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式监测是相对于传统主动轮询式监测而言的,主动轮询式监测是指监测系统以固定频率通过各种协议,向被监测设备发出监测请求来达到监测目的的一种监测方式。
主动轮询式监测虽然可以完成大多数标准的监测,但对一些有特殊需求的监测情形却无能为力,比如:1,监测对像会主动抛出事件而不响应主动请求的,如:网络设备的SnmpTrap,各种系统的Syslog等。
2,只允许反向连接的网络环境,如:防火墙只允被监测对向监测服务器发出单向连接。
3,需要即时响应的而标准监测器又无法满足的,如客户某种私有业务定时会发出某种事件,而这种事件又需要马上被监测系统发现并报警的。
4,客户需要自己定制一些即时的反向监测的情景。
Windows被动式监测
1. Agentd端:Agent\bin下AgentEngine.ini里添加被动式服务器IP,如:ServerHost=192.168.1.199
Agent端: agent/module/l agentmonitorpassive /proxymain.ini中设置MaxConcurrent的值,即更改为MaxConcurrent=100
Server端:Server\bin下TDTSConfig.ini里设置被动式开关,0关闭,1开启。如:EnablePassiveMod=1开启。
之后需要重启TS和Agent服务
2. 如果主程序和agent的安装过程中开启被动式,则第1步不需要在进行配置
3. 在agent\Temp下建立InPutFile.txt,这个文件在2.0.12.12版本中可以自动生成
4. 添加被动式监测点,
5. 在InPutFile.txt文件中写入数据格式为:
<$MXCC_InputBegin$>
ID:1.SD.4.SubMonitor.2
Status:1
<$data_line$><$Int$>:连接数=5
<$data_line$><$Unit$>M:内存使用=750
<$data_line$><$Unit$>%<$Float$>:CPU使用率=30
<$data_line$><$Float$><$Unit$>%:内存使用率=35
<$MXCC_InputEnd$>
的数据,其中ID为监测点的ID,
状态是监测点的监测结果的状态,(被动式中0代表未知状态为灰色 ,1代表正常 ,2代表危险,即××× ,3代表错误红色 ,4代表没有监测数据,即监测状态为红色 ,5代表禁止 ,其他的没有检测结果)
行对应的是监测数据列表中的列,行数是自定义的,但定义好之后不可更改
Linux被动式监测注意事项:
linux安装agent后,
1. 将module/libpassivemonitorsrv/proxymain.ini中设置MaxConcurrent的值,即更改为MaxConcurrent=100^M;
2. 另外,需要在/usr/local/mxagent/bmc/bin/AgentEngine.ini中设置ServerHost的值为监测服务器的IP,例如:ServerHost=192.168.1.101;之后重启服务。
3. 停止服务命令:./mxagentrun stop
4. 开始服务命令:[root@localhost AgentInstall]# ./mxagentrun start
Input.txt文件中数据格式的说明:
1. 第一行是开始监测
2. 第二行是监测点的ID,ID可以在添加监测点时看到。冒号后不能有空格
3. 第三行是监测的状态,其中0代表未知状态,1代表正常,2代表危险,3代表错误,4代表未知,5代表禁止,其他的没有检测结果
4. 带<$data_line$>的行是监测指标,即监测的数据
5. 最后一行是结束监测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12433502/1887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