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人们装机时选择处理器都直接从酷睿i5/i7起步,但实际上这种“盲选”对于很多办公电脑而言或多或少会有些浪费,在不玩大型游戏和专业图形渲染的情况下,廉价又好用的入门级处理器已经可以满足一般消费者的需求了。那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入门级处理器都有哪些?它们性能如何?我们又该如何去选择?
1.入门级处理器种类,无论是英特尔还是AMD,各自都有针对低端市场所推出的入门级处理器产品。例如:英特尔家的奔腾和赛扬,AMD家的速龙APU等。奔腾作为英特尔的元老级子品牌,目前仍然是办公U的典范,其出色的稳定性与良好的功耗控制水准颇受职场人士的喜爱。
而赛扬则常出现在轻薄笔记本、超级本、平板电脑等移动电子设备上,它的优势在于超低功耗与长久续航。AMD这边的APU特色在于图形处理能力要远高于同价位英特尔核显。农企的性价比,即使在百元U上也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2.性能定位,上述三个系列的CPU核心数和线程数都比较少,单核频率往往也很难突破4.0GHz大关,但是面对一些主流游戏还是比较轻松的。比如好物君就曾拿奔腾G4560与AMD速龙200GE试玩过《英雄联盟》和《守望先锋》,在单凭核显的情况下依旧能够流畅运行(帧数略低)。面对包括Office全家桶在内的办公软件以及PS\AI等平面设计工具基本无压力,中轻度视频剪辑渲染速度较慢,但也还能用(仅限于能用)。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奔腾与速龙的目标人群是那些:不玩游戏、以办公为主的商务人士以及日常家庭娱乐用机。
3.选配思路,目前比较推崇英特尔奔腾G5400和AMD速龙200GE这两款CPU,价格都在四百大洋左右,前者为双核四线程,基频3.7GHz;后者规格相仿,但主频为3.2GHz,不过速龙的图像处理能力却要远超奔腾,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很难察觉出它俩有什么区别。
建议选配4GB内存以及至少128GB的固态硬盘作为基础配置,办公用机不妨再加上个至少500GB的机械硬盘。在固态硬盘的支撑下,虽然整机算力强度欠缺,但起码不会觉得卡顿,系统流畅度可以得到保障。装机预算控制在2K左右就够了,预算再多就亏啦!
现在大家明白入门级处理器是怎么一回事儿了吧?咱们普通用户装机还是得看需求的,切勿人云亦云,盲目从众!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