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memoryCache和diskCache产生的浏览器缓存机制的思考

今天在做项目的优化的时候,使用chrome开发者工具的network发现了细节:

image

虽然这两个看起来都是从缓存中读取,但还是有一些不一样的!

webkit资源的分类

webkit的资源分类主要分为两大类:主资源和派生资源

http状态码

200 from memory cache

不访问服务器,直接读缓存,从内存中读取缓存。此时的数据时缓存到内存中的,当kill进程后,也就是浏览器关闭以后,数据将不存在。

但是这种方式只能缓存派生资源。

200 from disk cache

不访问服务器,直接读缓存,从磁盘中读取缓存,当kill进程时,数据还是存在。

这种方式也只能缓存派生资源

304 Not Modified

访问服务器,发现数据没有
更新,服务器返回此状态码。然后从缓存中读取数据。

但是这里有困惑,怎么判断from memory cache还是304

三级缓存原理

  1. 先去内存看,如果有,直接加载
  2. 如果内存没有,择取硬盘获取,如果有直接加载
  3. 如果硬盘也没有,那么就进行网络请求
  4. 加载到的资源缓存到硬盘和内存

所以我们可以来解释这个现象

图片为例:

访问-> 200 -> 退出浏览器
再进来-> 200(from disk cache) -> 刷新 -> 200(from memory cache)

http header

max-age

web中的文件被用户访问(请求)后的存活时间,是个相对的值,相对Request_time(请求时间)

Expires

Expires指定的时间根据服务器配置可能有两种:

  1. 文件最后访问时间
  2. 文件绝对修改时间

如果max-age和Expires同时存在,则被Cache-Control的max-age覆盖

last-modified

WEB 服务器认为对象的最后修改时间,比如文件的最后修改时间,动态页面的最后产生时间

ETag

对象(比如URL)的标志值,就一个对象而言,文件被修改,Etag也会修改

Cache-Control

简单理解,强缓存

最后结论

见图片(来源自网络)
image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