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课程观<?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文兴小学 袁克富
数学教学要体现课程观,就必须正确理解课程改革中教师、学生、教材、环境这些要素与我们以前的理解所发生的变化,比较全面地把握课程观的要素,才能使数学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在新的课程下,教师由传授者转化为组织者与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的“神仙”转化为平等的合作者。这就是教师角色的转换,意味着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教学方式要发生彻底的变化。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那么,以往给学生的定位也就要发生深刻的变化。学生单纯、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在我国习以为常,而且在教师们头脑里也根深蒂固了。《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采取发现学习、探究学习与研究学习等主动学习方式,是新课程观下学生的内涵。同时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学习经验,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是教学中要考虑到的问题。关注这些问题,就是把学生看作教学的主体,而不是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
数学教材不是惟一的数学工具,这一观念是课程观的重要内容。教材由原来的“控制”和“规范”功能转向为“为教学服务”的功能。教材不再神圣,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去选择和增添教学资源,只要有利于教学的课程资源都可开发利用。这种教材观是教育的“社会控制职能”和制度化教育强化的结果。提倡“材料式”教材观,是课程观的基本要求。
课外学习环境也需要教师营造与指引。比如,学生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调查,教师必须就调查的外部环境为学生疏通,不能产生阻碍学生调查活动开展的因素等。
课程观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最近发现了这么一件事,一位公认为很优秀的教师,采用《标准》编写的数学教材,课上得头头是道,但经专家一评论,急得她哭起来了。哭什么呢?专家说,没有体现课程观。由此可见,课堂教学中要体现课程观任重道远。那么,怎么教学才能体现课程观呢?
1.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材观。
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更不是把教科书奉为圣旨,要做到“用好教材,超越教材”。
课程资源的开发是这次课程改革中值得十分重视的新课题。数学教材所提供的材料毕竟是有限的,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仅满足于教材上那些内容,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知识的教学也远远不能体现社会对人们掌握课本知识的要求,更多是需要人有敏锐的洞察力与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给学生提供辩论、思考的材料,学生从课堂模拟现实的思考中,掌握今后对自己发展需要所具备的素质。
2.让学生真正主动而有效学习。
学生主动学习,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真正落实在课堂上就显得非常单薄,很多所谓的主动学习,就是学生简单地回答教师提的几个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做几道练习题,或者热热闹闹一阵谁也听不清楚的讨论,或是装模做样操作几下学具。诸如此类的教学现象,可以说不胜枚举,特别表现在比赛课中,有些人还美其名曰是“课堂气氛热烈”。其实,这是教学上的形式主义,也是教师缺乏课程观的体现。
我们主张学生的主动学习,就是靠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发现,使发现式学习、探索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进入学生的学习方式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主动而有效的学习。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帮助者。只有这样,学生的有效学习才能到位。而一些设置过多的铺垫性提问或练习,把学生的思维圈定在一个小范围内,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所以,以往的复习提问,大多数是无效的,不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应该摈弃。
3.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这是我国第一次关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与态度及价值观,教学中应该得到充分的体现。如学习一个数学知识时,教师要观察学生的表情,由学生谈谈学习的心里感受,经常与学生聊聊学习数学的体会,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互教互学的教学氛围。
有学生有这样的心理表现:一到考试数学,我紧张得直作呕;上数学课,我只想睡觉。诸如此类,都是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感情出现了问题,教学中必须予以重视。
在教学中要体现课程观,还包括很多方面,如课堂文化氛围的营造、实践活动的开展等都蕴涵了丰富的课程观内容,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地总结与运用,才能使新课程改革达到预期的目的。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wx586/10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