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是熬出来的》冯仑与年轻人闲话人生之二

  第二章 日清日高——领导者的高效能修炼
  7.积极主动,想到做到
  最令人鼓舞的事实,莫过于人类确实能主动努力以提升生命价值。
  ——梭罗
  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
  第一年,它结了10个苹果,9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对此,苹果树愤愤不平,于是自断经脉,拒绝成长。第二年,它结了5个苹果,4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哈哈,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得到20%!翻了一番。”这棵苹果树心理平衡了。
  但是,它却不知道,还可以这样:继续成长。比如,第二年它结了100个果子,被拿走90个,自己得到10个;或者,它被拿走99个,自己得到1个,但没关系,它还可以继续成长,第三年结1000个果子……
  其实,得到多少果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苹果树在成长!等苹果树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那些曾阻碍它成长的力量都会微弱到可以忽略。真的,不要太在乎得到果子的多少,成长是最重要的。
  只有18~19岁的穷大学生,连上学的钱都不够,却能够完全凭自己的智慧在短短1年内赚到100万美元,这可能吗?虽然很多人认为这绝不可能,也不相信有这样的人存在。但这的确是真实的案例。
  这个人名叫孙正义,日本“软银集团”的创始人,一个被誉为“互联网投资皇帝”的人。我们所熟知的雅虎、搜狐、百度等互联网巨头都有他的股份,他占有全球互联网资产的7%。
  18~19岁,本是一个无忧无虑、放纵青春的年纪,可是孙正义的19岁,却与青春无关,而与财富结缘。当时的孙正义还是一个留学美国的穷学生,正为父母无法负担他的学费、生活费而发愁。这时,这个身高仅1米53的矮个子男人却为自己制订了一个50年的大理想:30岁以前闯出一番名号;40岁以前累积至少1000亿日元的资金;50岁以前一决胜负;60岁以前完成事业(营业额规模至少1兆日元);70岁以前交棒,让下一代继承事业。
  这个看似天方夜谭的痴心妄想,很多人会觉得说出来都脸红,可以孙正义却并不这么认为,当他回忆19岁的情景时,他说:“当时我没钱也没有经验,也没有可以帮我取得成功的大公司。但是我想如果我许下一个很大的心愿,有一个很大的梦想,有很高的激情,有很好的远见的话,我也可能会做到。”
  孙正义想到了,并且积极主动地付诸了行动。他也有过到快餐店打工的想法,但很快又被自己否定了,因为这与他的梦想差距太大。左思右想之后,他决定向松下学习,通过创造发明赚钱。于是,他逼迫自己不断想各种点子。最后,他选择了其中一种他认为最能产生效益的产品——“多国语言翻译机”。但这时问题马上来了:他不是工程师,根本不懂得怎么组装机子。后来他向很多小型电脑领域的一流著名教授请教,向他们讲述自己的构想,请求他们的帮助。
  大多数教授拒绝了他,但最终还是有一位叫摩萨的教授答应帮助他,并为此成立了一个设计小组。这时孙正义又面临着另一个问题:他手上没有钱。他想办法征得了教授们的同意,并与他们签订合同:等到他将这项技术销售出去后,再给他们研究费用。
  产品研发出来后,他到日本推销。夏普公司购买了这项专利,并委托他再开发具有法语、西班牙语等7种语言翻译功能的翻译机。这笔生意一共让他赚了整整100万美元。
  孙正义告诉我们,奇迹的创造关键在于改变发问方式:将否定式的疑问句“怎么可能”变为积极性的提问“怎样才能”,然后不管任何困难,不管什么“不可能”,尽管去做。
  身为企业领导者,处于危机四伏的事业和职场之中,随时随地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问题、困惑、压力、失落、焦虑、挫折甚至失败,你会一如既往地做到积极主动吗?面对着别人的不理解甚至误解,你还能镇定自若、安然工作吗?作为企业的领航人,领导者更要拥有积极奋发、进取、乐观的心态,要乐观向上地正确处理遇到的各种困难、矛盾和问题,“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你不能克服困难,就连保持现状都不可能,最后必然会沦落到被淘汰的命运。而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书写“高效能”人生的过程。
  美国小罗斯福总统夫人曾说过:除非你同意,否则任何人都不能伤害你。这就是一种积极的态度,一种应对外界刺激时,自己选择应对方式的态度。所以你开不开心,并不是由别人说了算的,幸福就在你的手中。一句貌似“唯心”的话,却很有道理。成功人士与失败人士的差别往往在于心态,成功人士运用积极心态支配自己的人生,他们始终用积极的思考、乐观的精神和成功的经验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败人士则受过去的种种失败与疑虑所引导和支配,他们空虚、悲观失望、消极颓废,最终陷入困境,难以自拔。
  当Google的创始人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和拉里·佩奇(Larry Page)在电视上接受采访时,记者问他们的成功应该归功于哪一所学校。他们并没有回答说是斯坦福大学或密西根大学,而回答的是“蒙台梭利小学”。在蒙台梭利小学那种鼓励学生自由自在地学习、对事情不能消极对待的教育环境下,他们学会了“自己的事,自己负责,自己解决”。正是这种积极的教育方式赋予了他们勇于尝试、积极主动的习惯,并因此给他们带来了成功。
  伟大的商界领袖哈默说过,成功的第一个原则是什么呢?那就是用积极的心态去做生意:当别人都在做什么的时候,你看一看自己不做行不行;当别人都不做什么的时候,你再看看自己做行不行。
  于是在当时所有美国商人都不敢去(前)苏联做生意的时候,哈默博士却独自去了(前)苏联。经考察发现(前)苏联全国上下粮食奇缺。后来他就想方设法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用美国的粮食从(前)苏联换回了一大卡车的金银珠宝,其中还有皇帝戴过的金皇冠。刚运回没几天就被美国的有钱人抢购一空,从而大赚特赚了一把。
  俗话说:只有划船向莲走,哪有莲花跟船来。成功的领导者都有着共性,他们都会努力培养自己的主动意识:在工作中勇于承担责任,主动为自己设定工作目标,并不断改进方式和方法。
  在困难面前,如果连作为团队头脑的领导者都消极避世,怎能要求员工团结一致共渡难关呢?只有领导者有了积极主动的心态,才能带领企业汇集各个成员的聪明才智,达成群体的共同目标,建立起积极主动的企业文化。那么作为企业的领导者,怎样才能拥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呢?
  第一,从语言上就要积极主动。话语间要用积极主动的态度,比如说:“试试看有没有其他可能性 ”“ 我可以选择不同的作风”“ 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我可以想出有效的表达方式”“ 我能选择恰当的回应”“ 我选择 ”“ 我情愿”“ 我打算”,而不要使用消极被动的言语流露出推卸责任的个性,如:“我就是这样”“
  我已无能为力”“他使我怒不可遏”“办不到,我根本没时间”“要是某人的脾气好一点”“我不得不如此”“我被迫”“ 我不能”。
  第二,乐观地面对人生。消极的人允许或期望环境控制自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不可能拥有控制自己命运的能力,也无法避免厄运缠身;相反,积极的人总是以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面对困难,以最乐观的精神和最辉煌的经验支配、控制自己的人生。
  第三,拒绝拖延,立即行动。时间一旦消逝,就永不回头。我们都应该想想自己的生命大约还剩下多少时间,立即拒绝拖延,提升工作效率。
  世界最大的非政府石油天然气生产商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的每个领导的办公室里几乎都悬挂着一个数字电子白板,白板上一直显示着一段话:“决不拖延!如果我拖延下去,我将会怎么样?如果将工作拖到以后再去做,那么会发生什么?”
  公司负责人解释说:“决不拖延,我们就可以轻松愉快地生活和娱乐。避免拖延的唯一方法就是随时开始行动,而随时开始行动,首先必须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另外必须记住的是,没有什么人会为我们承担拖延的损失,拖延的后果只有我们自己承担。如此一来,我们就可能在一个庞大的公司里,创造出每一个员工都不拖延哪怕半秒钟时间的奇迹。”
  第四,控制情绪,调整自我。情绪控制,对人生有非常大的帮助和改变。一个人真的想有所成就的话,就要有情绪调控的能力。要想有巅峰的成就,就要有巅峰的情绪。巅峰的情绪就是情绪的最佳状态,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领导者应该一直保持巅峰的情绪,以积极的形象和正面的语言沟通来激励他的下属。
  第五,直面挫折和失败。成功就是直面挫折和失败,将个人的潜能发挥到极限。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告诉自己,即便一件糟糕透顶的事情后面仍然可能隐藏着快乐的元素。“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要有宽广的胸襟、博大的情怀,不要拘泥于小节,更不要斤斤计较。当失意来临时,不妨想想《阿甘正传》片尾的那句话:“人生就如同一片轻盈的羽毛,有落下的时候,但你应该鼓舞自己让它不断飘扬而上,向着新的高度超越自我。”
  第六,坚持自我激励,保持巅峰状态。例如撰写自我激励的成功宣言,每天早晚大声朗读一遍,你会找到一种久违的激情和冲动。
  比尔·盖茨认为,如果你以积极心态发挥你的思想,并且相信成功是你的权利的话,你的信心就会使你成就所有你所制定的明确目标;但是如果你接受了消极心态,并且满脑子想的都是恐惧和挫折的话,那么你所得到的也只是恐惧和失败而已。所以,领导者要修炼好自己积极主动的心态,这样才有可能开创更加丰富的人生。

  8.合理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命
  不能管理时间,便什么也不能管理。
  ——彼得·德鲁克
  一个富翁买了一幢豪华的别墅。从他住进去的那天起,每天下班回来,他总看见有个人从他的花园里扛走一只箱子,装上卡车拉走。这一天他开车去追,那辆卡车开到城郊的峡谷旁,那个人把箱子卸下来扔进了山谷。
  富翁看见山谷里已经堆满了箱子,他走过去问:“刚才我看见你从我家扛走一只箱子,箱子里装的是什么?”那人打量了他一番,微微一笑说:“这些箱子都是你虚度的日子。你朝夕盼望美好的时光,但美好时光到来后,你又干了些什么呢?你过来瞧,它们个个完美无缺,根本没有用,不过现在……”
  富翁走过去,打开了一个箱子,里面有一条暮秋时节的道路,他的未婚妻踏着落叶慢慢走着;第二个箱子里是一间病房,他的弟弟躺在病床上等他回去;第三只箱子里是他那所老房子,他那条忠实的狗卧在栅栏门口眼巴巴地望着门外,已经等了他两年,骨瘦如柴。
  富翁感到心口绞疼起来,痛苦地说:“先生,请你让我取回这三只箱子,您要多少钱都行。”那个人说:“太迟了,已经无法挽回。”说罢,那人和箱子一起消失了。
  时间会在不知不觉的时候溜走,而当你觉醒时,已经晚了。时间弥足珍贵,我们不能绝对地延长寿命,但可以通过善用时间的好习惯,来相对地将生命延长。这样就等于增加了生活的“密度”,扩充了有限的生命内涵。所以,合理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命能有效提高人生的效率和质量。
  古往今来,时间观是很多大师孜孜追求的天问。富兰克林的名言是:“时间就是生命。”郭沫若直到晚年还谆谆叮嘱:“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爱迪生在隆重的婚礼仪式上因突然想起解决自动电报的办法,竟撇下新娘和宾客直奔实验室。福楼拜经常彻夜不眠,致使塞纳河上的渔夫和轮船船长们都习惯地把那彻夜通明的窗口作为前进的灯塔……
  “一寸光阴一寸金”正是告诉人们时间的可贵。如果说一个人的时间管理涉及个人的成败的话,那么领导者的时间管理除了个人的成败,更关系到企业的成败。领导者的时间管理就是保证在有限的时间里做他应做的事情,实现领导的高效能。
  很多领导者自认为每天都在认真地工作,也觉得自己对工作很负责,但总是又很困扰:为什么越来越觉得时间不够用呢?为什么总觉得该做的没时间做,可身边的事又特别的多,总觉得无法从琐事中摆脱出来呢?为什么很多工作还被迫带回家去做?这一切都在于我们没有有效利用好时间。
  日本有句谚语,叫做“急事得求忙人办”。这就是说,身负繁重工作的人反而拥有办事的时间。这是因为,是否真的忙,主要看你是否会科学地支配时间。一些工作繁重的人,精于安排,巧于计划,却能够将工作做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些工作任务不重的人,因不会怜惜和节约时间而做事拖拖拉拉,工作效率很低。
  唐纳德先前接受《财富》杂志专访时,就畅谈了他在时间管理上的心得。对于唐纳德来说,时间不是用来管理的,而应该是计划时间。身为星巴克前CEO的他,就认为他每个月该花费40%~45%的时间巡视全球星巴克门市;20%~25%的时间和员工相处、互动;8%的时间开会;8%的时间和其他公司的CEO与商业伙伴聊天话家常。
  而自杰克·韦尔奇手中接下GE公司CEO位置的伊梅尔特,也把自己的时间划分得清清楚楚:他利用30%的时间处理公司营运的绩效,30%用于与未来发展有关的重要大事;30%从事人才的培育与发掘;10%的时间则和股东沟通,以及进行公司治理。
  现代商界中,与人洽谈生意,我们都希望利用最短时间产生最大效力。有无数大银行、大公司的经理以及高级职员,多年来都养成了善用时间的习惯。有不少实力雄厚、目光远大、判断准确、吃苦耐劳的大企业家,多是沉默寡言而办事迅速敏捷的人,他们所说出来的话句句都是确切而有的放矢的。他们从不在无谓的事情上面多耗费一点一滴的时间。
  在海尔,张瑞敏推行一种名为“OEC”的管理方法。“OEC”管理法也可表示为:“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即:当天的工作当天完成,每天工作要清理并要每天有所提高。“OEC”管理法由三个体系构成:目标体系、日清体系、激励机制。首先确立目标;日清是完成目标的基础工作;日清的结果必须与正负激励挂钩才有效。
  海尔科学的管理时间的做法让我们警醒。作为公司领导者,如何才能科学、合理地掌控自己的时间呢?
  第一,时间检测。这是时间管理和运筹中的重要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在时间利用中有何不足,以寻求提高时效的途径。
  第二,找到浪费时间的症结所在。把每一项工作所占用的时间作一个统计,看你在处理问题、进行工作上面使用了百分之几的时间;在不太重要的工作上花费了多少时间;用于会议的时间有多少,你又用了多少时间在会议的计划和准备上了;每天处理信件花多少时间;而处理必不可少的必办信件又花多少时间……你是否一到单位就看报纸,而报纸内容又与工作无关?你是否过多地出席了对工作不起任何作用的会议?你是否喜欢跟别人聊天,说些没有必要的话而浪费了彼此的工作时间?如果是这样,你就要改掉原来的坏习惯,培养良好的工作模式,并且从现在就开始做起。  

  第三,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管理时间,就要从以下这些“小事”做起:
  (1)清理办公桌。一张杂乱无章的办公桌不仅有碍观瞻,而且会降低工作效率。你很可能不断地将重要文件、通信记录、工作计划放错地方,寻找它们会浪费你许多时间。
  (2)办公桌、椅的摆放。许多经理人喜欢把自己的办公桌摆在面向外的地方,如此可以纵观全场,居高临下,但是这样做也会被任何一位走过的工作同仁分散注意力。你不妨稍稍改变一下办公桌的角度,以便工作时不分心。如果条件许可,你不妨换一把可调节方位的椅子,让自己以最舒适的姿态工作,以消除伏案工作的疲劳。
  (3)如果你不喜欢和别人闲聊,就把办公室里任何可能引起聊天话题的饰物拿走,但如果你想给别人留下亲切、平和的印象,最好保留一幅油画或一盆植物,选什么完全由你自己决定。
  第四,放弃枝节,做真正重要的事。这是时间管理的一条最重要的原则。做任何一件事之前,你都需先衡量一下价值,由此分配以相应的时间。意大利经济学家佩雷特发现了“80/20法则”,他认为,在任何一件东西中,最重要的部分约为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
  第五,权力下放。权力下放一方面可以节省时间,集中精力做更重要、更符合自己职权、更能发挥自己优势的事情;另一方面也训练了你的部下,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
  第六,避免拖泥带水。任何工作都不可避免地要和人打交道,作为领导者,更是需要处理来自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各种人际关系。为避免不必要的寒暄、客套,你可以微笑着直接切入正题,既顾及了“面子”,又给人留下友好、干练、不拖泥带水的印象,在以后的交往中对方也会以同样干脆的态度回报你。
  第七,做时间的主人。管理时间的困难之处在于,你的时间并非完全属于自己支配,别人浪费你的时间几乎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最常见的是和你约会的人迟到。节约约会时间的一个诀窍就是让对方明白你很忙。美国法学家麦考梅克的做法也许会给你一点启示:他跟人约时间不是整点而总是奇怪的9点25分或者差10分10点。这种怪异的时间会给人留下印象,并提醒他,你太忙,忙到不能以半点为单位使用时间。一个分秒必争的人,别人怎么好浪费他的时间呢?
  一句话,珍惜时间,管理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时间多了,机会就多;机会的增加,必然促成目标的早日实现,生命就得以延展。善用时间,正是善用自己的生命。

  9.制定目标,马上行动
  要想做一番事业,就要看准目标和选定实现的途径。因此,归根结底,我以为,言是行的姐妹,更确切地讲,言必行。
  ——穆罕默德
  法国科学家约翰·法伯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这种毛毛虫有一种“跟随者”的习性,总是盲目地跟着前面的毛毛虫走。法伯把若干个毛毛虫放在一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接,围成一圈;花盆周围不远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喜欢吃的松榛。毛毛虫开始一个跟一个,绕着花盆,一圈又一圈地爬。一个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毛毛虫们还在不停地、坚韧地团团转,一连爬了七天七夜,终因饥饿和精疲力竭而死去。
  我们可以假设一下,这其中只要有任何一只毛毛虫稍稍与众不同,便会立时改变命运,吃上松榛。
  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很多人都是随大流,绕圈子,瞎忙空耗,终其一生。一幕幕“悲剧”的根源,皆因缺乏自己的人生目标。古希腊彼得斯说:“需有人生的目标,否则精力全部属于浪费。”古罗马小塞涅卡说:“有些人活着没有任何目标,他们在世间行走,就像河中一棵小草,他们不是行走,而是随波逐流。”
  1995年,当马云投身互联网并到处推销他的“中国黄页”时,曾被当成骗子;当他说要在5年内使阿里巴巴打入世界互联网前十强时,被人认为是狂人;而当马云在2003年提出全年赢利1亿元、2004年提出每天赢利100万元、2005年提出每天缴税100万元时,又有许多人认为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但这些梦想后来都被证明并非是遥不可及的,而恰恰是可以触摸、也可以实现的目标。马云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将这些梦想一一变成了美丽的现实。
  对于不知道停靠港口在哪里的船而言,任何风向都没什么益处。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没有明确的目标,很可能就像毛毛虫一样,终其一生只是在原地打转,浪费了时间、精力、心情,结果却一直没有迈出原点。作为企业领导者,如果没有明确而远大的目标,企业的员工也就成了没头的苍蝇,乱成一团,整个企业就没有朝着一个目标前进的动力。
  在许多企业里,目标、道路以及所有的战略方法都不清楚,以至于业务展开经常围绕着实际目的和表面目标以及个人构想而争吵折腾,这或多或少都会对公司产生不利影响。那作为企业领导者,在工作中怎样制定目标呢?
  从许多管理书籍中,你都会看到关于确定有效目标的“SMART”原则,即目标的有效性与否,必须符合以下五个条件:
  (1)Specific——具体的。
  (2)Measurable——可以量化的。
  (3)Achievable——能够实现的。
  (4)Result-oriented——注重结果的。
  (5)Time-limited——有时间期限的。
  如果再简化一点,可以将有效目标的核心条件概括为两个:一个是量化,一个是时间限制。
  量化,一是指数字具体化,即如果某一个目标能用数字来描述,则一定要写出精确的数字。比如,你在三年内要实现的收入状况,就可以量化为150万元、100万元、50万元等具体的数字。二是指形态指标化,即如果所确定的目标不能直接用某一个数字来描述,则必须进一步分解,将其表现形态全部用数字化指标来补充描述。如想买一套房子的目标,应该具体说明:多大面积、几室几厅、价格多少、具体位置、房屋朝向、周边环境要求等。
  时间限制是指你所确定的目标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实现期限,可以具体到某年某月。没有时限的目标不是一个有效的目标,你可能轻而易举地为自己找到拖延的借口,使目标实现之日变得遥遥无期。
  古人言:“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因此,领导者要善于制定目标,并且建立起一个目标体系,即发展过程中的各个远、中、近期目标,大目标之下要有各类中小目标,各目标之间还应该有很强的逻辑性和很强的张力。
  几乎人人都有周游世界的梦想,但我们有几个人能不顾一切地去实现呢?目标有了,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呢?那就是要立即行动!雷厉风行的行动力是领导者执行力的标志。光说不练,纸上谈兵,拖延应付,不仅难以达成目标,还会挫伤下属和团队成员的积极性,更会削弱领导者的威信和影响力。
  美国混合保险公司的创始人史丹觉得对他一生影响最大的是来自于妈妈逼他遵守的一个行为习惯——立即就做!从卖报纸的时候起,他就一直遵守“立即就做”的准则。
  史丹的命运之门开启于他偶然听到的一个消息:曾经生意兴隆的宾西法尼亚伤亡保险公司因为经济大萧条发生了危机,已经停业,该公司属于巴尔的摩商业信用公司所有,他们决定以160万美元将这家保险公司出售。
  史丹想了一个不花自己一分钱就得到这家保险公司的?意。这个想法实在太美妙了,美妙得让他不敢相信,美妙得使他甚至准备放弃。但是,放弃的念头一出现,他就马上对自己说:“立即就做!”于是史丹马上带着自己的律师,与巴尔的摩商业信用公司进行谈判。下面就是那场精彩的对话:
  “我想购买你们的保险公司。”
  “可以,160万美元。请问你有这么多的钱吗?”
  “没有,但是我可以向你们借。”
  “什么?”对方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史丹进一步说:“你们商业信用公司不是向外放款吗?我有把握将保险公司经营好,但我得向你们借钱来经营。”
  这真是一个看来十分荒谬的想法:商业信用公司出售自己的公司,不但拿不到钱,还得借钱给购买者经营。而购买者借钱的唯一理由就是自己拥有一帮出色的保险推销员,一定能经营好这家保险公司。
  商业信用公司经过调查后,对史丹的经营才能很有信心,于是奇迹出现了:史丹没有花一分钱,就拥有了一家自己的保险公司。之后,他将公司经营得十分出色,成了美国很有名的保险公司之一。
  我们身边常有这样的人,当看到别人成功时,总是后悔不已地说:“我原来也想到了,只可惜我们没像他那样去做。”各行业中首屈一指的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办事言出即行。马上去做(Just Do It!)、亲自去做(Do It Yourself!)是现代成功人士的做事理念,任何规划和蓝图都不能保证你成功,很多企业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不是事先规划出来的,而是在行动中一步一步经过不断调整和实践出来的。
  那么,企业领导者应该怎样修炼自己立即行动的习惯呢?
  第一,不要等到条件都齐备了才开始行动。如果你想等条件都齐备了才开始行动,那很可能你永远都不会开始。现实世界中没有完美的开始时间,你必须在问题出现的时候就行动起来并把它们处理好。
  第二,记住,想法本身不能带来成功。想法是很重要,但是它只有在被执行后才有价值。如果你有一个觉得真的很不错的想法,那就为它做点什么吧。一个没被付诸行动的想法在你的脑子里停留得越久越会变弱。如果你不行动起来,那么这个想法就永远不会实现。
  第三,用行动来克服恐惧、担心。你有没有注意到公共演讲最困难的部分就是演讲之前的等待呢?即使是专业的演讲者和演员也会有表演前焦虑担心的经历。但是一旦开始表演,恐惧也就消失了。行动是治疗恐惧的最佳方法。
  第四,机械地发动你的创造力。人们对创造性工作最大的误解之一就是认为只有灵感来了才能工作。如果你想等灵感主动来找你,那么你能工作的时间就会很少。与其等待,不如机械地发动你的创造力马达。如果你需要写点东西,那么强制自己坐下来写就可以了:落下笔,你可能灵机一动;你可以乱涂乱画,通过移动双手来刺激思绪,激发灵感。
  第五,先顾眼前。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目前可以做的事情上。不要为上星期理应做什么而烦恼,也不要烦恼明天可能会做什么,你可以左右的时间只有现在。

  10.要事第一,既见树又见林
  重要之事决不可受芝麻绿豆小事的牵绊。   
  ——歌德
  有这么一个故事:从前有两兄弟看到天上的飞雁,准备弯弓射雁,哥哥边弯弓边说:“射下来煮着吃。”他的弟弟争着说:“鹅才适宜煮着吃,雁要烤着才好吃。”结果两人竟互相争吵起来,最后不得不到一个长者那里去评理。长者建议把雁剖成两半,一半用来煮着吃,另一半用来烤着吃。兄弟俩都同意了,但是当他们回到看见大雁的地方时,大雁已经飞走了。
  凡事都有个轻重缓急,在特定的时间里,必须首先解决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故事中对于兄弟俩来说,把大雁射下来才是第一紧急、第一重要的事情,但是他们把怎么吃大雁当成了最重要的事,才导致了失去大雁的后果。
  通用电气前CEO杰克·韦尔奇曾经说:有人告诉我,他一周工作90个小时,我会说,你完全错了,写下20件每周让你忙碌90个小时的工作,仔细审视后,你将会发现,其中至少有10项工作是没有意义的,或是可以请人代劳的。
  我们经常会听到许多领导者抱怨工作繁重,每天都有干不完的事,一周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加班,没时间健身,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也有人抱怨,知识更新迅速,没时间充电。从这些抱怨中不难看出,大家是因为缺乏时间管理的技巧而不能很有效地运用时间。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晚上临睡前都会不解:我今天到底都忙了些什么,好像除了一些琐碎的事情外,重要的事情一件也没有干。因此,当人们无所事事,或者忙得晕头转向却不见成效时,应该暂时停下来审视一下自己,是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者是只见森林却看不见其中最大的树木,没有找到最重要的事。
  在一次高效能培训课上,教授在桌子上放了一个能装水的罐子。然后又从桌子下面拿出一些正好可以从罐口放进罐子里的鹅卵石。当教授把石块放完后问他的学生:“你们说这罐子是不是满的?”“是!”所有的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真的吗?”教授笑着问。然后又从桌底下拿出一袋碎石子,把碎石子从罐口倒下去,摇一摇又加了一些,直至装不进了为止。他再问学生:“你们说,这罐子现在是不是满的?”这次他的学生不敢回答得太快。最后班上有位学生小声回答道:“也许没满。”“很好!”教授说完后,又从桌下拿出一袋沙子,慢慢地倒进罐子里。倒完后再问班上的学生:“现在你们再告诉我,这个罐子是满的呢还是没满?”“没有满。”全班同学这下学乖了,大家很有信心地回答。“好极了!”教授再一次称赞这些“孺子可教”的学生们。称赞完后,教授从桌底下拿出一大瓶水,把水倒在看起来已经被鹅卵石、小碎石、沙子填满了的罐子中。当这些事都做完之后,教授正色问他班上的同学:“我们从上面这个实验中得到了哪些重要的启示?”
  班上一阵沉默,一位学生回答说:“无论我们的工作多忙、行程排得多满,如果要挤一下还是可以多做些事的。”
  教授听到这样的回答点了点头,微笑着说:“答得不错,但并不是我要告诉你们的重要信息。”说到这里教授故意停住,用眼睛扫了全班同学一遍后说:“我想告诉各位的最重要的信息是,如果你不先将大的‘鹅卵石’放进罐子里去,也许你以后永远都没有机会再把它们放进去了。”
  古人云:“事有先后,用有缓急。”我们常会遇到千头万绪、问题繁多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把问题的轻重缓急分清,然后找到其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集中力量解决它。
  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及社会学家帕累托提出:在任何一组东西之中,最重要的通常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这就是著名的“帕累托原则”。
  根据帕累托原则,在一家公司里通常是20%高绩效的人完成80%的工作。你也许会感到很惊讶,但这却是事实。比如在销售部,通常是20%的人带来80%的订单;在开会时,20%的人通常会提出80%的建议。也正是如此,所有的优秀员工一致认为:高效率地完成工作的技巧源自于将80%的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任务上。因此,要把注意力放在20%的关键事情上。
  根据这一原则,我们应当对要做的事情分清轻重缓急,进行如下的排序:
  A.重要且紧急(比如救火、抢险等)——必须立刻做。
  B.重要但不紧急(比如学习、做计划、与人谈心、体检等)——只要是没有前一类事的压力,应该当成紧急的事去做,而不是拖延。
  C.紧急但不重要(比如有人因为打麻将“三缺一”而紧急约你、有人突然打电话请你吃饭等)——只有在优先考虑了重要的事情后,再来考虑这类事。人们常犯的毛病是把“紧急”当成优先原则,其实许多看似很紧急的事可以拖一拖,甚至不办,也无关大局。
  D.既不紧急也不重要(比如娱乐、消遣等事情)——有闲工夫再说。
  作为领导者,平常的工作林林总总,这就要按事情的重要性和紧急性的不同组合确定处理的先后顺序,做到鹅卵石、碎石子、沙子、水都能放到罐子里去,无论我们的工作多忙,行程排得多满,假如安排得当的话,还是可以多做些事的,并且做得很漂亮,这就是要事第一的原则。
  工作效率最高的人,是那些对无足轻重的事情无动于衷却对那些重要的事情无法无动于衷的人。“要事第一”是我们获取成功的重要法则。试想,一种人每天都在做自己人生最重要的事,而另一种人却每天都在做与自己人生无关紧要的事,那他们的人生价值将有多大差异啊!
  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总裁曾因为公司濒临破产而向效率管理大师艾维利咨询求助。听了总裁一个多小时的倾诉,艾维利说:这样吧,我给你一个方法,不过如果这个方法确实有用的话,你要付给我2.5万美元的报酬。总裁此时已经焦头烂额,虽然觉得有点离谱,但还是答应了。于是,艾维利拿出了一张白纸,请总裁把他第二天要做的全部事情写下来。几分钟后,白纸上记满了总裁先生几十项要做的工作。
  这时,艾维利请总裁认真考虑,并要求他按事情的重要顺序,分别从“1”到“6”标出6件最重要的事情。同时告诉他,请他从明天开始,每天都这样做:每天一开始,全力以赴做好标号为“1”的事情,直到它被完成或被完全准备好,然后再全力以赴做标号为“2”的事,以此类推,直到下班为止。“如果你一天只做完了第一件事情,那不要紧,因为你总是做着最重要的事情。”艾维利还建议他,如果这个方法有效,可将此法推行至其他的高层管理人员,若还有效,继续向下推行,直至公司的每一位员工。
  这就是著名的“六点优先工作制”方法。艾维利认为,一般情况下,如果人们每天都能全力以赴完成六件最重要的事,那么他一定是一位高效率人士。一年后,艾维利的方法在伯利恒钢铁公司产生了巨大的效果,作为咨询的报酬,他也如愿收到了一张来自伯利恒公司的2.5万美元的支票。
  企业领导者因为每天都要面对繁重的工作,做到要事第一、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是十分重要的。这既能把自己从沉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也能让公司实现最高效的运转。因此,领导者应学会通过自我管理和有效管理,区分事情的轻重缓急,把不重要、不紧急的事先搁置一边,做到要事第一。

  11.吾日三省吾身,不断更新自我
  与其被淘汰,不如自我更新。
  ——新加坡亦文亦商的著名人士周颖南
  世界现代史上有这样三个人。第一个人年轻时曾经信奉巫医,酗酒成癖,嗜烟如命,有两个情妇;第二个人刚刚走上社会时最大的特点是贪睡,每天到中午才起床,每晚要喝一公斤白兰地,曾因吸食鸦片被两次赶出办公室;第三个人曾经是国家级战斗英雄,坚持素食,不吸烟,只是偶尔喝一点啤酒,在整个青年时代没有任何违法犯罪的记录,一次都没有?
  在这样三个人中,哪一个能成为造福人类的人呢?
  毋庸置疑,多数人的选择都是第三个人。然而,这个选择是大错而特错了。这三个人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风云人物:第一位是富兰克林·罗斯福,身残志坚,连任四届美国总统;第二位是温斯顿·丘吉尔,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首相,曾获1953年诺贝尔和平奖;第三个是臭名昭著的阿道夫·希特勒,一手夺去了几千万无辜生命的法西斯恶魔。
  人,过去是什么样子,未必不会变成另外一副样子。如果要改变,就一定能改变。改变成什么样子,最终取决于他自己。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意思是:“我每天都要反省:为人做事是不是忠实?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讲信用?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自省对领导者来说同样重要,通过自省,进行自责,能够及时检查并发现自己的每一个细小过失,进一步有目的地严格要求和提高自己,防微杜渐,从而不断鞭策自己前进。
  学习、自我更新不仅仅是指一种对新知识的学习,还包括了对各种新的经验、新的观念的接受,这是避免失败的前提。乐于自省的人是工作、生活中深思熟虑的人,乐于自省是一个人自觉性的表现,能这样做,其进步必然快。古人云:“反己者,触事皆成药石。”一个人只要多反省自己,任何事都可以变成自己的借鉴,就可以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
  著名的心理学大师荣格曾经形容一个人的中年就等于是走到了“人生的下午”,这是既可以回顾过去又可以展望未来的阶段。荣格指出,在下午的时候,就应该回头检查早上出发所带的东西,究竟还合不合用?有些东西是不是该丢弃了?理由很简单,因为“我们不能照着上午的计划来过下午的人生,早晨重要的事物到了傍晚可能就显得微不足道,早晨的真理到了傍晚可能就已经变成谎言”。人生路上,或许你过去已成功地走过早晨,但是,当你用同样的方式走到下午,却发现生命变得不堪负荷时,这就是该丢弃一些东西的时候了。这就好像一个人去旅行,如果带了太多的行李上路,那么他在尚未到达目的地之前,就已经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了。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去芜存菁,把那些多余的行李扔掉。
  搜狐的创始人张朝阳就有一套著名的“删除哲学”。他认为,企业家一定要有“归零”的心态,“每天都要从零开始,不要老惦记着自己有多少钱,钱只是数字而已。”他的做法是首先要把“必须做什么”和“应该做什么”的责任和义务从辞典里删去。张朝阳说:“这几年对我来说就是一个不断删除的过程。目前来说,还没有删完。”
  在价值观上,张朝阳首先删除的是自小被父母告知的正确与错误的价值判断。在张朝阳的理解里,我们长大的过程就是被教育成一个合格的、具有追求功名的社会人的过程,我们从一个无忧无虑的幼童变成了一个满脑子价值判断的成人。我们被父母老师教育,就是不断地被他们告知应该怎么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怎么样,我们就是不断地被父母老师判断,就是不断地被告知我们不对,或不够好,在这个长达十几年的成长与判断的过程中,我们形成了自我,这个自我是在不断地被判断和打击中形成的,它极度敏感,需要不断地被肯定,这就是我们的虚荣心,说得好听点就是荣誉与责任。多年以后,尽管父母和老师已经无法影响我们,但他们的眼睛依然注视着我们,被他们认可与肯定的渴望演变成需要成功,需要被社会肯定,直到生命的尽头。
  在张朝阳看来,正是这种虚荣心断送了人们的快乐。新闻中曾报道某企业家跳楼自杀,原因只不过是在年底的时候,由于公司暂时的资金紧张而发不出员工的年终奖,他忍受不了员工的抱怨和鄙视,心理脆弱到走上了自杀的道路。过度的责任或者虚荣成了企业家身上的桎梏。张朝阳一直在有意识地删除自己的虚荣,但即使如此,他还是意识到“我还有一些虚荣心,还是需要一些证明”。
  在管理公司上,张朝阳也认识到了删除的重要性,他把自己的奋斗目标定位成要把奋斗变成不奋斗。几年前的张朝阳,每天很早到了办公室,随时找他都能找到,几点干什么,下一步干什么,一切都安排得满满的。现在的张朝阳,甘愿?公司的“隐形人”,“我现在跟几年前完全不一样。现在我把主动权收回了,只有我去找谁开会,我要不去找你,你是没有权利找我开会的。甚至你发一个短信,我都有权利不回。我还拒绝跟任何人吃饭。以前有很多广告商要见,现在广告商我都不见。见广告商可能会对这个季度的销售有帮助,但是我对这个季度和下个季度的销售不关心,我关心的是公司长久的竞争力。我在外面喝咖啡,有时候碰到一些人,他们要跟我谈跟搜狐合作的事情,我一概拒绝——这是我的下班时间,你跟搜狐合作,应该去找相应的部门谈。”
  在这种工作状态下,张朝阳可以不被干扰地来关注他认为这段时间公司最重要的事情。他努力做到每天在他专注工作的这几个小时里,能够达到100%的专注。这样的话,他能想到以前想不到的事情,能想到更有创造性的事——这恰恰是搜狐最稀缺的。“现在有一批管理者帮我运营公司,不需要我来运营。就像一艘轮船,我没事拎着榔头在里头走来走去,走到哪里就敲两下,以保证各处的机器都正常运转。”张朝阳快乐地删除着。
  张朝阳也警醒所有的企业家们:要忘掉过去,忘掉过去的挫败、过去对自我的否定,脑电流引起的浑身痉挛的反应要赶紧忘掉;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只有现在,要活在当下。作为一个领导者,一定要多思考,再忙也要抽出思考的时间,不断更新自我。那些旧的东西要及时在思考中过滤、删除。
  事实证明,张朝阳留给自己思考的时间越多,反省得越深刻,“删除”得越多,搜狐发展得越快。2005年11月7日,搜狐公司与北京2008奥运会组委会正式签约,成为奥林匹克历史上第一个互联网赞助商,国内互联网的头把交椅被搜狐抢走。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王伟表示,奥运会从来没有过互联网领域的赞助商,2008年奥运会是第一次。足见搜狐的实力。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必须承认,成功企业的领导者们一定是一些资质优秀、学识渊博的特殊人群,他们的业绩一定能够证明这一点。在他们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凭借自身的过人之处,他们又必然积累了许多常人没有的经验与感悟。一个管理过大规模企业、创造过数10亿财富的领导者,他的阅历、心胸、才能就鲜有人能与之相比。于是,领导者们就有了一种巨大的危险,那就是他们可能拒绝学习,拒绝自我更新,因为他们有骄傲的资本,他们悟性突出,因此他们找不出理由说服自己还要刻苦学习。有一句话说得好:过去不等于将来。不能认识自己,就会凡事自以为是,结果“是”的东西就越来越少。而拒绝学习、拒绝自我更新就是选择失败。
  作为一个领导者除了要懂得不断删除旧我,同时也要促成新我的诞生。自我更新必须主动,毕竟这件事没有人能代劳,一定要自己来做。
  1996年,通用前CEO杰克·韦尔奇在《财富》论坛上宣称“我的办公室没有电脑,我不需要电脑”,这就是韦尔奇当时的宣言。而到了1998年,韦尔奇又开始学打字了,此前他只在高中学过打字,但那是“可怕的事”。
  那年64岁的韦尔奇是怎样开始拥抱互联网的呢?韦尔奇自述对互联网的认识始于1998年中期,特别是到圣诞节时。当他发现GE的办公室采购所有用品都在网上,而比他年轻17岁的太太珍妮也在网上给外孙买东西时,他想,“如果我再不注意它,我会作为一个思想保守的土老冒儿退休。”
  到2000年,GE已经跑在传统经济的前面,韦尔奇的新绰号也变成“e-杰克”。
  拒绝学习、拒绝自我更新的领导者是企业最大的危险,而拒绝自我更新又是那些事业有成的领导者们最可能犯下的错误。在某些时候,那些今天已经取得了一些业绩的领导者们甚至可能刀枪不入。他们的部下向他们提出各种建议或者质疑的时候,领导者们会下意识地感觉到部下的幼稚,甚至对部下的见解很不屑。他们会理所当然地想到以前的某类事情“我就是这么处理的,结果也很好”,为什么要听你的呢?
  经验丰富和业绩突出成为领导者们学习的两大障碍。比如说一个极具务实精神、靠一分钱、一分钱积累发展起来的企业领导者可能会对花很多钱打广告和搞所谓的企业文化持反对态度,他可能会觉得那是一种华而不实的东西,是浪费钱财。经验使领导者们排斥与他们经验相违背的任何见解,而突出的业绩则有可能使领导者们骄傲,尽管他们表面平易,但内心世界却对外部很多的人与事物都怀有轻视。这样的领导很难再去重视什么,因为很少有人比他们更成功,所有的人都对他们满怀敬意,而他们投给别人的尊敬就多少带着一些居高临下的意味了。
  那些能力超群、充满自信的成功人士都经历了太多的事情,获得了太多的成功,很少能够有人使他们怀疑自己。遗憾的是,客观规律是一定会有人比你做得更好,“长江后浪推前浪”,整个人类社会就是遵循着这一规律发展到今天的。还有一种规律就是当你感觉成功的时候,失败可能正在开始。在一个竞争不太激烈的环境里,你可以为暂时的成功陶醉一年而无人超越你;但是,在今天这样一个竞争如同战争的时代,你只要陶醉一分钟就可能导致失败。
  那企业领导者们怎样才能保证吾日三省吾身,不断更新自我、完善自我呢?
  第一,不为经验所困。在今天这个世界,所有的科学技术、经济文化都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变化,有时甚至是完全无规则地变化。老马识途的故事只能够发生在古代社会,因为那时候10年、20年也许只有一条路。今天的情况是老马也未必能识途:昨天你刚刚从这条路上过去,今天也许这条路就没有了。你往哪里走呢?
  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领导者在获得成功的同时也就取得了实力与经验超出常人的优势,这种优势至少可以令他们保持相当长时间的领先地位,比如美国的钢铁大王和汽车大王。但是今天这种优势能够保持的时间已大大缩短,说不好什么时候就会有一匹“黑马”骤然出现,超过你。世界像一个变幻无穷的魔方,分分秒秒都在进行各种排列组合。在这样的环境下,比尔·盖茨3年的努力可能就追上了他前辈企业家30年甚至一生的奋斗。
  我们必须怀疑自己了,这是无奈的选择。不然的话,失败就会降临。学习、学习、再学习,这是今天的竞争对企业领导者们提出的残酷要求。只有吾日三省吾身,不断更新自我,才能屹立于当今经济大潮之中,否则只能被浪潮淹没。
  第二,要多倾听。很多领导者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巨人感觉。当部下向他们提出各种各样建议或者意见的时候,他们会觉得对方过于幼稚,会觉得对方没有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在很多时候,他们甚至难以做到让部下把自己的意见都表述完毕,然后就按捺不住地将对方的话语打断。
  获得过成功的领导者会伴生刚愎自用,会感到忠言逆耳。在这样的企业工作,人们会觉得缺乏民主。事实上,通常员工渴望的民主并不是一定要“由我做主”,而是希望能够听取他们的意见。但是有很多领导者却做不到这一点,他们以为倾听别人的想法是浪费时间,以为给部下民主的权利就等于是把决策的权力交了出去。
  这实在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商人是精明的,成功的领导者更应该是精明的。一个精明的领导者应该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多倾听一次别人的意见,等于增加了一份收入。
  第三,要多读书。读书是生活中最值得也最合算的投资,支出少,收获大。读书可以明理,可以开阔视野,可以启迪思维,也可以指导工作。有些书籍似乎与你的工作没有多大联系,但其中闪烁的智慧和思想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发展。从长期看,多读书有助于提高一个人的综合素质。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于这个“阶梯”的理解应该是,人们一生的精力有限,不可能每件事情都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获得知识,那么我们可以依靠书籍来完善自己。
  “人,若是能养成每天读10分钟书的习惯,20年后,必判若两人。”耶鲁大学的校长海德雷说:“在各行各业做事的人,无论是商业界、交通界还是实业界,都这样对我说,他们最需要的人才是大学学院培养的、能善于选择书本、能活用书本知识的青年,而这种善用书本、活用书本能力的最初培养,最重要的是在家庭中,尤其是在那些具备各类书籍的家庭中。”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