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的面向对象编程学生成绩_python之面向对象编程

面向对象编程

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简称OOP,OOP把对象作为程序的基本单元,一个对象包含了数据和操作数据的函数。OOP没什么神秘。 OOD是啥?其实是一种程序设计思想。

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把计算机程序视为一系列的命令集合,就是一坨一坨函数的顺序执行。为了简化程序设计,面向过程把函数继续切分为子函数,即把大块函数通过切割成小块函数来降低系统的复杂度。

在Python中,所有数据类型皆为对象,(UNIX里面一切皆是文件?)当然也可以自定义对象。自定义的对象数据类型就是面向对象中的类(Class)的概念。

假设我们要处理学生的成绩表,为了表示一个学生的成绩,面向过程的程序可以用一个dict表示:

student1 = { 'name': 'tom', 'score': 85 }

student2 = { 'name': 'bob', 'score': 81 }

而处理学生成绩可以通过函数实现,比如打印学生的成绩:

def print_score(student):

print ('%s: %s') % (student['name'], student['score'])

如果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我们首选思考的不是程序的执行流程,而是student这种数据类型应该被视为一个对象,这个对象拥有name和score这两个属性(Property)。如果要打印一个学生的成绩,首先必须创建出这个学生对应的对象,然后,给对象发一个print_score消息,让对象自己把自己的数据打印出来。

classStudent(object):

def __init__(self, name, score,age = 18):

self.name = name

#self.__name

self.score = score

self.age = age

def get_name(self):

return self.name

def __get_score(self):

return self.score

def print_score(self):

print ('%s: %s') % (self.name, self.score)

给对象发消息实际上就是调用对象对应的关联函数,我们称之为对象的方法(Method)。面向对象的程序写出来就像这样:

tom = Student('tom', 99)

type(tom)

type(‘tom’)

lily = Student('lily', 87)

tom.__print_score()

lily.print_score()

print (tom.name)

tom.name = ‘abc’

print (tom.name)

print (tom.__name)

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而来,类(Class)和实例(Instance)的概念是逻辑上一一对应的,类是设计草图,实例是具体实现。Class是一种抽象概念,比如我们定义的Class——Student,是指学生这个概念,而实例(Instance)则是一个个具体的Student。

所以,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是抽象出Class,根据Class创建Instance。

面向对象的抽象程度又比函数要高,因为一个Class既包含数据,又包含操作数据的方法。

面向对象最重要的概念就是类(Class)和实例(Instance),那如何定义自己想要的类?

在Python中,定义类是通过class关键字:

classStudent(object):

pass

class后面紧接着是类名,即Student,类名通常是大写开头的单词,紧接着是(object),表示该类是从哪个类继承下来的,继承的概念我们后面再讲,通常,如果没有合适的继承类,就使用object类,这是所有类最终都会继承的类。

定义好了Student类,就可以根据Student类创建出Student的实例,创建实例是通过类名+()实现的:

>>> one =Student()>>>one<__main__.student object at>

>>>Student

可以看到,变量one指向的就是一个Student的object,后面的0x10a67a590是内存地址,每个object的地址都不一样,而Student本身则是一个类。

可以自由地给一个实例变量绑定属性,比如,给实例one绑定一个name属性:

>>> one.name = 'one_name'

>>>one.name'one_name'

由于类可以起到模板的作用,因此,可以在创建实例的时候,把一些我们认为必须绑定的属性强制填写进去。通过定义一个特殊的__init__方法,在创建实例的时候,就把name,score等属性绑上去:

classStudent(object):

def __init__(self, name, score=0):

self.name = name

self.score = score

注意到__init__方法的第一个参数永远是self,表示创建的实例本身,因此,在__init__方法内部,就可以把各种属性绑定到self,因为self就指向创建的实例本身。

有了__init__方法,在创建实例的时候,就不能传入空的参数了,必须传入与__init__方法匹配的参数,但self不需要传,Python解释器自己会把实例变量传进去:

>>> tom = Studenngdnfdt('tom', 100)

>>> tom.name

'tom'

>>> tom.score

100

和普通的函数相比,在类中定义的函数只有一点不同,就是第一个参数永远是实例变量self,并且,调用时,不用传递该参数。除此之外,类的方法和普通函数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你仍然可以用默认参数、可变参数和关键字参数。

数据封装

面向对象编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数据封装。在上面的Student类中,每个实例就拥有各自的name和score这些数据。我们可以通过函数来访问这些数据,比如打印一个学生的成绩:

>>> defprint_score(student):

...print ('%s: %s') %(student.name, student.score)

...>>>print_score(tom)

tom:100

但是,既然Student实例本身就拥有这些数据,要访问这些数据,就没有必要从外面的函数去访问,可以直接在Student类的内部定义访问数据的函数,这样,就把“数据”给封装起来了。这些封装数据的函数是和Student类本身是关联起来的,我们称之为类的方法:

classStudent(object):

def __init__(self, name, score):

self.name = name

self.score = score

def print_score(self):

print ('%s: %s') % (self.name, self.score)

要定义一个方法,除了第一个参数是self外,其他和普通函数一样。要调用一个方法,只需要在实例变量上直接调用,除了self不用传递,其他参数正常传入:

>>>tom.print_score()

tom:100

这样一来,我们从外部看Student类,就只需要知道,创建实例需要给出name和score,而如何打印,都是在Student类的内部定义的,这些数据和逻辑被“封装”起来了,调用很容易,但却不用知道内部实现的细节。

封装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给Student类增加新的方法,比如get_grade:

classStudent(object):

def change_name(self, new_name):

self.__name = new_name

def get_name(self):

return self.__name

def get_grade(self):

if self.score >= 90:

return 'A'

elif self.score >= 60:

return 'B'

else:

return 'C'

同样的,get_grade方法可以直接在实例变量上调用,不需要知道内部实现细节:

>>&

  • 0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