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rtualization is a technology, while cloud service is a business model.

--- By Timothy Chou

Timothy在硅谷业界有很高的知名度,我们老板调侃说,他是“给CEO讲课的人”。之前有幸听过Tim的一次讲座,上面这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天,Tim带着我们以IT界商业模式为主线,从IT业初生,一路讲到云计算时代。

不论你是要满怀雄心壮志地创立一个云计算创业公司,还是自己所在的大公司要推行云计算战略,推出云计算产品和服务。都需要从商业模式和产品定位的角度进行一些思考。我们不妨先关注一下目前形形×××打着云计算Logo的产品,大致可以分为几类,思考一下自己产品的定位。(将补充对Iaas,Paas,Saas三种云服务类型的分析)

举一反三,Tim讲的是商业模式,我却突然意识到,在硝烟弥漫的IT业界,除了商业模式,Ecosystem(生态圈)在任何时代也是极其重要的,每一个IT巨人的崛起,每一种商业模式的成功,都离不开它,以至于很多大公司都有专门的Ecosystem部门。

想出这个名词的人真的太牛了!纵观IT史的成功案例,还真是一个个和谐美满的Ecosystem。从庞然大物到鱼虫蝼蚁,在某一商业模式和技术标准的支持下,各走各道,各取所需,占领并生活在生态圈的不同层次。

这让我深深相信,投身云计算时代,瞎摸乱撞是不行的,拍个脑袋,来个创意,然后不管天不顾地,单打独干更是不行的,要想有持续可观的发展,一定也要在Ecosystem里找准自身的定位,一刀一枪拼出自己的地盘,稳扎稳打繁衍自己的“族群”。

一激动扯的闲话有点多,让我们回到云,回到架构。接受了Ecosystem,那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各式各样的云厂商,形形×××的云技术,大家都不容易,这么大的蛋糕,人人都想进来占个地盘,分块蛋糕。VMware说我们是市场占有率最大的,Redhat说选他们的KVM方案绝对没错, Citrix告诉你我们的XenServer已经在全球部署了多少多少个DataCenterIBMOracleMicrosoft也围着您说,客官您看看,俺们的方案其实有更多优点!你是不是有点头疼了?别头疼,也别眼花,在我看来,这么多形形×××让人无从选择的方案,其实就根植于两点:各家厂商的“传统技术优势”和“商业战略考量”。

如果您想做企业级云解决方案,肯定不是仅仅做个云自己用吧?所以,不妨也从自己的“传统技术优势”和“商业战略考量”这两方面开始,进行自己关于架构方案的思考。我发现,写着写着就偏抽象化了,但是,思维方式比具体答案更宝贵。每个公司的情况都不同,笔者只能提供切入点,您如果按照这条思路去考虑,肯定有所斩获。

感谢开源!有了XenKVM,让我们国内厂商不必自己去慢慢啃Hypervisor这根硬骨头。感谢OpenStack,这个当下颇为成功的AWS-like Iaas云平台,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可借鉴的思路。但其实,也并不是只有开源这一条路可走。基于闭源的VMwareCitrix产品并不是就不能赚钱。国内已经有这样的商业项目。据笔者的路边社消息,西南某省最大的某行业设备与方案提供商,已经在利用收费的虚拟化平台,开发适用于自己行业的云产品。

但是,这毕竟属于高度定制化的云产品。如果您想做的,是一个无行业差别的,能够推销给众多企业,帮他们构建私有云、公有云的解决方案。那么,有效利用开源产品,无疑是最优的选择。不仅能有效节省财力,物力,人力,在最短的时间,推出最完整的产品方案,而且能把重心放在客户需求上,根据实际需求开发出含金量更高的功能和服务。不仅实现了追赶,更有机会超越!

基于开源产品的,企业级云产品的架构设计中,应该考虑哪些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很大,很难写好,且必然被拍砖。但俺决定,要抱着抛砖引玉,舍身成佛的精神,用有限的积累,去大胆探索出一条对大家有用的思路。如果这砖抛的好,大家都来思考这个问题,那我们国内云计算产业就更有希望啦! ^_^

务虚之后,我们来务实!下面列出的,是开源企业级云架构必然会考虑到的一些方面。后续博文中,我们一起逐一分析!

·         Hypervisor方案选择

·         管理中间件的方案选择

·         管理平台方案

·         网络方案选择

·         存储方案选择

·         安全方案选择

最近工作很忙,只能晚上加完班之后抽空写,说实话,对于这个开篇,其实自己很不满意的,感觉平时积累的很多东西,到写的时候反而组织不到位。发现写原创文章真的是一件很不易的事情,呵呵。

虽然已经发出来了,我仍然会不断去修改的,有了什么想法,就来充实一下,或者补充更多的例子,以便大家更好地理解这篇比较务虚的开篇文章里的一些思路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