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填空
1、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从编制、审批到贯彻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并由矿总工程师组织每(2)月至少进行一次复审,并有复审意见。
2、采煤工作面控顶范围内,顶底板移近量按采高≤(100)mm/m。
3、液压支架的初撑力不低于规定值的(80)%,工作面支架要排成一条直线
4、回采工作面安装、初次放顶、强制放顶、收尾、回撤、过地质构造带、过老巷、过煤柱、过冒顶区、以及托伪顶开采时,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并组织实施。
5、放顶煤开采工作面开采设计制定有防瓦斯、防灭火、(防水)等灾害治理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按规定进行审批和验收。
6、关于两巷的顶板观测中,锚杆支护巷道在掘进时必须安设(顶板离层指示仪),回采过程中记录观测数据。
7、管理制度基本要求中对于采煤作业规程要有编制、审批、复审、贯彻、(实施)制度。
8、采煤工作面支护材料要有管理台帐,单体液压支柱完好,使用期限超过(8)个月后,应进行检修和压力试验,记录齐全。
9、现场作业人员不得有“三违”行为,“三违”指的是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10、采煤工作面煤壁平直,与顶底板垂直,伞檐长度超过1m时,其最大突出部分,中厚以上煤层不超过(200)mm,伞檐长度在1m以下时,伞檐最突出部分中厚以上煤层不超过250mm。
11、采煤工作面两巷无积水指无长(5)m、深0.2m的积水。
12、乳化液泵站和液压系统完好,不漏液,压力综采≥(30)MPa,乳化液浓度综采要求达到3%-5%,使用乳化液自动配比器,有现场检查手段。
13、综采支架要垂直顶底板,歪斜<(±5)度。
14、工作面安全出口人行道宽度不小于(0.8)m;工作面两端第一组支架与巷道支护间距不大于0.5m。
15、进、回风巷超前支护距离不小于20m,支柱柱距、排距允许偏差不大于(100)mm,支护形式符合作业规程规定。设备上方与顶板距离不小于0.3m。
16、刮板机启动有预警装置,安设能发出停止和启动信号的装置,发出信号点的间距不得超过(15)m。
17、带式输送机“四保护”、“两装置”齐全有效,其中“四保护”是指防堆煤保护、防打滑保护、防跑偏保护、(防撕裂)保护
18、带式输送机“两装置”是指有温度、烟雾监护装置,有(自动洒水)装置。
19、掘进专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的内容是(1)图纸作假,隐瞒掘进工作面的;(2)未配备负责掘进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的。
20、煤巷、半煤岩巷综合机械化程度不低于(50)%;人工运料距离不超过300m。
21、掘进工作面在过老空区、老巷、断层、(破碎带)和岩性突变地带等应有针对性措施。
22、掘进零星工程要有针对性措施,有(管理人员)跟班。
23、锚网(索)支护巷道净宽误差符合以下有求:有中线的(0~100)mm,无中线的-50~200mm。
24、锚网(索)支护巷道净高误差符合以下有求:有腰线的0~100mm,无腰线的-50~200mm;巷道坡度偏差不得超过(±1)‰。
25、掘进工作面巷道至少每(100)米设置醒目的里程标志。
26、刚性支架巷道支架间距不大于(50)mm,倾斜巷道每增加5°支架迎山角增加1°。
27、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大于(60)MPa的为硬岩,在30~60MPa之间的为中硬岩,小于30MPa的为软岩。
28、工作面支架立柱偏差不超过(±50)mm,中心距按作业规程要求,偏差不超过±100mm。29、相邻支架间不能有明显错茬,不超过顶梁侧护板高的(2/3)。
30、材料、设备采用机械运输,人工运料距离不超过(300)m。
31、使用掘进机、掘锚一体机、连续采煤机掘进时,开机、退机、调机时发出报警信号,设备非操作侧设有(急停按钮),有前照明和尾灯;内外喷雾使用正常。
32、上山施工倾角大于(20°)时,在司机前方设有护身柱或挡板,并在耙装机前增设固定装置。
33、刮板输送机、带式输送机减速器与电动机实现软启动或(软连接)。
34、刮板输送机、带式输送机机头、机尾固定牢固;行人跨越处设(过桥)。
35、带式输送机机头、机尾应有安全防护设施;机头处有防灭火器材;连续运输系统安设有连锁、闭锁控制装置,沿线安设有通信和(信号)装置。
36、巷道开掘、贯通前组织现场(会审)并制定专门措施。
37、光面爆破眼痕率符合以下要求:硬岩不小于(80%)、中硬岩不小于50%、软岩周边成型符合设计轮廓。
38、螺母扭矩、抗拔力、网的铺设连接符合设计要求,锚杆露出螺母长度(10~50)mm,全螺纹锚杆10~100mm,锚索露出锁具长度150mm~250mm。
39、锚杆的抗拨力、预应力最低不小于设计的(90) %。
40、设备应采用机械运输,人工运料距离不应超过(300m)。
41、设备、物料放置地点与通风设施距离大于(5)m。
简答题
1、井工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专业内容包含哪些专业,分值分别为多少?
答:包含以下十一个专业:采煤专业9分、掘进专业9分、机电专业9分、运输专业8分、通风专业16分、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专业11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10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10分、职业卫生6分、安全培训和应急管理6分、调度和地面设施6分。
2、煤层顶板分为哪三类,在采煤过程中,哪种是顶板管理的重要部位?
答:煤层顶板可分为伪顶、直接顶和基本顶三种类型。在采煤过程中,直接顶是顶板管理的重要部位。
3、矿井同时生产的采区个数设置原则是?
答:矿井同时生产的采区个数,应体现采区合理集中生产和保证采区正常接替的原则,一般不宜超过3个。
4、工作面安全出口的基本要求是?
答:工作面安全出口畅通,人行道宽度不应低于0.8m,综采(放)工作面安全出口高度不小于1.8m,其他不应小于1.6m。工作面内排头支架与巷道支护间距不应大于0.5m。
5、煤矿采煤标准化评分表主要分为哪些大项?
答:基础管理,岗位规范,质量与安全,机电设备,文明生产。
6、煤矿掘进标准化评分表主要分为哪些大项?
答:生产组织,设备管理,技术保障,岗位规范,工程质量与安全,文明生产。
7、乳化液泵站的压力和乳化液浓度的要求是?
答:乳化液泵站完好,综采工作面乳化液浓度为3%~5%、压力不小于30MPa,炮采、高档普采工作面乳化液浓度为2%~3%、压力不小于18MPa。
8、采煤质量与安全的工作要求是?
答:(1)工作面的支护形式、支护参数符合作业规程要求;(2)工作面出口畅通,进、回风巷支护完好,无失修巷道,巷道断面满足通风、运输、行人、安全设施及设备按章、检修、施工的需要;(3)工作面通信、监测监控设备运行正常;(4)工作面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措施符合规定。
9、采煤机点设备管理工作要求是?
答:(1)设备能力匹配,系统无制约因素;(2)设备完好,保护齐全;(3)乳化液泵站压力和乳化液浓度符合要求,并有现场检测手段。
10、采煤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是?
答:(1)矿井全年原煤产量超过矿井核定生产能力110%的,或者矿井月产量超过矿井核定生产能力10%的; (2)矿井开拓、准备、回采煤量可采期小于有关标准规定的最短时间组织生产、造成接续紧张的,或者采用“剃头下山”开采的; (3)超出采矿许可证规定开采煤层层位或者标高而进行开采的; (4)超出采矿许可证载明的坐标控制范围而开采的; (5)擅自开采保安煤柱的; (6)采煤工作面不能保证2个畅通的安全出口的; (7)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薄煤层除外)矿井,采煤工作面采用前进式采煤方法的; (8)图纸作假、隐瞒采煤工作面的;(9)未配备分管生产的副矿长以及负责采煤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的。
11、采煤基础管理的工作要求是?
答:(1)有批准的采(盘)区设计,采(盘)区内同时生产的采煤工作面个数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按规定编制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2)持续提高采煤机械化水平;
(3)有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制度,技术管理体系健全。
12、掘进生产组织的工作要求是?
答:(1)煤巷、半煤岩巷宜采用综合机械化掘进,综合机械化程度不低于50%,并持续提高机械化程度; (2)掘进作业应组织正规循环作业,按循环作业图表进行施工; (3)采用机械化装运煤(矸),人工运输材料距离不超过300m; (4)掘进队伍工种配备满足作业要求。
13、掘进设备管理的工作要求是?
答:(1)掘进机械设备完好,装载设备照明、保护及其他防护装置齐全可靠,使用正常; (2)运输系统设备配置合理,无制约因素; (3)运输设备完好整洁,附件齐全、运转正常,电气保护齐全可靠;减速器与电动机实现软启动或软连接; (4)运输机头、机尾固定牢固,行人处设过桥; (5)轨道运输各种安全设施齐全可靠。
14、掘进技术保障的工作要求是?
答:(1)有矿压观测、分析、预报制度; (2)按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报采取针对性措施; (3)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4)掘进工作面设计、作业规程编制审批符合要求,贯彻记录齐全;地质条件等发生变化时,对作业规程及时进行修改或补充安全技术措施; (5)作业场所有规范的施工图牌板。
15、掘进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工作要求是?
答:(1)建立工程质量考核验收制度,验收记录齐全; (2)规格质量、内在质量、附属工程质量、工程观感质量符合GB50213合格的要求,未明确规定的支护方式或施工形式参照执行; (3)巷道支护材料规格、品种、强度等符合设计要求; (4)掘进工作面控顶距符合作业规程要求,杜绝空顶作业;临时支护符合规定,安全设施齐全可靠; (5)无失修的巷道。
16、掘进文明生产的工作要求是?
答:(1)作业场所卫生整洁;工具、材料等分类、集中放置整齐,有标志牌;
(2)设备设施保持完好状态;
(3)巷道中有醒目的里程标志;
(4)转载点、休息地点、车场、图牌板及硐室等场所有照
明。
17、掘进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是?
答:1.图纸作假,隐瞒掘进工作面的;2.未配备负责掘进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的。
18、采煤安全生产标准化中对规程措施有哪些要求?
答:1.作业规程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等要求。采煤工作面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及时修改作业规程或补充安全技术措施; 2.矿总工程师组织人员每2月至少1次对作业规程贯彻实施情况进行复审,且有复审意见; 3.工作面安装、初次放顶、强制放顶、收尾、回撤、过地质构造带、过老巷、过煤柱、过冒顶区,以及托伪顶开采时,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并组织实施; 4.作业规程中支护方式的选择、支护强度的计算有依据; 5.作业规程中各种附图完整规范; 6.放顶煤开采工作面开采设计制定有防瓦斯、防灭火、防水等灾害治理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按规定进行审批和验收。
19、采煤安全生产标准化中对液压支架有哪些要求?
答:(1)液压支架初撑力不应低于额定值的80%,有现场检测手段;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
(2)工作面支架的中心距(支柱间排距)误差不超过100mm,侧护板正常使用,架间间隙不超过100mm;支架不超高使用;
(3)液压支架接顶严实,相邻支架(支柱)顶梁平整,不应有明显错茬(不超过顶梁侧护板高的2/3),支架不挤不咬;
(4)工作面液压支架(支柱顶梁)端面距应符合作业规程规定。工作面“三直一平”,液压支架(支柱)排成一条直线,其偏差不超过50mm;
(5)液压支架(支柱)应编号管理,牌号清晰。
20、掘进安全生产标准化中对巷道净宽有哪些要求?
答:巷道净宽误差符合以下要求:锚网(索)、锚喷、钢架喷射混凝土巷道有中线的0mm~100mm,无中线的-50mm~200mm;刚性支架、预制混凝土块、钢筋混凝土弧板、钢筋混凝土巷道有中线的0mm~50mm,无中线的-30mm~80mm;可缩性支架巷道有中线的0mm~100mm,无中线的-50mm~100mm。
21、掘进安全生产标准化中对巷道净高有哪些要求?
答:巷道净高误差符合以下要求:锚网背(索)、锚喷巷道有腰线的0mm~100mm,无腰线的-50mm~200mm;刚性支架巷道有腰线的-30mm~50mm,无腰线的-30 mm~50mm;钢架喷射混凝土、可缩性支架巷道-30mm ~100mm;裸体巷道有腰线的0mm~150mm,无腰线的-30mm~200mm;预制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弧板、钢筋混凝土有腰线的0mm~50mm,无腰线的-30mm~80mm。
22、什么是眼痕率?
答:眼痕率指光面爆破后,可见眼痕的炮眼个数与不包括底板的周边眼总数之比。当炮眼眼痕长度大于炮眼长度的70%时,即算一个可见炮眼的眼痕。眼痕率是检验光面爆破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
23、掘进安全生产标准化中对掘进机械有哪些要求?
答:1.掘进施工机(工)具完好; 2.掘进机械设备完好,截割部运行时人员不在截割臂下停留和穿越,机身与煤(岩)壁之间不站人;综掘机铲板前方和截割臂附近无人时方可启动,停止工作和交接班时按要求停放综掘机,将切割头落地,并切断电源;移动电缆有吊挂、拖曳、收放、防拔脱装置,并且完好;掘进机、掘锚一体机、连续采煤机、梭车、锚杆钻车装设甲烷断电仪或者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 3.使用掘进机、掘锚一体机、连续采煤机掘进时,开机、退机、调机时发出报警信号,设备非操作侧设有急停按钮(连续采煤机除外),有前照明和尾灯;内外喷雾使用正常; 4.安装机载照明的掘进机后配套设备(如锚杆钻车等)启动前开启照明; 5.耙装机装设有封闭式金属挡绳栏和防耙斗出槽的护栏,固定钢丝绳滑轮的锚桩及其孔深和牢固程度符合作业规程规定,机身和尾轮应固定牢靠;上山施工倾角大于20°时,在司机前方设有护身柱或挡板,并在耙装机前增设固定装置;在斜巷中使用耙装机时有防止机身下滑的措施。耙装机距工作面的距离符合作业规程规定。耙装机作业时有照明。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和有煤尘爆炸危险性的矿井煤巷、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和石门揭煤工作面,不使用钢丝绳牵引的耙装机。
24、掘进安全生产标准化中对运输系统有哪些要求?
答:1.后运配套系统设备设施能力匹配; 2.运输设备完好,电气保护齐全可靠; 3.刮板输送机、带式输送机减速器与电动机实现软启动或软连接,液力偶合器不使用可燃性传动介质(调速型液力偶合器不受此限),使用合格的易熔塞和防爆片;开关上架,电气设备不被淋水;机头、机尾固定牢固;行人跨越处设过桥; 4.带式输送机胶带阻燃和抗静电性能符合规定,有防打滑、防跑偏、防堆煤、防撕裂等保护装置,装设温度、烟雾监测装置和自动洒水装置;机头、机尾应有安全防护设施;机头处有防灭火器材;连续运输系统安设有连锁、闭锁控制装置,沿线安设有通信和信号装置;采用集中综合智能控制方式;上运时装设防逆转装置和制动装置,下运时装设软制动装置且装设有防超速保护装置;大于16º的斜巷中使用带式输送机设置防护网,并采取防止物料下滑、滚落等安全措施;机头尾处设置有扫煤器;支架编号管理;托辊齐全、运转正常; 5.轨道运输设备安设符合要求,制动可靠,声光信号齐全;轨道铺设符合要求;钢丝绳及其使用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其他辅助运输设备符合规定。
25、请简述斜井井筒巷道硐室关于工序、中间、竣工验收选择检查点及测点的规定。
答:选检查点的规定:工序验收:每个循环设1个;中间、竣工验收:不应少于3个,间距不大于25m。
选测点的规定:
拱形(含半圆拱和三心拱)断面:每一检查点上应设10个测点,其中:拱顶和两拱肩各设1个测点;两墙的上、中、下各设1个测点(无中线测全宽);底板中部设1个测点(无腰线测全高)。
圆形断面:每一个检查点上应设4个测点,其中:上、下、左、右各设1个测点。
梯形断面和矩形断面:每一个检查点上应设8个测点,其中:顶和底板各设一个测点(无腰线测全高);两墙的上、中、下各设一个测点(无中线测全宽)。
中国煤炭教育网
微信号:coaledu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培训中心负责教学运行和管理的我国第一个面向全国煤炭企业,以服务行业为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网。建网十余载,拥有会员企业近百家,遍及全国,是煤炭行业覆盖面、受众面和培训面最广的教育培训网络体系。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培训中心成为全国100家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之一,也是目前煤炭行业唯一的一家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中国煤炭教育网”官方网站或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