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书有两种,一是向别人借书,一是借书给别人。这里所说借书的烦恼,即是指借给借给别人书后的烦恼。
  每个藏书者,大都会将自己的躲书视为珍宝,视为自己性命的一部分。每当有亲朋好友来访,提出要看自己的躲书,初时,自然十分喜悦,进而亲友提出带几册回家去读,也慨然承诺。书固然是自己的,知识,精力的享受却是×××线的, 。既然自己的躲书可以给亲友以知识,以精力上的享受,自己又何乐而不为呢?慢慢的烦恼却由此而生,
  借给别人书后的烦恼大致有几种:借出去的书崭新、整洁, ,还回来的书已经破损,卷了毛边;借出去的书可能有自己读过后星星点点的勾画,还回来的书却勾勒甚多,甚至还有亲友们的“批注”;借出去的书有的如泥牛进海,从此没有了音信......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大凡上述几种,无论哪种情形显现,都会令人好长时光不高兴,甚至成了心病。借给别人书籍,籍以传递知识, ,也是传递友谊的心境也随之一扫而光。
  每逢见到还回来的书已破损时,烦恼过后慢慢地也习认为常啦。自己要做的就是把书重新收拾,再就是找浆糊, ,剪刀,纸,粘呀修补的,力求通过修补尽量还书籍的原来面目,并以此来打消心中的懊恼。
  当还回来的书布满亲友们的勾勒和“批注”时,假设是铅笔所沟所写,就一如小学生一样,用橡皮慢慢擦往这些“记忆”,还书籍的原来面目。可亲友的勾勒,“批注”自然是圆珠笔、钢笔字迹居多,看看亲友们的劳动结果实在无法往除,有时只好无奈地顺水推船, ,将书权当礼物送给对方,也算送份人情。接下来便是渴望早点买上雷同的书籍,重新置于书柜。
  当借出往的书如泥牛进海没了音信之后, ,最是懊恼。借书者都是亲友,既然书没还回来,可能各有原因吧。有时奈于情面又不好冒昧直说,会晤后只得委婉其辞,盼其明了, ,早日还书。对于已记忆不起借书者何人的, ,只得痛痛的任其成为他人书柜中之物。最心痛的是,数年前同窗的弟弟背去了我一书包的书,一直没还。后来所想措施之一, ,就是在所购得的每册书籍上慎重地写上自己的大名,购书地点,日期什么的,既是一种纪念,也可以说是对借书亲友们的一份提示吧。
  不管怎样,亲友们照常来访,来借书,又不能不招待,不得不将书借出,懊恼于是持续发生。生涯呀,竟又多了这样一种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