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Trunk.ly 联合创始人董洵记者 / 付江编者按:本文的主人公董洵是微软2004年评出的全球56个架构师MVP中唯一的中国人,在知名外企工作多年,此后经历了多次的创业历程,有苦有乐。他兴趣广泛,除了历史和艺术,还喜欢品南方茶、看书、听各式音乐以及运动。他还在继续创业,最近的项目是一款新型的社会化书签服务Trunk.ly。关于创业,他给记者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创业可能会把一个人在十年里受到的苦和误解,以及对未来的恐惧压缩在两到三年里承受。当然,你的成长速率可能也是加倍的。去蹭计算机系的课吧董洵与计算机的渊源可从吉林工业大学(现在的吉林大学)时开始,他当时的专业是机械工程。在大学之前,董洵其实并没有真正接触过计算机,第一次正式与计算机的亲密接触是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当时就特别喜欢,可以说是一见钟情。”从那以后,他开始在大学里“跳课”,每天去蹭软件学院的课:“当时学校上机费用挺贵的,45分钟要8毛钱,而在学校食堂里吃一顿带荤菜的饭也才1块多钱。” 好在当时不少计算机系的同学并不是真正喜欢这个专业,也不喜欢做课程设计和实习实践,于是董洵就帮他们代劳了。这样不仅上机费有人买单,还能把计算机软硬件专业知识都跟着自学了。不仅如此,他还帮计算机系的同学上机写作业,按照机时收费,比如当时机房收1块2每小时的上机费,董洵则每个小时多收计算机系的同学两毛钱,帮他把作业完成,存放到软盘上,然后他再用剩下的钱请人帮自己写机械系的作业。由于当时计算机系的作业收费贵,机械系的便宜,行情好的时候,董洵还能剩下钱买软盘用(当时安装中文版Windows3.11需要13张三寸盘)。董洵在大学里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在乐此不疲着。后话是,董洵在第一、第二学年的时候成绩还是机械系里前三名,到后两年基本上就是混及格的分数了。董洵正式做软件,是从毕业前跟着学校博士生做项目开始的。离开学校来到北京后,董洵在上地的研华做Windows和Linux驱动程序开发。由于研华是一家硬件公司,而他更偏爱软件,所以在研华待了两年后又去了奥博杰天。董洵的创业心得:倒着走路的感觉是不是该出来自己干了奥博杰天是一家做高端外包的公司,从架构设计到开发测试全做。董洵在这一待就是近五年,前两年主要帮美国的一些创业公司做外包,最后一年多基本上是带着几个海归的博士做一些跟公司应用相关的科研。 2004—2006年,因为工作需要,董洵接触到了很多美国的创业公司,自己也经常到美国这些创业公司待上1~2个月,一起做项目。他亲眼见证并参与了一些创业公司从诞生到快速成长再到被收购的过程。现在回顾起来,“创业的萌芽大概那时就已经在心底萌发了吧。”他笑言。相信很多在大公司工作过的技术人员都会有类似的感觉,做到第7~8年,在公司越做越大的时候,其实更需要一些非技术性的东西“助力”才会有进一步向上的发展空间。这时有些人在团队管理上面可能用心比较多,就会开始向管理角色转型。董洵觉得自己还是更擅长技术和设计及产品运营,管人不是他的强项。然而当公司变得很大,当公司分工越来越细致,当研究和能力提升的空间越来越小的时候,董洵也开始考虑:是不是该出来自己干了?其实在辞职出来创业之前,董洵已经在开始做一些自己的项目,例如“无废话新闻(类似于Reddit)。有一段时间,他每天早晨大概四点半起床,做(自己的项目)到七点半,然后吃早饭、坐公交去上班。当然遇上去国外出差,也经常会1~2个月都没时间弄自己的项目。不过,董洵也不是那种对工作随便混日子的人,同样很敬业,所以他越发觉得时间和精力不够用了。在国外,只要一有时间,董洵就会到图书馆去看杂志,例如《连线》和《MIT技术评论》之类的;此外还会参加一些面向技术人员的聚会,这些都让他的眼界开阔不少,也发现了更多互联网上的创业机会。当创业的思绪和准备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意识到:出来的时机到了。于是,董洵正式向公司递交了辞呈。困难都是非技术性的纵观国内,互联网创业比较成功的人都有自己的风格,王兴的风格是跟国外模式跟得很紧,陈一舟的风格是先按兵不动,看到哪个项目起来后,再利用自己的渠道全力出击。而董洵的创业产品需求则首先来源于自己,Trunk.ly便是如此。他说:“对于一款产品,首先,我会问自己‘我需要吗?这个服务我会用吗?’,然后再去看,这项服务是不是除了我之外,还会有别人喜欢用这个服务。如果发现需要用到这个服务的人还真不少,而且是没有垄断的产品,我自己就会投资在技术上并把它做成原型推出去试验。如果发现越来越多人过来用,我就会向里面投入更多的资源,并继续把它做好。”看来,董洵很善于利用敏捷方法论的思想精髓。对于开发人员自己创业,董洵第一个建议是:找一个有商务经验的、值得信赖的合伙人。例如如何去和媒体打交道、如何做市场、商务拓展以及谈判技巧,在这里面都有很多细节是开发者在创业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的。董洵现在做Trunk.ly的合伙人TimBull是2009年7月在澳大利亚悉尼一个为期两周的创业节上认识的,他是普华永道全球的四个总架构师之一。普华永道对这些高级员工有整套的商务培训,比如说怎么接受采访、如何做商务拓展。董洵举了个令他印象深刻的例子。当时在Trunk.ly上线后(恰逢雅虎宣布要关闭Del.icio.us),大量用户在寻找新的应用来转移书签数据,因此那段时间转移到Trunk.ly的用户数上升很快,服务器流量很大(他们临时还租用了Amazon的AWS云服务平台来分流)。那时刚好ReadWriteWeb的记者过来,采访完后直接就问:“现在有谁采访过你们了?”潜台词就是,如果有某个竞争媒体已经采访过你们的话我就立刻把稿子发出去,因为要抢新闻。而当时董洵和Tim正在购买新的服务器准备做迁移,好几天没睡觉,特别累。他们想让记者把稿子押后两天再发布,等新服务器上线调试后再发,因为怕新闻发布出去后带过来的流量将把服务器冲垮。但这个话具体怎么说才合适,董洵实在拿捏不准。 Tim建议董洵,承诺给ReadWriteWeb首发权:“如果有别的媒体来采访,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告诉你们,你们就可以立即把稿子发布出去。如果这几天没有其他媒体来采访,就麻烦你们,这个稿子押后两天再发。”这样就帮Trunk.ly赢得一些购买新服务器和调试的时间。后来事实是,大约一天半以后,又有一家大媒体来采访董洵,于是他们提前15分钟告诉ReadWriteWeb,这才把稿子发布出去了。这件事情虽然不大,却代表了开发者创业之前意想不到的细节和技巧。这些能力在技术人的成长和工作中是没有机会得到训练的。但就是这些,例如谈判技巧、公关、商务拓展的经验和能力,在创业的时候尤为重要。另外,如何在技术和投资Party上去和别人“搭讪”也是董洵刚开始创业时需要学习的内容。刚开始去参加Party的时候,面对几百人的会场,拥挤而吵闹,他甚至不知道该站在哪儿,更谈不上去考虑“如何与人交流,谈话内容说些什么”了。这时Tim又给他建议了几个细节:“没人跟你说话的时候,就看有没有人落单,或者新进来没有人跟他打招呼的情况下,你就主动去跟他说话,这个人就会很感激你。而如果碰到有几个人围着一个人交谈的时候,你想凑过去的话,需要站在一个合适角度,这样既不影响人家说话的人,也不影响听的人。如果你站得很偏的话,别人看不着你,如果你站得角度好,既不唐突,又能够让别人知道你在哪儿。”这些细节都是很重要的东西。诸如此类的非技术细节,董洵还遇到很多,他甚至笑言:“开发者创业遇到的技术问题都好办,困难基本都来自于非技术性的。”他建议开发人员创业的话,尤其要注意非技术性的综合能力的提升,当然最好就是找一个有商务经验的、值得信赖的合伙人。朝着目标倒着走过去当前,董洵的主要精力都在做一个Trunk.ly的新型社会化书签服务:用户在Twitter上分享的链接,在Delicious上收藏的内容,在Facebook上的信息,包括GoogleReader、Instapaper上分享的链接,都可以通过Trunk.ly提供的书签服务进行“聚合”,并能提供对用户所关注者的链接的个性化搜索。采访的最后,谈到创业心得,董洵给记者做了一个比喻:就像倒着走路的感觉。比如目的地是北京站,你要从你现在待的地方倒着走过去,你能知道的只能是你刚刚走的几步路和终点的大概方向,但究竟怎么走,是否走偏了,还需要在路上不断调整和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