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mysql_num_rows_JAVA MYSQL sql_calc_found_rows和found_rows()实践

一、背景

1.百万级数据库,数据量持续增加。每张数据表的字段数大于50(时间字段,分组字段,指标字段)

2.JDBCTemplate,java,mysql

二、问题描述

通过分析接口返回数据响应时间过长(通过某个分组字段搜索数据,响应时间长达30s)。

三、检查问题

检查代码,发现代码中运行了两句SQL语句,一句通过select查询数据,一句通过select count(1)来获取返回数据的总条数。

通过navicat查询语句对应的执行时间。

SELECT eventtime,smart_card_id,uevt_1000 FROM analytics_vhsession_user_event_info_day_201901 WHERE eventtime>='2019-01-01 00:00:00' AND eventtime

> OK

> 时间: 10.603s

SELECT count(1) FROM analytics_vhsession_user_event_info_day_201901 WHERE eventtime>='2019-01-01 00:00:00' AND eventtime

> OK

> 时间: 11.13s

同样耗时10s+,所以想办法从select count(1)入手,减少SQL执行时间以达到减少响应时间的目的。

四、查询资料

通过查询资料,可以通过使用sql_calc_found_rows和found_rows()替代select count(1)。

通过navicat查询语句对应的执行时间。

SELECT sql_calc_found_rows eventtime,smart_card_id,uevt_1000 FROM analytics_vhsession_user_event_info_day_201901 WHERE eventtime>='2019-01-01 00:00:00' AND eventtime

> OK

> 时间: 11.606s

SELECT FOUND_ROWS()

> OK

> 时间: 0.004s

相较之前的方案,响应时间可以减少10s以上,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方案。

五、优化尝试

根据之前的测试结果尝试进行代码优化,使用jdbcTemplate来调用两次query(),一次获取数据,一次获取对应的总条数。

//select sql_calc_found_rows

String selectSQL = "select sql_calc_found_rows ...";

List> data = jdbcTemplate.queryForList(selectSQL);

//select found_rows()

String selectTotalCountSQL = "select found_rows()";

Long totalCount = jdbcTemplate.queryForObject(selectTotalCountSQL, Long.class);

但是在实际测试中遇到了jdbcTemplate.query("select found_rows()")返回的总条数与实际的总条数不一致的情况。 通过查询相应的资料,在一篇分享文档发现一点端倪,以下为资料原文:

we do this by opening a connection, running two SELECT queries, then closing the connection. This allows u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result that we need.

sql_calc_found_rows和found_rows()需要两句SQL在同一会话中,才能保证select found_rows()返回的总条数是上一句select sql_calc_found_rows对应的总条数

查看jdbcTemplate.query()底层代码实现。

public T execute(StatementCallback action) throws DataAccessException {

Assert.notNull(action, "Callback object must not be null");

Connection con = DataSourceUtils.getConnection(getDataSource());

Statement stmt = null;

try {

Connection conToUse = con;

if (this.nativeJdbcExtractor != null &&

this.nativeJdbcExtractor.isNativeConnectionNecessaryForNativeStatements()) {

conToUse = this.nativeJdbcExtractor.getNativeConnection(con);

}

stmt = conToUse.createStatement();

applyStatementSettings(stmt);

Statement stmtToUse = stmt;

if (this.nativeJdbcExtractor != null) {

stmtToUse = this.nativeJdbcExtractor.getNativeStatement(stmt);

}

T result = action.doInStatement(stmtToUse);

handleWarnings(stmt);

return result;

}

catch (SQLException ex) {

// Release Connection early, to avoid potential connection pool deadlock

// in the case when the exception translator hasn't been initialized yet.

JdbcUtils.closeStatement(stmt);

stmt = null;

DataSourceUtils.releaseConnection(con, getDataSource());

con = null;

throw getExceptionTranslator().translate("StatementCallback", getSql(action), ex);

}

finally {

JdbcUtils.closeStatement(stmt);

DataSourceUtils.releaseConnection(con, getDataSource());

}

}

jdbcTemplate每次执行query()都会从连接池中获取连接

Connection con = DataSourceUtils.getConnection(getDataSource())

执行完成后释放连接

DataSourceUtils.releaseConnection(con, getDataSource());

不能保证两次query()在一个会话中(同一个Connection)。

六、优化实践

优化方案:不使用JDBCTemplate中的query()方法,自己实现具体逻辑。通过DataSourceUtils.getConnection(jdbcTemplate.getDataSource())获取会话,使用Statement来执行两次SQL后,再通过DataSourceUtils.releaseConnection(conn, jdbcTemplate.getDataSource());释放会话,保证两句SQL在同一会话中。

public PagedArrayList getDataAndTotalCount(String sql){

Connection conn = null;

Statement statement = null;

ResultSet rs = null;

ResultSet rs1 = null;

long totalCount = 0L;

PagedArrayList data = new PagedArrayList();

try {

conn = DataSourceUtils.getConnection(jdbcTemplate.getDataSource());

conn.setAutoCommit(true);

statement = conn.createStatement();

rs = statement.executeQuery(sql);

ResultSetMetaData md = rs.getMetaData(); //获得结果集结构信息,元数据

int columnCount = md.getColumnCount(); //获得列数

while (rs.next()) {

Map rowData = new HashMap();

for (int i = 1; i <= columnCount; i++) {

rowData.put(md.getColumnName(i), rs.getObject(i));

}

data.add(rowData);

}

String totalCountSQL = "select found_rows() AS total_count";

rs1 = statement.executeQuery(totalCountSQL);

while (rs1.next()){

totalCount = rs1.getLong("total_count");

}

data.totalCount = totalCount;

} catch (Exception e) {

slf4jLogger.error("getDataAndTotalCount() error:", e);

} finally {

//关闭资源

JdbcUtils.closeResultSet(rs);

JdbcUtils.closeResultSet(rs1);

JdbcUtils.closeStatement(statement);

//释放资源

DataSourceUtils.releaseConnection(conn, jdbcTemplate.getDataSource());

}

return data;

}

七、参考文档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 回答1: "sql_calc_found_rows" 是一个 MySQL 查询选项,它告诉 MySQL 在执行查询时,同时计算查询结果集中的行数,并将结果集的行数存储在一个系统变量中。这个选项通常用于优化分页查询,因为它可以避免在两个查询中重复扫描相同的结果集。 在使用 "sql_calc_found_rows" 选项时,查询结果将包括所有符合条件的行,而不是只返回满足 LIMIT 子句限制的行。因此,在使用此选项时,LIMIT 子句实际上只是用来限制返回结果的数量,而不是限制扫描的行数。 需要注意的是,启用 "sql_calc_found_rows" 选项可能会导致查询的性能下降,因为 MySQL 在计算行数时需要额外的计算资源。因此,如果你只需要查询结果集的行数,而不需要返回所有的行,请考虑使用 COUNT() 函数来计算行数。`sql_calc_found_rows` 是一个 MySQL 数据库系统中的查询选项,用于在执行 SQL 查询时同时计算满足查询条件的总行数。 当你在执行一个带有 `sql_calc_found_rows` 选项的查询时,MySQL 会执行两个查询,第一个查询是你实际想要的结果集查询,第二个查询是在没有限制条件的情况下返回结果集的行数。 通过这种方式,`sql_calc_found_rows` 选项能够让你在同一次查询中获得结果集和结果集行数的信息。这个选项对于分页显示查询结果、优化查询性能等场景都有一定的作用。 我可以给你一些关于SQL_calc_found_rows的基本信息:SQL_calc_found_rows是用于检索结果集中行数的MySQL函数。它可以帮助程序员计算查询中符合条件的行数,而不需要检索所有的行。sql_calc_found_rows是一个MySQL查询选项,用于在SELECT查询时计算符合条件的行数,而不是返回查询结果。 如果在SELECT查询中使用了sql_calc_found_rows选项,MySQL将在查询执行时计算符合条件的行数,并将其存储在一个特殊的变量中。这个变量可以通过一个单独的SELECT语句来访问,例如SELECT FOUND_ROWS()。 使用sql_calc_found_rows选项可以方便地获取符合条件的行数,而不需要再次执行查询。这对于需要进行分页或其他涉及行数的操作非常有用。`SQL_CALC_FOUND_ROWS`是一个MySQL的查询修饰符,它用于在执行带有`LIMIT`语句的查询时,获取满足条件的总行数。具体来说,当查询包含`SQL_CALC_FOUND_ROWS`修饰符时,MySQL会在不考虑`LIMIT`语句限制的情况下执行查询,然后返回满足条件的总行数,最后再根据`LIMIT`语句返回查询结果的子集。使用`SQL_CALC_FOUND_ROWS`修饰符可以避免额外执行一次查询来获取总行数,从而提高查询效率。sql_calc_found_rows是一个MySQL查询选项,它告诉MySQL在执行SELECT查询时计算匹配的行数,而不是在查询执行后再次执行一条类似的查询以计算结果集的行数。使用这个选项可以提高查询的性能,尤其是在处理大量数据时。在执行SELECT查询后,可以使用SELECT FOUND_ROWS()语句来获取匹配行的实际数目。 我不太懂 SQL_calc_found_rows 这个术语,但我可以尝试回答您的问题。`sql_calc_found_rows`是一个MySQL的查询选项,它可以在执行查询时计算满足条件的总行数,而不考虑LIMIT限制。通常情况下,MySQL只返回满足条件的行数,但使用`sql_calc_found_rows`选项,MySQL会在查询执行完成后返回一个附加的行数值,表示总共有多少行满足条件。 这个选项通常用于需要分页的查询场景中,可以用它来计算总行数,然后再根据需要的页码和每页的行数进行分页查询。需要注意的是,由于`sql_calc_found_rows`需要额外的计算工作,因此可能会影响查询的性能。sql_calc_found_rowsMySQL数据库中的一个函数或者选项,用于在执行SELECT语句时计算匹配的行数,但不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该选项通常用于在分页查询中计算总共有多少行符合查询条件。 在使用sql_calc_found_rows选项时,执行的SELECT语句会返回一个结果集,其中包含与查询条件匹配的行,但是结果集的行数并不代表实际匹配的行数。如果要获取实际匹配的行数,需要使用SELECT FOUND_ROWS()函数,该函数将返回上一条SELECT语句中实际匹配的行数。sql_calc_found_rowsMySQL中的一个查询选项,它可以在执行SELECT查询时返回符合条件的行数,而不受LIMIT子句限制的影响。 使用sql_calc_found_rows选项后,执行SELECT查询后可以使用SELECT FOUND_ROWS()语句返回符合条件的总行数,包括被LIMIT子句限制的行数。 这个选项在需要对查询结果进行分页时非常有用,可以方便地得到符合条件的总行数,以便进行分页计算。 我不太熟悉SQL_calc_found_rows,但是可以给你一些建议:SQL_calc_found_rows用于统计所有匹配查询条件的行数,而不管LIMIT设置多少行。sql_calc_found_rows是一个MySQL的查询选项,用于计算SELECT语句所匹配的行数,而不管LIMIT子句的存在与否。当使用LIMIT子句限制结果集时,如果需要知道未使用LIMIT子句时查询结果的总行数,可以使用sql_calc_found_rows选项。此选项将在执行查询后,返回一个额外的结果集,其中仅包含匹配行数。需要注意的是,启用sql_calc_found_rows选项可能会对查询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SQL_CALC_FOUND_ROWS` 是MySQL的一个查询优化特性,它可以在执行SELECT语句时同时返回符合条件的总行数,而不用再次执行一次查询来计算总行数。使用`SQL_CALC_FOUND_ROWS`时,在SELECT查询中必须包含LIMIT语句,否则将会返回整个结果集的总行数。可以使用`SELECT FOUND_ROWS()`语句来获取总行数。"sql_calc_found_rows" 是MySQL的一个查询修饰符,它可以告诉MySQL在执行查询时计算匹配的行数,而不是快速返回匹配的行数。通常情况下,如果不使用"sql_calc_found_rows",MySQL只返回匹配的行数,而不计算实际匹配的行数,这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问题。 当使用"sql_calc_found_rows"时,MySQL将计算实际匹配的行数,并将其存储在一个内部变量中。可以使用"FOUND_ROWS()"函数来检索这个内部变量中存储的行 这是一种MySQL函数,它用于计算SELECT语句返回的行数,但不会从结果集中删除任何行。`sql_calc_found_rows`是MySQL数据库中的一个选项,用于在执行SELECT查询时计算匹配的行数,而不是返回实际检索到的行数。 具体来说,当使用`SELECT SQL_CALC_FOUND_ROWS ...`语句执行查询时,MySQL会在执行实际查询之前计算匹配的行数,并将其存储在内部状态中。然后,可以使用`SELECT FOUND_ROWS();`语句来检索此计数,而不需要重新执行查询。 例如,假设有一个包含1000行数据的表,执行以下查询: ``` SELECT SQL_CALC_FOUND_ROWS * FROM my_table WHERE some_column = 'some_value'; ``` 如果该查询返回了100行数据,则在执行以上查询后执行以下查询: ``` SELECT FOUND_ROWS(); ``` 将返回结果`100`,而不是`1000`。 使用`sql_calc_found_rows`选项可以更有效地执行某些查询,因为它可以避免在实际查询之前计算总行数。但是,在一些情况下,这个选项可能会带来性能问题,因为它需要更多的内存来存储匹配的行数。因此,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评估使用该选项的效果。 ### 回答2: sql_calc_found_rowsMySQL数据库中的一个特殊关键字。它用于在执行带有LIMIT子句的SELECT查询语句时,同时返回查询结果的总行数。 在普通情况下,执行带有LIMIT子句的SELECT查询语句时,MySQL只会返回满足条件的指定行数的结果。而使用sql_calc_found_rows关键字后,MySQL会在返回结果时,同时计算并返回满足条件的总行数。 使用sql_calc_found_rows的语法如下: SELECT SQL_CALC_FOUND_ROWS * FROM table_name WHERE conditions LIMIT row_count; 在这个语法中,table_name是要查询的表名,conditions是查询条件,row_count是要返回的行数。 使用了sql_calc_found_rows关键字后,查询的结果集中会多出一行,即是实际满足条件的总行数。为了获取这个总行数,我们可以在查询结束后,使用以下语句进行获取: SELECT FOUND_ROWS(); 执行上述语句后,可以获取到实际满足条件的总行数。 sql_calc_found_rows关键字在一些特定的业务场景中非常有用,比如在分页查询时,我们既需要获取当前页的结果集,又需要知道总共有多少行数据。通过使用sql_calc_found_rows关键字,可以更方便地实现这个需求。 总之,sql_calc_found_rowsMySQL中的一个关键字,用于在执行带有LIMIT子句的SELECT查询语句时,同时返回查询结果的总行数。它可以提供更便捷的分页查询功能。 ### 回答3: sql_calc_found_rowsMySQL数据库中的一个函数,用于在执行SELECT查询语句时,同时计算匹配的行数,而无需再次执行查询。这个函数通常与LIMIT子句一起使用,以便在查询结果中返回匹配条件的行数。 使用sql_calc_found_rows函数的语法如下: SELECT sql_calc_found_rows * FROM table_name LIMIT n; 在执行上述查询语句时,MySQL会返回查询结果中匹配条件的行数,并将其保存在特殊变量FOUND_ROWS中。但是,如果不使用sql_calc_found_rows函数,而直接执行SELECT COUNT(*) FROM table_name,MySQL会再次执行一次完整的查询以计算匹配行数,这样会增加数据库的负荷和查询时间。 因此,使用sql_calc_found_rows函数可以提高查询性能,特别是当查询结果需要同时返回匹配行数时。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在查询需要分页展示时,通过使用LIMIT和sql_calc_found_rows函数来减少查询时间,并确保正确地获得匹配的行数。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sql_calc_found_rows函数对性能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大型表和复杂的查询语句。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权衡性能和需求,避免不必要的查询,以提高数据库的效率和响应速度。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