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 高清pdf,计算机网络基础 .pdf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案一

课题: 计算机网络概述

教案目的: 了解计算机网络产生的背景,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应用

以及计算机网络的类型。

重点、难点: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计算机网络的类型。

主要教案内容

1.计算机网络产生的背景

产生的原因:资源共享与数据交换的要求。

产生的基础: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过程

注: 见对应电子课件。

3.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按照网络协议,以共享资源为主要目的,将地理上分散且独立的计算机互

相连接起来形成的集合体。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数据通信、资源共享、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和易于进行分布处

理。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分为一同的类型。

注: 见教材 P7。

重点介绍按操作分类的主从式网络和对等网络。

课后练习:

1、什 么是计算机网络?

2、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什么网络?

3、计 算机网络发展经历了那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什么特点?

4、计 算机网络有什么功能?

备注: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案二

教案顺序: 2、

课题: 计算机网络概述

3

教案目的: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硬件组成,了解常见的网络设备 ,认识和理解网络

体系结构和 OSI 参考模型结构的作用。

重点、难点: OSI 参考模型结构。

主要教案内容

1. 计算机网络的硬件组成

要将若干台计算机和其他外部设备连接成网络,除了要有传输介质外,还

要有一些专用与网络连接的网络连接设备。

注: 见 P13。

2. 计算机网络的设备

常见的网络设备有:中继器、集线器、网桥、交换机、路由器和网卡。

重点介绍交换机和路由器。

3. 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的概念。

4. OSI 参考模型结构。

7 个 OSI 层次中,最低 3 层<1-3 )是依赖网络的,牵涉到将两台通信计算机

链接在一起所使用的数据通信网的相关协议。高三层 <5-7 )是面向应用

的,牵涉到允许两个末端用户应用进程交互作用的协议,通常是由本地操

作系统提供的一套服务。中间的传输层为面向应用的上 3 层遮蔽了跟网络

有关的下 3 层的详细操作。本质上讲,它建立在由下 3 层提供的服务上,

为面向应用的高层提供网络无关的信息交换服务。

重点讲授每一层的协议和功能。

课后练习:

1、什么是网络协议?

2、什么是网络体系结构?

3、 简述 OSI 七层参考模型每一层的主要功能?

备注: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案三

课题: 数据通信概述 教案顺序: 4 教案时数: 2 学时

教案目的: 掌握通信系统的的基本组成,了解通信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重点、难点: 通信系统的的基本组成

主要教案内容

1. 通信系统的的基本组成

数据通信系统可以看成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用通信线路与分布于远地的数

据终端设备连接起来,进行数据通信的系统。它由计算机、终端设备、通

信线路和信号变换器等组成,其中计算机和数据终端设备是数据的信源和

信宿。数据通信中的基本概念

信息、信号、数据、模拟信号、数字信号、模拟传输、数字传输、基带传

输、频带传输、宽带传输、数据传输率和差错率等。

注: 见 P29。

重点讲授基带传

1 第 1 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1.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尽管电子计算机在 20 世纪 40 年代就被研制成功,但是到了 30 年后的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计算机网络仍然被认为是一项昂贵而奢侈的设备。近 20 年来,计算机网络 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 展 ,在今天,计算机网 络 技术已经和计算机技 术 一样精彩纷呈, 在人们的生活和商业活动中得到普遍应用, 对社会各个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1.1.1 早期的计算机通信 在个人计算机出现 之前 ,计算机的体系架 构是 :一台具有计算能力 的 计算机主机 挂接多台终端设备。 终 端设备没有数据处理 能 力,只提供键盘和显 示 器,用于将程序 和数据输入计算机主 机 和从主机获得计算结 果 。计算机主机分时、 轮 流地为各个终端 执行计算任务,这种 计 算机主机与终端之间 的 数据传输,就是最早 的 计算机通信,如 图 1.1 所示。 图 1.1 计算 机主 机 与终 端 之间 的 数据 传 输 尽管有的应用中计 算机 主机与终端之间采 用电 话线路连接,距离可 以 达到数百千 米,但是,在这种体 系 架构下构成的计算机 终 端与计算机主机的通 信 网络,仅仅是为 了实现人与计算机之间的对话, 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网络通信。 2 1.1.2 分组交换网络 一直到 1964 年美国 Rand 公司的 Baran 提出"存储转发"和 1966 年英国国家物理实 验室的 Davies 提出"分组交换"的方法以后,独立于电话网络的、实用的计算机网络才 开始了真正的发展。 分组交换的概念是 将整 块待发送的数据划 分为 若干个更小的数据段 , 在每个数据 段前面加上报头,构成若干个数据分组(Packet) 。每个数据分组的报头 中存放有目标 计算机的地址和报文 包 的序号。网络中的交 换 机根据数据分组的地 址 决定将数据向哪 个方向转发。基于这 一 概念,由传输线路、 交 换设备和通信计算机 组 成的网络,被称 为分组交换网络,如图 1.2 所示。 图 1.2 分组 交换 网 分组交换网络是计 算机 通信脱离电话通信 电路 交换模式的里程碑。 电 话通信电路 交换的模式下,在通信之前,需要用户先通过呼叫(拨号) ,为网络本次通信建立电路。 这种通信方式不适合 计 算机数据通信的突发 性 、密集性的特点。分 组 交换网络不需要 实际建立通信电路, 数 据可以随时以分组的 形 式发送到网络中。分 组 交换网络不需要 为呼叫建立电路的关 键 在于其每个数据分组 的 报头中都有目标计算 机 的地址,网络交 换设备根据这个地址 就 可以随时为单个数据 分 组提供转发,将其沿 正 确的路线送往目 标计算机。 美国的分组交换网 ARPANET 于 1969 年 12 月投入运行,被公认为最早的分组交 换网。法国的分组交换网 CYCLADES 开通于 1973 年。同年,英国的 NPL 也开通了英 国第一个分组交换网。现代的计算机网络中,以太网、帧中继、Internet 都是分组交换 网络。 1.1.3 以太网 以太网目前在全球 的局 域网技术中占有主 导地 位,以太网的研究 始于 1970 年早 3 期,研究单位是夏威 夷 大学,目的是解决多 台 计算机同时使用同一 传 输介质通信互不 干扰的问题。其结构如图 1.3 所示。夏威夷大 学的研究结果奠定了以太网共享传输介 质的技术基础,形成了享有盛名的 CSMA/CD 方法。 图 1.3 以太 网 以太网的 CSMA/CD 方法是在一台计算机需要使用共享传输介质通信时,先侦听 该共享传输介质是否 已 经被占用。当共享传 输 介质空闲时,计算机 就 可以抢占该介质 进行通信。所以 CSMA/CD 方法又被称为总线竞争方法。 与现代以太网标准相一致的第一个局域网是由施乐公司的 Robert Metcalfe 和他的 工作小组建成的。1980 年,数字设备公司、英特尔公司和施乐公司联合发布了第一个 以太网标准 Ethernet。这种用同轴电缆作为传输介质的简单网络技术立即受到了欢迎, 在 80 年代,用 10 Mb/s 以太网技术构造的局域网迅速遍布全球。 1985 年,电气和电子工程学会(IEEE)发布了局域网和城域网的 802 标准,其中 的 802.3 是以太网技术标准。802.3 标准与 1980 年的 Ethernet 标准的差异非常小,以 至于同一块以太网卡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 802.3 数据帧和 Ethernet 数据帧。 20 世纪 80 年代,个人 计算机的大量出现和以太网的廉价,使得计算机网络不再 是一 个 奢侈 的 技术 。10 Mb/s 的网 络传 输 速度 , 很好 地 满足 了 当时 相 对 较低 的 个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