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命令 是mmc 大小,[mmc]Linux下MMC/SD/SDIO的识别与操作

转自:http://blog.csdn.net/skdkjzz/article/details/38927943

我们知道host在扫描卡的过程中,其识别的顺序为SDIO  SD MMC,并且从它的注释可以看出,这个顺序是很重要的。那这篇文章,我们就看看SDIO的识别过程,它对应的函数就是mmc_attach_sdio(host) (函数位于文件drivers/mmc/core/sdio.c), 那么同一个控制器是如何区分mmc/sd/sdio设备的,软件会不停的轮训设备,发不同的指令,然后不同的设备会做出不同的反应。

这个函数大概来说做了如下的工作

1、向卡发送CMD5命令,该命令有两个作用:第一,通过判断卡是否有反馈信息来判断是否为SDIO设备(只有SDIO设备才对CMD5命令有反馈,其他卡是没有回馈的);第二,如果是SDIO设备,就会给host反馈电压信息,就是说告诉host,本卡所能支持的电压是多少多少。

2、host根据SDIO卡反馈回来的电压要求,给其提供合适的电压。

3、初始化该SDIO卡

4、注册SDIO的各个功能模块

5、注册SDIO卡

对于以上功能的具体解释,下面将结合程序娓娓道来

1、CMD5命令的发送

第789行的函数就是发送的CMD5命令,如果卡对该命令有回馈的话,err就是0,否则,err为非0,直接退出了;并且需要重点说明的一点就是,该函数的最后一个参数ocr,它是存储反馈命令的,SDIO设备对CMD5的反馈命令为R4,下面来仔细分析一下这个R4,因为后面要用到这个R4命令。从SDIO spec文档里面,我们能得到R4命令的格式

5d26c58fc1aeb0212564ceeb6d9d206f.png

从上图可以看出,该命令有48位,但我们的ocr变量是32位的,那怎么存储呢?系统就去掉原命令的开头8位以及结尾的8位,只保留中间的32为,也就是截短后的命令格式是如下:

7d05cd423dcb3f21e41cafae355845e3.png

具体各位的描述如下:

C --   我还不知道

Number 0f IO functions   -- 每个SDIO设备都有功能块,这三位就记录了该设备有多少个功能块,最多7个

Memory Present – 指明该设备是纯粹只有功能块的设备,还是同时包含了存储空间,如果为0就是前者,如果是1就是后者

Stuff Bits  -- 没有实际用途一般为0

I/O OCR – 该设备所能支持的电压范围(具体描述见sdio spec)

2、配置电压134b8538ab3aa7f3b13a3888e6d60609.png

ocr就是我们上面讲的反馈命令R4(截短之后的32位),那么ocr&0x7f的意义是什么呢?从R4的格式就可以看出来,其低24位就代表了所能支持的电压范围,我们再来详细的看一下这24位的OCR格式

f9cdb789237c66744b09536b8871fe9e.png

现在应该可以知道ocr&0x7f的意义了吧,就是摈弃那些保留的电压范围。

重点关注mmc_select_voltage3320ed23091af24a0e33365831bfc67d.png

第1080行的相与 过程就是判断host实际所支持的电压与card所需要的电压是否匹配,如果匹配,那么ocr的值就非0,否则就为0

简单介绍下第1082行的ffs函数,它的作用就是返回参数中第一个为1的bit的位置(ffs(0)=0,ffs(1)=1,ffs(8)=4),那么该函数用在这里的作用就是取出card需要的实际电压是多少;

第1090行的mmc_set_ios函数里面通过调用sdhci_set_power将host->iOS.vdd所代表的电压写入寄存器PWRCONn中 完成那个对电压的重新配置(想要了解更详细的过程,请跟踪源代码)

3、初始化SDIO卡fde12e1dc95bf016d147810ff78a332d.png

第821行就是初始化SDIO卡的函数  这个函数很长,也很重要,这里笔者就不列出其程序代码了,只是列出其中最重要的几条:

1、通过函数mmc_alloc_card分配一个mmc_card的变量card

2、通过读取R4命令中的bit27(也就是Memory Present)来判断此卡是纯IO卡 ,还是同时包含存储功能。笔者使用的WIFI模块为纯IO功能,所以card->type = MMC_TYPE_SDIO(这个很重要,以后会用到) (接下来重点分析MMC_TYPE_SDIO的情况)

3、通过发送CMD3命令获取设备的从地址(relative addr),并且存放在变量card->rca中。笔者使用的WIFI模块的card->rca = 1

4、通过发送CMD7,选中相应从地址的卡

5、通过调用函数mmc_set_clock设置卡工作的时钟频率

6、通过发送CMD52命令,设置4位数据传输模式

4、注册SDIO功能模块66b3d5d46b8e196ee18c58001c3e461b.png

847行的变量funcs存储该SDIO卡所包含的IO功能块的个数,851行到857行就是逐一初始化各个IO功能块,下面来重点看一下该函数的内容:

cd2f9bbdfe5c2d70a64e0794d0ecde52.png

第71行就是分配sdio_func结构体变量,该结构体存储了功能块的参数。

第75行就是给功能块编号,编号是从1到7(因为一个SDIO设备最多只有7个功能块),存储在变量func->num中

第78行就是读取SDIO卡中的FBR寄存器中关于该卡的功能类型的数据,存储在func->class变量中(具体关于FBR寄存器内容,可以参考SDIO spec文档)

第82行就是读取SDIO卡中的CIS寄存器的内容

e9b20cbea76c96a0f3e307133eb02e41.png

上面的程序就是将功能模块逐个的注册进设备模型,这里想重点说明一下注册的名称(name),它是由三部分组成的,每部分之间用冒号隔开,(即 host的名称:rca:功能块编号) 。具体到笔者使用的WIFI模块,因为其host名称是mmc2  ,rca = 1,并且有两个功能模块(功能模块编号分别是1和2),所以在/sys/bus/sdio/devices目录下能见到如下两个设备名

mmc2:0001:1

mmc2:0001:2

5、注册SDIO卡55b21040e28982d6a80c2011f0d36c07.png

上面的mmc_add_card函数就是注册card了(这个card是在第3部分,初始化SDIO卡 里面分配和定义的)

edc8e49a3da286e4ffee6807f80dc6fb.png

第259行就是给card命名,格式为host名字:从地址,对于笔者的WIFI模块 就是mmc2:0001

第261到273行就是根据card->type来分辨出card的类型,给赋予相应的字符串,笔者的WIFI模块就是"SDIO"

第275行就是打印信息,具体不解释 笔者的打印信息为  mmc2:new high speed SDIO card at address 0001(通常可以通过查看内核启动信息中是否有该语句来判断card是否被正确识别)

第283行 就是将card注册进Linux设备模型  注册结果就是可以在/sys/bus/mmc/devices目录下见到card 的名字,笔者的就是mmc2:0001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