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本的写法很简单,大体说来,就像把大象放进冰箱一样,总共分三步:


第一步:把冰箱门打开。


//建立到服务端的连接

    rc =     lrs_create_socket("socket0", "TCP", "LocalHost=0", "RemoteHost=128.64.64.23:8988", LrsLastArg);

if (rc==0)


       lr_output_message("Socket  was successfully created ");


else


       lr_output_message("An error occurred while creating the socket, Error Code: %d", rc);


第二步:把大象装进去。

 

   lrs_send("socket0", "buf0", LrsLastArg);   //往"socket0"发送"buf0"中的数据



   lrs_receive("socket0", "buf1", LrsLastArg);//将"socke0"中返回的数据存放到"buf1"中



第三步:把冰箱门带上。

   

    //关闭连接

    lrs_close_socket("socket0");


大家肯定已经看出来了,整个关键是在第二步,要把这么一头大象装到冰箱里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们要对传送的数据做一些处理才行。如果大家有进行过winsocket协议的脚本录制就会知道,LR会把你发送的数据包内容写到data.ws这个文件中,那么我们在此也同样应该把数据写到data.ws中去。假设我要发送的是“00100312303456”这一串字符,那么我就直接把它写到data.ws中,脚本如下:



;WSRData 2 1


send buf0 10


"00100312303456"  //注意要加""


recv buf1 128



-1


运行脚本,可以看到执行成功。在日志信息中可以打印出发送的BUFFER和接收到的BUFFER内容。


接下来,我们要对发送的字符串进行参数化,让脚本每次发送的字符串都不一样,怎么做呢?

方法有两种:

1、直接参数化。在data.ws中是可以直接进行参数化的,具体操作我就不多说了。要注意的是默认的参数名称符号是尖括号(<>),和HTTP协议的大括号({})不同(搞不懂为什么LR要把不同协议的默认参数名称符号设成不一样,这不是折腾人嘛)。脚本如下:


send buf0 106

"<string>"  //string是自定义的参数名


这种方法最简单,也容易理解。


2、第二种方法则麻烦一点,下面重点做个介绍。(不是我故意要找麻烦,而是因为我每次遇到的问题总是要比一般的情况麻烦一点,5555~~)


事情是这样的:话说如果我要发送的数据是很通过简单的方法拼接起来,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是“用户名(假设是123)+密码(假设是456)”,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第一种方法就够用了,我可以设置两个参数<username>和<password>,写成


send buf0 106

"<username><password>"


的方式就可以了。


但是这边的情况稍微复杂一些,发送的数据格式还需要加上字符串的长度,比如在上面的例子中,需要这样表示:00100312303456。

前四位0010是表示后面发送的字符串总长度是10,后面的03则表示用户名有3位,再后面的123才是真正的用户名,再后面的03456也是同样的道理。而每次发送的用户名长度不同,字符串也就不同,比如用户名如果是1234,那么我的报文就应该是这样“001104123403456”这样一来,我就不能通过简单地拼接的方式来发送了,而需要再对它进行一些处理。


我的方法是在action中进行字符串的拼接和处理:

 char data[200];

 char length[20];


 len = strlen(lr__string("{usermame}"));

 sprintf(length,"%d",len);

 strcat(data,length);

 strcat(data,"{username}");


然后,再通过lrs_save_param_ex函数把该数据保存到data_param参数中。


lrs_save_param_ex("socket0", "user", data, 0, strlen(data),NULL, "data_param");


最后,在data.ws文件中使用data_param参数发送数据包:


send buf0 "<data_pa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