,所以问题答的好坏无关紧要。有一些学校复试要求笔试,并算入初试成绩重新排名,比如哈工大,笔试有6门专业课。
分数进入了名次,复试应该没有问题,但也有例外,青岛海洋大学1998年某专业初试第一名的考生没有通过复试,理由是动手能力不行,在大搞应试教育的今天,忽然谈起动手能力,我觉得有点奇怪,“举世皆浊而吾独清”?呵呵,改变不了大局的。

7.关于学费
这个话题似乎有点远了,但因为有些网友总想了解的更多一点,我也就顺便谈一谈吧。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还没实现并轨,前年说去年并,去年说今年并,今年说明年并,我认为来年也不一定能并轨,毕竟要有个过度期吗?但是公费的名额确实是一年比一年的少,今年的情况是公费的比例(除去推荐生)1:4——1:6,当然各个学校也不相同。
对自费生来说,一般要交2-3万元的费用,一次×××齐。不过不用担心,在读期间可以贷款,毕业后偿还(计算机系的研究生毕业还怕还不起这点钱,呵呵,有点吹了)。在学费方面哈工大表现的比较好,学制两年,每年3000,一共才6000元。

8.关于跨专业考研
这是专门写给那些跨专业考研的同学的。
如今计算机这个专业太火,甚至文科学生都想学计算机。计算机恐怕是转专业考生最多的一个专业了,那些跨专业的考生非常刻苦,发奋努力的结果当然是丰厚的回报,尤其是近几年,跨专业考生摘取即使是名校计算机专业的第一名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现在社会上普遍认为计算机难考,跨专业更难考,我觉得并不一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自己有优越感,他们经常抵制不住应聘单位诱人的待遇,往往在考研前夕放弃考研,真正坚持到最后的也因为找工作耽误很多时间;相反那些冷门专业的考生(包括跨专业)常常因为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而不得不破釜沉舟,因为他们知道考研失败可能意味着失业(是不是有点严重了,呵呵)。作为例子,我们不妨看看周围的情况,考研考的好的学校和专业肯定是那些名牌大学和热门专业?
你好!我的朋友!近况如何?
下面是我应广大同学要求提出的此阶段考研英语复习方案,与大家共享,请根据自身情况灵活掌控,希望能对你学习有所促进!
一、梳理英语基础:大家英语学了很久,用过无数各样的课本,但考研英语所用原文均是直接从英美杂志选取,为地道英语。许多同学对此接触不多,因此,觉得考研原文非常生涩就不足为奇了。针对基础相对薄弱的同学最好的解决办法是重新把英语基础梳理一遍,选用一本比较好的地道英文基础教材,比如新概念英语二册或三册,认真塌实的研读,真正学学地道的英文表达,解决基础问题之后再强化各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二、词汇记忆的方法可以灵活多样,词缀法,联想法等,只要有利于记忆的都可以用。但务必要确保每个单词有意识复习三遍以上。然后通过做往年试题来随机复习,查漏补缺。词汇复习尽量利用自己的零散时间,要降低一次背诵的期望值,重复是解决遗忘的最好办法。另外单独背单词和背诵经典文章可以相结合,在语境中进一步体会单词含义,也为下一步提高阅读速度和写好文章打下基础。
三、关于语法
1)语法基本知识要系统掌握。可以看一遍教材(高中语法即可),不要做语法书后面的单选题(难度偏低)。可以做往年考研真题考过的语法单选。比较好的材料是完型填空,里面的语法考查经常很灵活,时常需要联系上下文来解决语法问题。
2)语法在阅读相关板块(完型+阅读+新题型+翻译)中的最主要的要求是能够拆分句子结构,准确理解把握长难句。
3)语法最重要的直接应用是写作的准确性。这方面比较快的提高方法是练习英汉互译。大家可以使用新概念三册的课文来练习汉译英,将课本提供的汉语译文翻译成英语,再对照一下英语原文,检查自己的语法是否准确。把新概念四册的课文来练习英译汉。英汉互译是提升语言综合水平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四、关于阅读。
1)大量泛读: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进一步熟悉英文文体、巩固单词、扩大词汇量,丰富背景知识。比如泛读英语世界杂志、英美概况这本书等。
2)复习研究真题:永远不要相信什么复习资料,只要钻研真题就可以了。真题就是一切!尤其是最近几年,真题里有许多不断重复的单词、习惯用法和主题雷同的文章;精读考研历年真题非常重要。首先,既然要搞定考研英语,当然要对它进行全面了解,而历年真题正是最好而且是唯一的途径,然后从中总结经验、挖掘规律,有的放矢而不是泛泛而论,最终使自己洞查它的一切资料,临考时才真正能做到胸有成竹。其次,考研英语和其他任何英语考试不同,有它自己的规律。比如说题干和选项暗藏有太多的陷阱等等。如前所述,考研的真题都是众多专家苦思精研出来的结果,其实际难度之高绝非单个人所编写的辅导资料所能比,更何况真题就是权威,既使其它辅导参考资料再“好”也得围绕真题来设计并尽量来模仿真题。所以,大家必需去研究,关注真题,围绕它来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
3)深入复习阅读理解,明确解题思路。
根据大纲和历年考题,我把真题阅读题型分为9种:细节事实题、推理题、例证题、词汇题、句子理解题、指代题、判断题、主旨题、态度题。暑期班我会详细给你们讲解这九大题型解题思路和做题技巧!大家在暑假班之前应把九四年至零五年的阅读真题完成,一定要认真分析总结,作出错误分析,不能简单为做题而做题,这样暑假班才能更好的领会做题技巧!顺便给大家列出考纲里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应能读懂不同类型的文字材料(含一定的生词量),包括信函、书刊和杂志上的文章,还应能读懂与本人学习或工作有关的文献、技术说明和产品介绍等。根据所读材料,考生应能:
①理解主旨要义;
②理解文中的具体信息;
③理解文中的概念性含义;
④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
⑤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词义;
⑥理解文章的总体结构以及单句之间、段落之间的关系;
⑦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
⑧区分论点和论据。
五、关于写作,提供八字方针:
背诵 五背原则——精彩词汇(文章中的);精彩句型;文章里精彩的句子;万能的框架;经典范文
默写(reading makes a full man ,conference a ready man ,writing an exact man)可以查出一些细小的错误,而这是判卷老师最不可忍受的地方。
互译 把精彩的文章翻成中文,过一段时间再复原成英文。
描红 既是模仿,仿效,通过这四个环节最终产生高分作文。
写作的三个阶段:牢记、效仿、持之以恒
注意1、暑期之后自己要写。 2、对照范文来研究,改写自己的文章。
六、如何有效利用暑期强化
暑假期间参加辅导班可以克服自己的惰性,更有效地约束自己、督促自己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辅导老师将教会大家掌握各种解题技巧,针对性很强,非常关键,能让大家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很大提高,加强基础,强化技能。但大家要牢记课后必须复习,认真思考整理课上学过的技巧,把老师传授的技能转换为自己的实战能力。
任何事情要想办好,必须要有计划和持之以恒的毅力。考研英语复习也不例外。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只要自己觉得学起来既不费时间,而且也可以提高效率的话,那么你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方法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去学,相信成功永远会属于那些勤奋努力的朋友。
考研是一个十分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其间蕴涵了太多的苦难,太多的辛酸,太多的孤独,也有太多的兴奋。亲爱的朋友,只想真诚的告诉你,每一个成功的学子都是这样走过来的;目前你所要做的就是,静下心来,以一颗平常心去认真复习备考,劳逸结合,合理安排,把握好每一天。
学习中有问题请及时与我沟通交流!时刻与你共同奋战!
祝大家学习进步!
夏日清凉!
你永远的朋友:
徐绽
 2006-7-18
 

首先就阅读理解(Part A)而言,由于这是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题型,也连着考了10几年,命题专家都有丰富的经验来应对它,因此每次考试最稳定的就是四选一的阅读理解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选材来看,四篇文章还是以秉承了历年的传统,以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题材为主,而且近几年越来越重视对于人文科学的考察。今年也不例外,一共考察了两篇。(第一篇讲述美国文化的相互交流问题;第四篇讲述了艺术的形式以及各种表现形式上横向和纵向的比较)由于我们众多考生对于西方文化历史文学的背景知识知之甚少,因此造成了很大阅读上的障碍。这也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多注重阅读一些英美文化历史方面的书籍(即使是中文版的也可以),积累一点背景知识,这样在考场中就能临危不乱了。
         2)从语言难度来看,今年的四篇阅读文章无论从词汇方面还是从句子方面与往年的难度大体相当。阅读难度依旧,文章容易,选项“刁”。生词依然存在,但其比例仍然维持在3%左右,长难句也没有明显的增加。所以,文章读起来不是很难。但选项的设计仍然很“刁”,区分度很低,容易使考生上当受骗。
   从解题方法来看,在历年真题中“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题公式在本次阅读理解中依然很灵。以2006年第一篇文章为例:第1题问的是homogenizing是什么意思。那么,细节题需要“等号公式”(同义词转写),这就将这道题的答案指向下一句的the democratizing uniformity,即使democratizing不认识,第二段后面的assimilation也告诉了考生答案,即选项[C]。从这道题可以看出,领会一些答题技巧不能不说是重要的,全然绝对否定技巧的意义,是不符合事实的。
   另外,文章的难度仍然是递进式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篇相对比较简单,只有第四篇有一定的难度。关键还是文章讨论的主题是很抽象的,也是我们考生不熟悉的。
         3)命题的风格、诱惑手段和解题思路也和去年一致。去年的命题和前两年有明显不同,大量考察了推理和判断题,今年仍然是以推理判断和细节事实题为主,这两种题型一共考了14题。但是今年的推理判断题还是有所改变的,历年的推理判断在题干上没有明确的定位信息,这给我们返回原文时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但在今年的考试中即使有“infer, imply, suggest”这些推理题的标志词,题干中也还会包含大量的时间数字地点,帮助我们缩小定位的范围,快速正确地定位到原文中去。
         4)由于我们所考的文章绝大部分选自西方的报刊杂志,而新闻记者惯用“引用”的方法,但是考研和大学英语四、六级不同。四、六级相对简单一些,通常大众观点都是错误的,专家学者的观点都是正确的。 考研的文章则经常喜欢正反交替举例。先说作者认同的,然后又是作者要批评的、揭露的,再是用实例来论证作者的观点。这种语篇思维模式会给考生在阅读理解中造成很大的障碍。阅读者经常会把作者论点、专家观点与事实说明混淆在一起,区别不开,因此感觉很难。正因为难,考研命题专家就非常青睐这类语篇来命题目。近两年,这种题目每次都有,而且得分率也很低。2006年的第三篇也考到了。因此需要大家平时阅读时要多注重对于作者观点、立足点、态度语气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