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英德”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近日,记者从该市国土资源局获悉,“数字英德”地理空间框架项目将于月底迎接省验收,并将率先在国土、水务、旅游及英红工业园等领域开展项目成果应用。届时,该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将为英德的城市管理、政务信息化、公众服务提供有效、可靠的数据保证,提升政府管理水平和公众服务水平。

打破“信息孤岛”现状

近年来,随着英德经济迅猛发展,当地政府和社会对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城市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应急处理和政府决策对空间地理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地理信息的作用和地位日益明显。2013年,英德积极向上级政府申请,成功列入数字县(区)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单位。经过3年努力,英德市财政投入700多万元,基本完成了项目建设。

据介绍,“数字英德”地理空间框架是以英德市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为基础,以多尺度、多种类基础地理空间信息为支撑,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和数字通讯、虚拟现实等技术,通过对全区域整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科研等各方面信息在城市地理空间框架上的有机整合,构筑一个与物理意义上对应的数字化英德。城市地理空间框架为各种信息的整合、集成和运行提供基础平台。

英德市国土局丘姓负责人表示,此前,由于各部门系统建设时序标准不一,信息数据重复采集、一致性差,导致系统开发利用程度很低,不能集成应用。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只能依靠最原始的方法完成,数据更新得不到保障,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同时,部门若想要搭建一个地理信息应用,资源不能共享,数据、软件、硬件的重复建设造成财政资金的巨大浪费。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难题?数字英德地理空间框架就是一项很好的应用。

“简单而言,‘地理空间框架’就像一条纽带,一个容器,串联起各部门各种空间信息资源,是存储和管理英德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的数字大仓库。”上述负责人称,通过建立权威、统一、现势性强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实现英德各级各部门间的地理空间数据共享。这也就意味着,今后各行政单位间所有与地理空间有关的信息,将统一叠加进一个由测绘部门提供的地理空间框架之中,全面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不再是“信息孤岛”。

5应用系统将率先运行

据介绍,英德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内容包括大地基准数据建库、城区54.46平方公里1:500地形数据整理入库、城区约816平方公里1:2000正射影像图整理入库、英德全市三维大场景制作和市区15平方公里精细三维建模、50个景点360全景影像制作,以及地理实体数据生产、地名地址数据整理等10项内容。另外,还开发了国土、水务、旅游和英红工业园等5个应用示范系统及其专题数据整理,首先应用到民生领域。

“其中,最具特色的是50个景点360度全景影像制作,可以立体展示英德各景区景点的优美风光,以及周边道路和食宿情况。”该负责人告诉记者,而“一镇一村一地图”建设同样值得一提,该项内容已深入英德自然村,包括299条行政村的电脑立体挂图和全部自然村的地名地址。

据介绍,5个应用示范系统已于去年8月开始试运行,目前正进行系统的查漏补缺和后台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待验收合格后可正式上线运行,以后条件成熟可陆续开发公安、城管、电力等其他应用系统。

以矿产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为例,以后国土局工作人员到镇村矿山检查,只要带上手持的移动GPS系统,现场就能知道这个采矿点是否合法、是否存在越界开采行为,不再需要测绘人员专门去勘测。”该负责人称,又如水利水电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包含所有乡镇山塘、水库的水量监测等各方面参数,在每年汛期,可实时掌握各山塘水库的水量变化,再根据雨情变化,可准确预判是否需要提前放水。

目前,“数字英德”共有公众版和政务版两个地理信息平台。待平台正式投用后,面向市民的公众版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将出现电子地图、位置服务等几大板块,便于市民的出行查询。政务版则包括“矿产资源管理、耕地保护、招商地理信息、水利水电工程地理信息、旅游地理信息等在线地理信息数据服务。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