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农民房,在曾经一位市领导刚到任的时候,曾经表态要严厉整治,听说还设置了一个机构来管这个事情,但是现在究竟怎么样呢??
去年的时候,我偶然开车从关外一个村走过,发现全村都在盖新房——新房比原来的旧房还多。后来特意去多几个村看,发现各个村都在盖新房。
当时深圳的房价很高。一边是高地价和高资金成本的商品房,一边是无地价和自有资金建起来的农民房。100万左右的房价,在拿出30万元首期的前提下,每月还要支付5000多的月供。而买农民房呢?同样的地段,可能只要10万,就能买一套小房子。对于那些月薪不高,对未来留深不看好的人,是做商品房的房奴,还是做农民房的房主?
即使不买房,只租房的话,农民房同样远比小区房要便宜。梅林关之所以堵车,白石洲之所以堵车,恐怕与梅林关外和白石洲附近的农民房不无关系。
深圳不是香港,深圳的资金、人员和内地有更紧密的流通,不可能象香港那样成为一个能够在高成本水平上运作的孤城。香港月薪6K以下是贫困人口,而深圳,如果把全部外来人员加上,平均工资能到3K,就算相当不错了。这样的人口收入结构,从数量上占主流的人群,能承受的房租水平也就在1千元/月的水平,反推起来,这正是10万元一套的农民房,而不是1万块1平米的商品房。事实上,前年就有报纸报道,深圳有900万人住在农民房里,而住在商品房里的只有300万。
现在有多少人住农民房?有多少人住了5年,甚至10年以上的农民房?如果一个人已经住了10年以上的农民房,他敢不敢买农民房?如果有一个人买了一套住,会不会买第二套出租?如果有人看到很多人买农民房,自己会不会跟着买?
在日益增多的农民房面前,越来越多的人会相信,农民房是政府默许的存在,尽管政府隔三叉五地说两声,但大家慢慢就会想到,只要有足够多的人买农民房,政府是不会拆农民房的——现在的一栋农民房里有30户甚至更多人家,一个村里有10栋卖出去的农民房,就有300户人家,每家两个人,就是600人。当600人躺在路上的时候,谁能去拆除他们村里的房子?
我没有做严格的数据调查,但凭个人感觉,我认为农民房买卖的普及程度,恐怕已经远超出很多人的意料之外。我也曾问过一些村里的房主,大多不是本地居民,而是外来人员,有的是出租投资,有的是买来自住。
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没有形成销售规模,恐怕也不大可能有这么多新冒出来的农民房。因为只有在黑市已经形成,盖房者能够在转移风险的前提下获得利润,才能吸引大批资金入场。如果这个说法成立,那么可以推断,在销售市场已经形成的情况下,会不断冒出更多的农民房。
在农民房黑市买卖规模形成后,非法农民房问题必将成为深圳前途的万丈深渊和地雷阵。试想一个连最宝贵的土地资源都被广泛私自占用的城市,政府有什么执政能力,城市有能够有什么发展?
如果不能够从产权上确认农民房买卖的合法,那么将来深圳农民房还会进一步增多。这听起来非常荒谬,但确实是深圳多年以来实践出来的现实。
实事求是——我们不应忘记邓公告戒我们的真理。如果不能禁止,就必须正视它的存在,而不能做鸵鸟。
我认为,解决黑市的唯一办法,就是引入市场。我的建议是:
1、对所有超面积的农民房给予补地价处理,并准许买卖。
2、对新建的农民房,在村内集体土地范围内,可以在补地价基础上建设和转让。
3、对不交纳地价的房子,实行拍卖。拍卖款抵扣房款。
4、对农民房的消防、建筑质量实行强制标准。
依照个人的观点,大部分农民房的最终价格会在3000到4000之间。这也是现有农民房新房的价格。这个价格,比政府的廉价、廉租房还要便宜。当然质量没有政府的好——但是,在有合法廉价房源的情况下,为什么要把好的房子以低价提供给穷人?这不符合市场伦理。
以上只是个人感性的认识。希望有关部门能够认真组织调查研究,在搞清楚农民房买卖现状和建筑面积现状的基础上,合理妥善地解决农民×××权问题。我认为,这才是解决深圳×××问题的主要方向——在解决农民×××权问题之前,我甚至建议政府不要建设所谓的廉价、廉租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