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诊疗是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保障,也是医院医疗质量的集中体现。住院业务流程涉及医疗、护理、检验检查、药房、收费和病案管理等医院多个部门,利用先进的卫生信息技术进行住院业务流程的优化与再造,可以从整体上提高医院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使病人获得更为适宜、便捷和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
现行住院业务流程分析
    现行的住院业务流程以病人诊断治疗为中心,其主要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现行住院业务流程图

    完整的住院流程模式为:门诊诊断一住院登记(排队缴费、办理住院号)—病床登记—安排负责医生—测血压、量体重—建立病历—医生检诊—入院诊断—开出常规检查项目及其它辅检项目—下达医嘱、开处方—护士转抄医嘱—申请单送相关科室—采集标本送检验科室—生成领药单—住院药房摆药—护士核对领药—治疗病人—接收检验检查报告—确诊—术前准备—手术—医生查房—调整医嘱—费用记账—出院通知—住院结算—病人出院—病历归档。
    在现行住院流程中普遍存在无价值住院日,无价值住院日是指除了增加床费以外对患者毫无意义的住院日。王珩等人调查了某三甲医院1280个住院日,其中非必要等待时间为163天,占12.73%。无价值住院日是造成住院费用高,住院时间长的重要原因。
流程瓶颈及问题分析

流程瓶颈
    对现行住院流程分析可以看出,病人住院过程中,仅检诊、检验/检查、手术、查房、治疗是对病人有意义的增值服务,而预约等待手术、预约等待检验/检查、等待检验/检查报告等是非增值的环节。据我们对典型调查医院的调查发现,预约等待手术、预约等待检验/检查、等待检验/检查报告、诊疗计划安排不合理等造成无价值住院日的主要原因,是住院流程的瓶颈。此外,医院内部的诊疗信息手工传递、费用记账、入出院手续办理等环节效率低下,应该进行简化、整合和自动化处理。

问题分析
    根据我们对典型调查医院病人住院过程的调查统计分析,发生无价值住院日的原因主要是:病人入院第一天未能将全部的常规检验、检查项目开出;等待检查、检验结果回报的时间过长;等待会诊时间过长;等待手术时间过长;病人痊愈后未及时办理出院手续等。
    病人诊疗方案随意性大。相同诊断的住院病人可能因为其主管医师不同,诊疗方案会有较大差别。这是因为诊疗方案主要是根据医师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结合病人病情所决定的,而医师们在能力、知识、经验和工作态度等方面均存在差异。
    纸质病历的信息不能有效利用。纸质病历通常是病人的主管医生为主要完成者,在某一时刻只能处于一个地方,信息为一所医院、一个专科或一个医生所独占。同一病人的多种疾病的医疗信息可能分散在不同专科的病历中,同一疾病的信息也可能因为就诊医院不同而分散在不同病历中。一方面大量的病人和疾病信息无法利用,另一方面相同信息又被重复采集、分析,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纸质病历的信息是被动滞后的,无法在医生临床决策前起到警告和提示作用,信息的再利用必须依靠人工重新挖掘、收集,极大影响医学科研的效率。

住院流程优化方案
    全面应用信息系统是住院业务流程优化的基础。住院业务流程涉及临床专科、护理单元、检验、检查、药房、手术室、财务、病案等多个部门,因此需要住院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放射信息系统(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RIS)等多个系统的完美结合,才能达到优化的目的。优化后的住院业务整体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住院业务流程优化

    入院诊断标准化 门诊医生工作站上依据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CP)设定入院诊断的标准、各病种入院前应具备的检查/检验结果等,相关条件具备后才允许收治病人入院(急诊病人可以直接入院),减少病人入院后单纯等待检查/检验的住院日,既减少了病人的费用支出,又提高了医院病床的利用率。
    入院登记预约 达到入院标准的病人由门诊医生通过HIS系统查询病区床位情况,有空床直接开入院通知到入院登记处,病人到住院登记处交纳预交金后,进入病区。病人办理入院手续后住院登记系统将病人基本信息传送到相应病区护士工作站,当班护士立刻做好病人收治的准备工作,准备病床,通知主管医生。暂时无病床的进行住院预约登记后将预约信息传送至入院登记处,待有病床后系统自动提示预约病人信息,通知其入院,减少病人在入院登记处的排队现象。
    规范诊疗活动 在住院医生工作站中设定单病种标准住院诊疗规范,包括每日诊疗项目、完成诊疗项目的标准程序、时间以及标准医嘱,要求医生在标准指导下完成每日诊疗活动。超时或超出标准程序设定的系统自动进行提示,减少医生诊疗的随意性,控制大处方和乱检查。
    网络传送诊疗信息 主管医生通过住院医生工作站开立医嘱和各种申请单,书写大病历、病程记录,根据需要开出会诊单,制订手术计划,下达手术通知。护士通过护士工作站核对医嘱,根据医嘱生成领药单发往药房领药,将检验/检查申请单传送医技科室,手术通知传送手术室、麻醉科,并填写护理病历。药房人员依据领药信息通过住院摆药系统进行摆药,护士领药后住院药品库存管理系统自动进行库存核减。医技科室通过RIS和LIS系统获取检验/检查申请,并通过LIS/RIS/PACS系统回传医生工作站检查结果报告和影像。手术、麻醉医生通过手术、麻醉管理系统获取手术通知,调阅病历查看病人病情及病区医生治疗方案,进行手术准备。术中情况由监护仪接口采集数据,生成麻醉记录单,手术结果回传病区医生工作站,并进行手术费用清算,通过网络传送至入出院子系统。住院结算处通过入出院子系统核对病人每日费用,自助打印每日费用清单。
    医生查房采用移动工作站 无线网络技术在医疗中的应用对于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生命救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医院实现无纸化、无胶片化管理模式的前提。作为医院有线局域网络的补充,无线局域网WLAN(Wireless LAN)有效地克服了有线网络的许多弊端。医生查房通过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或平板电脑可随时随地获取病人病历、医嘱、检验/检查结果、影像,以及诊疗规范、操作指南、临床路径、参考文献和知识库信息,随时随地传送有关病情描述、医嘱等各种信息。护士也可通过PDA实时采集病人体温、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信息,实时核对最新医嘱变化并实时进行三查七对。医生查房采用移动工作站,大大缩短了护士等待处理医嘱的时间。
    住院医生采用结构化电子病历(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EMR)记录病人的全部诊疗信息 电子病历通过与各系统的接口传递和获取诊疗信息,是优化住院业务流程的重要技术手段。电子病历系统有助于规范医疗操作行为、提供充分的诊疗信息、实现病人诊疗信息的共享和充分利用,有助于构建医疗过程的实时控制体系,真正提高住院病人的医疗质量。
    优化出院环节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住院结算处不用再分别安排人员分科记账,所有窗口均能支持各科费用结算、打印住院费用账单和明细,可减少病人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