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世界现象

题目描述

  小世界现象(又称小世界效应),也称六度分隔理论(英文: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假设世界上所有互不相识的人只需要很少中间人就能建立起联系。后来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拉姆根据这概念做过一次连锁信实验,尝试证明平均只需要5个中间人就可以联系任何两个互不相识的美国人。
  NowCoder最近获得了社交网站Footbook的好友关系资料,请你帮忙分析一下某两个用户之间至
  少需要几个中间人才能建立联系?

1.1 输入描述:

  输入第一行是一个整数t,表示紧接着有t组数据。
  每组数据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好友关系资料;第二部分是待分析的用户数据。
  好友资料部分第一行包含一个整数n (5≤n≤50),表示有n个用户,用户id用1->n表示。
  紧接着是一个只包含0和1的n×n矩阵,其中第y行第x列的值表示id是y的用户是否是id为x的用户的好友(1代表是,0代表不是)。假设好友关系是相互的,即A是B的好友意味着B也是A的好友。
  待分析的用户数据第一行包含一个整数m,紧接着有m行用户组数据。
  每组有两个用户ID,A和B (1≤A, B≤n; A != B)。

1.2 输出描述:

  对于每组待分析的用户,输出用户A至少需要通过几个中间人才能认识用户B。
  如果A无论如何也无法认识B,输出“Sorry”。

1.3 输入例子:

2
5
1 0 1 0 1
0 1 1 1 0
1 1 1 0 0
0 1 0 1 0
1 0 0 0 1
3
1 2
2 4
3 5
6
1 1 0 0 1 0
1 1 0 1 0 1
0 0 1 0 0 1
0 1 0 1 0 1
1 0 0 0 1 0
0 1 1 1 0 1
4
2 3
3 6
5 1
4 2

 

1.4 输出例子:

1
0
1
1
0
0
0

 

2 解题思路

  题目要求某两个人之间最少通过多少个中间人才能建立联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用一个图进行表示,有直接关系的使用1表示,没有关系的使用0表示。可以对这个关系矩阵进行改进,将自身与身的关系计为1,<v,w>存在直接关系记为1,不存在直接关系的记为+∞。要求,<x,y>最少通过多少个中间人可以取得联系,可以先计算,<x,y>之间的最短路径,因为边的权权重都是1,所以最短路径就是,<x,y>所经过的最少的边的数目e,而,<x,y>最少的联系人数目就是,<x,y>最少边所在线段中间的顶点数,即e-1。
  经过分析可以得,该题可以通过Dijkstra、Bellman-Ford或者Floyd算法进行处理。本题分析过程讲解Floyd。Dijkstra方法见【016-回家过年】算法实现。

2.1 Floyd算法

  问题的提出:已知一个有向网(或无向网),对每一对顶点vivj,要求求出vivj之间的最短路径和最短路径长度。
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有:
  1) 轮流以每个顶点为源点,重复执行Dijkstra算法(或Bellman-Ford算法)n次,就可求出每一对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和最短路径长度,总的时间复杂度是O(n3)(或O(n2+ne))。
  2) 采用Floyd(弗洛伊德)算法。Floyd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也是O(n3),但Floyd算法形式更直接。

2.2 算法思想

  Floyd(弗洛伊德)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对一个顶点个数为n的有向网(或无向网),设置一个n×n的方阵A(k),其中除对角线的矩阵元素都等于0外,其他元素A(k)[i][j](i≠j)表示从顶点vi到顶点vj的有向路径长度,k表示运算步骤,k=-1、0、1、2、…、n-1。
  初始时:A(-1)= Edge(图的邻接矩阵),即初始时,以任意两个顶点之间的直接有向边的权值作为最短路径长度:
    1) 对于任意两个顶点vivj,若它们之间存在有向边,则以此边上的权值作为它们之间的最短路径长度;
    2) 若它们之间不存在有向边,则以MAX作为它们之间的最短路径。
  以后逐步尝试在原路径中加入其他顶点作为中间顶点,如果增加中间顶点后,得到的路径比原来的最短路径长度减少了,则以此新路径代替原路径,修改矩阵元素,更新为新的更短的路径长度。
  例如,在图1所示的有向网中,初始时,从顶点v2到顶点v1的最短路径距离为直接有向边<v2,v1>上的权值(=5)。加入中间顶点v0之后,边<v2,v0>和<v0,v1>上的权值之和(=4)小于原来的最短路径长度,则以此新路径<v2,v0,v1>的长度作为从顶点v2到顶点v1的最短路径距离A[2][1]。
这里写图片描述
  图1 Floyd算法:有向网及其邻接矩阵
  
  将v0作为中间顶点可能还会改变其他顶点之间的距离。例如,路径<v2,v0,v3>的长度(=7)小于原来的直接有向边<v2,v3>上的权值(=8),矩阵元素A[2][3]也要修改。
  在下一步中又增加顶点v1作为中间顶点,对于图中的每一条有向边<vi,vj>,要比较从viv1的最短路径长度加上从v1到vj的最短路径长度是否小于原来从vivj的最短路径长度,即判断A[i][1]+A[1][j]< A[i][j]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则需要用A[i][1]+A[1][j]的值代替A[i][j]的值。这时,从viv1的最短路径长度,以及从v1到vj的最短路径长度已经由于v0作为中间顶点而修改过了,所以最新的A[i][j]实际上是包含了顶点vi,v0, v1, vj的路径的长度。
  如图1所示,A[2][3]在引入中间顶点v0后,其值减为7,再引入中间顶点v1后,其值又减到6。当然,有时加入中间顶点后的路径较原路径更长,这时就维持原来相应的矩阵元素的值不变。依此类推,可得到Floyd算法。
  Floyd算法的描述如下。
  定义一个n阶方阵序列:A(−1),A(0),A(1), …,A(n−1),其中:
  A(−1)[i][j]表示顶点vi到顶点vj的直接边的长度,A(−1) 就是邻接矩阵Edge[n][n]。
  A(0)[i][j]表示从顶点vi 到顶点vj,中间顶点(如果有,则)是v0 的最短路径长度。
  A(1)[i][j]表示从顶点vi 到顶点vj,中间顶点序号不大于1 的最短路径长度。
  ……
  A(k)[i][j]表示从顶点vi 到顶点vj 的,中间顶点序号不大于k的最短路径长度。
  ……
  A(n−1)[i][j]是最终求得的从顶点vi 到顶点vj的最短路径长度。
  采用递推方式计算A(k)[i][j]:
  增加顶点vk作为中间顶点后,对于图中的每一对顶点vivj,要比较从vi到vk的最短路径长度加上从vk到vj的最短路径长度是否小于原来从vivj的最短路径长度,即比较A(k−1)[i][k]+A(k−1)[k][j]与A(k−1)[i][j]的大小,取较小者作为的A(k)[i][j]值。
  因此,Floyd 算法的递推公式为:
  

A(k)[i][j]=⎧⎩⎨Edge[i][j]min{A(k−1)[i][j],A(k−1)[i][k]+A(k−1)[k][j]}k=−1k=0,1,2,…,n−1

 

2.3 算法实现

  Floyd 算法在实现时,需要使用两个数组:
  1) 数组A:使用同一个数组A[i][j]来存放一系列的A(k)[i][j],其中k=-1,0,1,…, n-1。初始时,A[i][j]=Edge[i][j],算法结束时A[i][j]中存放的是从顶点vi到顶点vj的最短路径长度。
  2) path数组:path[i][j]是从顶点vi到顶点vj的最短路径上顶点j 的前一顶点的序号。
Floyd算法具体实现代码详见例2.1。
  例2.1 利用Floyd算法求图1(a)中各顶点间的最短路径长度,并输出对应的最短路径。
  假设数据输入时采用如下的格式进行输入:首先输入顶点个数n,然后输入每条边的数据。每条边的数据格式为:u v w,分别表示这条边的起点、终点和边上的权值。顶点序号从0 开始计起。最后一行为-1 -1 -1,表示输入数据的结束。
  分析:
  如图2所示,初始时,数组A实际上就是邻接矩阵。path数组的初始值:如果顶点vi到顶点vj有直接路径,则path[i][j]初始为i;如果顶点vi到顶点vj没有直接路径,则path[i][j]初始为-1。在Floyd 算法执行过程中,数组A 和path各元素值的变化如图2所示。在该图中,如果数组元素的值有变化,则用粗体、下划线标明。
  以从A(−1)推导到A(0)解释A(k)的推导。从A(−1)推导到A(0),实际上是将v0作为中间顶点。引入中间顶点v0后,因为A(−1)[2][0]+A(−1)[0][1]=4,小于A(−1)[2][1],所以要将A(0)[2][1]修改成A(−1)[2][0]+A(−1)[0][1],为4;同样A(0)[2][3]的值也要更新成7。
  当Floyd算法运算完毕,如何根据path 数组确定顶点vi到顶点vj的最短路径?方法与Dijkstra算法和Bellman-Ford算法类似。以顶点v1到顶点v0的最短路径加以解释。如图2所示,从path(3)[1][0]=2可知,最短路径上v0的前一个顶点是v2;从path(3)[1][2]=3可知,最短路径上v2的前一个顶点是v3;从path(3)[1][3]=1可知,最短路径上v3的前一个顶点是v1,就是最短路径的起点;因此,从顶点1到顶点0的最短路径为:v1→v3→v2→v0,最短路径长度为A[1][0]=11。
这里写图片描述

3 算法实现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LinkedList;
import java.util.List;
import java.util.Scanner;

/**
 * Decla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
 */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
//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Main.class.getClassLoader().getResourceAsStream("data3.txt"));
        int group = scanner.nextInt();
        for (int i = 0; i < group; i++) {
            // 用户个数
            int n = scanner.nextInt();
            int[][] edge = new int[n][n];
            for (int j = 0; j < n; j++) {
                edge[j] = new int[n];
                for (int k = 0; k < n; k++) {
                    edge[j][k] = scanner.nextInt();
                }
            }

            // 用户组
            int m = scanner.nextInt();
            List<Integer> pairs = new ArrayList<>(m * 2);
            m *= 2;
            for (int j = 0; j < m; j++) {
                // 因为数组下标从0开始,而人的编号从1开始,将人的编号全部减1
                pairs.add(scanner.nextInt() - 1);
            }

            // 对输入的关系矩阵进行处理(v, v)设置为1,(v, w)不直接可达的设置为Integer.MAX_VALUE
            for (int j = 0; j < n; j++) {
                for (int k = 0; k < n; k++) {
                    if (j == k) {
                        edge[j][k] = 0;
                    } else if (edge[j][k] == 0) {
                        edge[j][k] = Integer.MAX_VALUE;
                    }
                }
            }


            List<Integer> result = floyd(edge, pairs);
//            List<Integer> result = dijkstra(edge, pairs);

            // 输入结果,因求出的是(v,w)之前的边的数目,它们之前的顶点数就是最少的联系人数目
            // 最少的联系人数目=(v, w)最少的边数-1
            for (Integer r : result) {
                if (r < Integer.MAX_VALUE) {
                    System.out.println(r - 1);
                } else {
                    System.out.println("Sorry");
                }
            }
        }

        scanner.close();
    }


    /
    // 解法一:Floyd方法求任意两点间的距离
    /

    /**
     * 使用Floyd算法求图任意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
     *
     * @param edge  图的邻接矩阵
     * @param pairs 所要求的(v, w)点的集合
     * @return (v, w)的最短路路径
     */
    private static List<Integer> floyd(int[][] edge, List<Integer> pairs) {

        int MAX = Integer.MAX_VALUE;
        // 顶点数
        int N = edge.length;
        // 记录任意两点的最短路径
        int[][] A = new int[N][N];
        // 记录最短路径的走法,在本题中可以不使用
        int[][] path = new int[N][N];

        // 初始化A和path
        for (int i = 0; i < N; i++) {
            A[i] = new int[N];
            path[i] = new int[N];

            for (int j = 0; j < N; j++) {
                A[i][j] = edge[i][j];

                // (i, j)有路径
                if (i != j && A[i][j] < MAX) {
                    path[i][j] = i;
                }
                // 从i到j没有路径
                else {
                    path[i][j] = -1;
                }
            }
        }

        // /从A(-1)递推到A(0), A(1), ..., A(n-1),或者理解成依次将v0,v1,...,v(n-1)作为中间顶点
        for (int k = 0; k < N; k++) {
            for (int i = 0; i < N; i++) {
                for (int j = 0; j < N; j++) {
                    if (k == i || k == j) {
                        continue;
                    }

                    if (A[i][k] < MAX && A[k][j] < MAX && A[i][k] + A[k][j] < A[i][j]) {
                        A[i][j] = A[i][k] + A[k][j];
                        // path[i][j]是从顶点vi到顶点vj的最短路径上顶点j的前一顶点的序号
                        // 现在path[i][j]中j的前一个顶点就是path[k][j]中j的前一个顶点
                        path[i][j] = path[k][j];
                    }
                }
            }
        }

        List<Integer> result = new LinkedList<>();
        while (!pairs.isEmpty()) {
            int x = pairs.remove(0);
            int y = pairs.remove(0);
            result.add(A[x][y]);
        }

        return result;
    }

    /
    // 解法二:Dijkstra方法求任意两点间的距离
    /


    /**
     * 使用Dijkstra算法求图任意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
     *
     * @param edge  图的邻接矩阵
     * @param pairs 所要求的(v, w)点的集合
     * @return (v, w)的最短路路径
     */
    private static List<Integer> dijkstra(int[][] edge, List<Integer> pairs) {

        int N = edge.length;
        int MAX = Integer.MAX_VALUE;
        // 标记顶点是否已经访问过
        boolean[] S = new boolean[N];
        // 记录起点到各点的最短距离
        int[][] DIST = new int[N][N];
        // 记录前驱顶点,通过找前驱可以找到从(v, w)的最短路径的走法,在本题中可以不使用
        int[][] PREV = new int[N][N];

        List<Integer> result = new ArrayList<>();

        // 处理每一个(v, w)
        for (int v = 0; v < N; v++) {
            DIST[v] = new int[N];
            PREV[v] = new int[N];

            // 处理第一个点
            for (int i = 0; i < N; i++) {
                S[i] = false;
                DIST[v][i] = edge[v][i];
                // 如果是最大值,说明(0, i)不存在。所以PREV[i]不存在
                if (DIST[v][i] == MAX) {
                    PREV[v][i] = -1;
                } else {
                    PREV[v][i] = 0;
                }
            }

            // 标记v号顶点已经处理过
            S[v] = true;

            // 处理其余的点
            for (int i = 1; i < N; i++) {
                int min = MAX;
                int u = 0;

                // 找未访问过的顶点j,并且DIST[j]的值最小
                for (int j = 0; j < N; j++) {
                    if (!S[j] && DIST[v][j] < min) {
                        u = j;
                        min = DIST[v][j];
                    }
                }

                // 标记u已经被访问过了
                S[u] = true;

                for (int j = 0; j < N; j++) {
                    // j没有被访问过,并且(u, j)可达
                    if (!S[j] && edge[u][j] < MAX) {
                        int weight = DIST[v][u] + edge[u][j];
                        // 从0->...->u->j比0->...->j(其它路径)短
                        if (DIST[v][u] < MAX && edge[u][j] < MAX && weight < DIST[v][j]) {
                            DIST[v][j] = weight;
                            // j是通过u访问到的
                            PREV[v][j] = u;
                        }
                    }
                }
            }

        }

        for (int i = 0; i < pairs.size(); i += 2) {
            int v = pairs.get(i);
            int w = pairs.get(i + 1);
            result.add(DIST[v][w]);
        }

        return result;
    }


    private static void print(int[][] arr) {
        for (int[] line : arr) {
            print(line);
        }
    }

    private static void print(int[] arr) {
        for (int val : arr) {
            if (val != Integer.MAX_VALUE) {
                System.out.print(val + " ");
            } else {
                System.out.print("- ");
            }
        }
        System.out.println();
    }
}

 

4 测试结果

这里写图片描述

 

转载于:https://my.oschina.net/u/2822116/blog/829544

  • 0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