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唐红梅
  嘉宾:江苏森达集团CIO 刘玉龙
     汉道管理咨询公司副总裁 朱赤红
     SAP大中国区执行副总裁 黄骁俭
  编者按:CIO即首席信息执行官,1984年以后,美国政府在各部门设立了CIO这一职务。时至今日,CIO已遍布世界各地。当信息化在中国这块热土上植根时,CIO的前身信息部主任、主管等开始落根于中国。无论是信息主管、信息主任还是准CIO,他们终将向CIO过渡,CIO三人行立足于关注企业信息化,关心这一群体。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围绕企业信息化和CIO推出系列主题,敬请关注!
  主持人:欢迎各位光临《知识经济》CIO三人行,我们本期的主要议题围绕CIO来展开。请我们森达集团的CIO刘玉龙先生谈谈,作为一个CIO应具备的素质。
  刘玉龙:从个人素质来看,CIO应让其团队感觉可信赖。就我自己而言,以前没学过计算机,刚到森达时对计算机知识了解甚少,这几年除了花功夫学技术外,我还深入业务部门了解业务,并花时间学习MBA。我希望通过学习,在知识、管理和业务上逐渐成熟,让大家觉得与我交流可以学到东西。
  此外,CIO必须要有一种全局意识,并具备对企业各种信息进行全面把握的能力,而不能完全陷在技术中。企业家讲究投资回报,如果CIO不关心企业的方向、企业困惑及疾苦,就很难与老板有共同的话题,也很难让老板对其产生认同。
  主持人:黄先生和朱先生是怎么看待这一问题的?CIO和我们平常所说的信息部主任、信息部主管有何区别?
  黄骁俭:CIO应当是企业进行信息化的核心人物。尽管目前在我国国内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CIO,但其职责范围是趋于一致的。
  朱赤红:CIO是首席信息官,它与信息中心主任是不同的概念,两者在职位和职能的匹配上有很大区别。CIO职责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另一方面制定策略,不仅考虑现实更把握未来。而信息中心主任更多的只是执行决策。对于管理咨询公司来说,更关注企业是否认可信息化的价值,而不是是否有CIO这样一个职位。很多企业没有CIO,信息化建设同样富有成效,关键在于企业信息化的核心人物在企业中的角色定位。
  主持人: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CIO肩负重任,就企业、软件厂商、管理咨询公司三方来说,一个优秀的CIO群体意味着什么?
  刘玉龙:对于企业自身来说,CIO是企业信息化的领头人,把握着企业信息化的前途和方向!当企业对信息化足够重视的时候,CIO在企业非常重要!
  朱赤红:一个好的CIO善于沟通和理解,并能准确抉择。咨询公司在与企业接触的过程中,能够很好的与之进行交流,从而更好的体现咨询公司的价值——改变和引导企业正确思考。
  黄骁俭:正如朱总所说,好的CIO带来良好的沟通与正确的抉择。CIO事实上是软件系统最终用户的代表,他的建议权在最终决策者那里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一个好的CIO不仅能够明白自身需求,而且还能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软件系统。
  主持人:从刚才大家的谈话中我们感觉到CIO这一职位非常重要, 而舆论界有观点认为:目前中国本土CIO责任重大却无实权,处境甚为尴尬,对此,你们怎么看?
  朱赤红:从我们第三方咨询公司的角度来看的确如此。
  刘玉龙:我到森达快七年了,森达的信息化在我进入公司后有了零的突破。这几年我抓的一件大事就是培训。古训说:“外来和尚会念经”,于是,我请IBM、ORACLE、SAP等国内外的大公司来多次进行培训,让领导觉得进行信息化迫在眉睫。但是信息化这场革命涉及利益的再分配,这定会危及到某些人、某些领导的利益,在企业进行信息化的决策过程中,企业领导也多多少少会干预。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个人的体会是找出可以与领导更好交流的人来帮你说话,诸如地方领导、领导身边的人、行家等,由他们来感染领导。
  主持人:正如刚才我们的CIO刘先生所说,企业信息化会涉及利益的再分配,这会让CIO进退两难。面对这样的处境,CIO应该怎么做?
  朱赤红:CIO需要决策者的认可,更需要体现其自身价值,使其行为给企业带来价值。支持不仅来自于给予,更来自于争取。
  黄骁俭:作为系统提供商,我们和森达有过合作。CIO可以通过借外力培训,并以实际行动塑造威信为自己培养土壤。
  刘玉龙:二位说得很对。没有实权是CIO的一个困惑,但这个社会关键不在于自己有什么,而在于自己能用什么,即有没有整合能力。信息系统的实施需要企业自上而下的各方面人的支持。要赢得大家对信息化的重视,可从两方面入手:1、广泛的培训和宣传活动,让领导觉得信息化必不可少。2、踏实的工作:通过技术途径让大家觉得信息化是可望又可及的。
  培训需要一个过程,起初大家不一定听得懂。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人有个习惯,第一次听到一件事有点批评,第二次听到有点同感,第三次听到就产生共鸣了。
  培训只是第一步,更主要的是要通过实在的工作让领导觉得IT是值得的。考虑到国内企业管理基础较差,短期内找软件商合作的成功率较小,我们公司就自主开发了一些应用系统。通过信息化实在的效果和各种培训,企业领导也觉得信息化是必然趋势。在此基础上再与他们讨论信息化如何上就容易了。同时,用自己的知识、能力帮助企业中层人员正确认清问题,提高工作成效以赢得其支持;对低层人员,通过技术上的帮助即可获得认同。
  CIO需要自身发展的土壤,而培育土壤最主要是要构架一个好的使大家离不开的系统。目前我们的系统覆盖产、供、销、人、财、物等多个方面,可满足高中低各层人的使用,系统已经成为大家离不开的工具,这时CIO发展的土壤自然就有了,其威信也就塑造起来了。
  主持人:CIO需赢得企业上下的支持,也同样需要来自企业外部的关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群体开始关注CIO,国内CIO协会、信息协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你们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黄骁俭:社会上大大小小的协会很多,包括中国信息协会以及其下面的分会,各地也纷纷建立相关的协会。我们也参与了协会举办的一些活动,对自己以及对我们的CIO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刘玉龙:协会及其他团体能提供一个沟通交流的机会,让我们冷静地分析IT的现状,所以尽管要花一些时间,但我非常愿意参与其中。我参加了盐城市的计算机协会,同时我也鼓励部门的人多参于社会活动,利用业余时间帮助周边企业的IT人,也尽可能协助政府,让他们觉得你的技术是可信的,这样他们也会反过来帮助你,以此实现良性互补。
  朱赤红:从宏观上来讲,协会和社会其他相关团体对CIO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目前这些协会都在为CIO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管理咨询公司也给予其大力支持。
  主持人:CIO的成长历程犹如一场运动,在这样的运动中,我们每个人都任重道远,试想在这样的努力下,中国的土壤能塑造什么样的CIO?我国本土的CIO的春天还有多远?
  朱赤红:我们需要与世界接轨,也正在与世界接轨!
  刘玉龙:我觉得还有差距,特别是在战略方面。目前,在公司我可以从战术层面影响老板,但在战略上的影响极为有限,因此,我不敢说自己现在是一个称职的CIO,也很少对外说我是CIO,不过我相信事在人为。
  黄骁俭:CIO是一个正在崛起的群体,正如刚才各位所说,CIO目前的处境并不乐观,所以CIO应主动争取支持,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关心与支持下,中国本土CIO明天会更好!
  主持人:让我们大家共同来实现这一美好的愿景!好的,感谢三位的热情参与!也感谢支点网的大力支持!CIO三人行,我们下一期再见!
  (特别鸣谢支点网同仁的支持!)
  >>后记
  “CIO”作为一个泊来词,在中国这个文明礼仪之邦会否快速为大家所接受尚未可知,不过,在我们对CIO的各种采访中,我可以引用江苏威特集团CIO的原话来表达CIO真实的生存状态:
  “在经验、知识和技能上要能干CIO工作,或者说想合格的话,必须在许多方面有高出CEO和CTO的东西。在这个前提下才能说做什么事情,做到什么程度,但是尴尬由此而来:
  (1)走得比一般人(特别是领导人)快了,等了不是,不等也不是;
  (2)表面上获得了企业内外的尊重,事实上没有;
  (3)有责任无权限,经常是无规则地陷进了管理规范的旋涡,做“份外”的远远大于“份内”的;
  (4)交流的困惑,很难找到能说真话的人;
  (5)家庭的期望、收入、待遇、机会成本;
  (6)很强的内向特征。管自己没有问题,管团队经常出现小问题,管领导经常出现大问题。
  ......
  依靠兴趣、事业心和欺骗生活。”
  “真实意味着全面,全面里面肯定有负面和反面。”这或许仅仅代表CIO个人的观点,但,在我们与企业CIO的“亲密接触”中,他们的种种尴尬让我们感同身受。从某种程度上说,企业信息化是变相的企业再造,CIO是企业再造运动的先行者,而目前在信息化舞台上,他们如戴着铁镣的舞者,有着难迈的舞步。
  而我们相信这戴着铁镣的前行代表着向上的力量。中国众多企业需要这种力量,也应该珍惜、尊重这种力量,更应该有胆识与魄力让我们CIO释放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