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python学习笔记,其中一个讲fibonacci数列的例子,觉得讲的很好,很受用,写到这里没事能翻翻

用python实现 斐波那切数列,正常我们的思路肯定是嵌套函数:
count = 0
def fibonacci (n):
    global count
    count += 1
    if n == 0 or n == 1:
        return 1
    else:
        return fibonacci(n-1) + fibonacci(n-2)

fibonacci(20)
print count
这个count是考察函数调用次数,打印结果是21891,也就是说,
我们计算20的数列居然要调用这么多次函数,那有个更好的方式
来写这个fibonacci函数
previous = {0:1, 1:1} def fibonacci_s(n): global count count += 1 if previous.has_key(n): return previous[n] else: newValue = fibonacci_s(n-1) + fibonacci_s(n-2) previous[n] = newValue return newValue
它是用了一个字典来保存已经计算过的值,这样就能避免重复调用,所以由这个
函数执行打印出的count很小,只有几十,而且速度很快,虽然只是加了一个小
技巧,却带来这么大方便,看来平时自己写程序的时候的确需要多思考优化,
才能让自己写的程序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