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分主要内容包含下肢各个部位的肌肉形态素描和骨骼的特征素描:
31臀中肌。32臀大肌。33股四头肌。34腿后腱肌群。36阔肌膜张肌。
比例:股骨的长度约等于胫骨加上脚高的长度。蹲下时,脚跟会接触到臀部。
图1:股骨前视图、侧视图与后视图。
图2:股骨下端的示意图。
图3:胫骨平台示意图。
图1:腿后腱子肌群附着腿部的位置并不形同:从外侧看,它们附着于腓骨前端,从内侧看,它们则附着于胫骨平台。这个差别在脚部弯曲时,也是如此。屈膝时,腿后腱肌群的两个肌腱弯曲,显出膝窝,朝向外侧。
33股四头肌。34腿后腱肌群。35股薄肌和长收肌。36阔肌膜张肌。37缝匠肌。
图1:这里没有画出胫骨和腓骨,所以腿后腱的两条肌腱和股四头肌没有附着点。
31臀中肌。32臀大肌。33股四头肌。34腿后腱肌群。35股薄肌和长收肌。36阔肌膜张肌。37缝匠肌。
股四头肌:请注意,不要将股四头肌画成附着于骨盆翼端(各位可能一开始像这样画),而是要把它画在骨盆翼端于髋关节前端弯曲的褶皱(与衣服在这里的褶皱一样),和骨盆于股四头肌的连接处是一致的。
33股四头肌。
7竖脊肌。9腹斜外肌。32臀大肌。33股四头肌。34腿后腱肌群。39腓肠肌内测。40腓肠肌外侧。
33股四头肌。34腿后腱肌群。
34腿后腱肌群。
腿在弯曲时,腿后腱的两条肌腱被往下降,将皮肤拉伸,形成两壁,膝盖因此变得比较宽。伸直时,肌腱直立,贴紧股骨,膝盖因此就比较窄。
弯曲时,股骨的宽度会影响膝盖的宽度。
34腿后腱肌群。39腓肠肌内测。40腓肠肌外侧。
图1:腿后腱与腓肠肌的链接。
图2和图3:腿后腱的两种版本。
图4和图5:腿后腱的分割图。这两个肌肉层是有交叠。
31臀中肌。32臀大肌。33股四头肌。34腿后腱肌群。35股薄肌和长收机。36阔肌膜张肌。
9腹斜外肌。31臀中肌。32臀大肌。
图1:下肢伸直时,股骨前端或转节会露出来;下肢明显弯曲时,股骨前端会被臀大肌遮盖。
图2:臀大肌附着在股骨三分之一处。
图3:肌肉纤维跟肌腱纤维不同,它们位于髋关节后方,呈肾脏状。
31臀中肌。32臀大肌。33股四头肌。36阔肌膜张肌。40腓肠肌外侧。
大腿弯曲时,臀肌滑至股骨关节处,而在大腿完全弯曲、抵着身躯时,臀肌将股骨转节包住。
10斜方肌。32臀大肌。
9腹斜外肌。15背阔肌。31臀中肌。32臀大肌。33股四头肌。36阔肌膜张肌。
臀大肌是最有力的深层肌束,直接附着于股骨上,并逐渐嵌入腿后腱和股四头肌。
10斜方肌。17三角肌。31臀中肌。32臀大肌。33股四头肌。34腿后腱肌群。
31臀中肌。32臀大肌。33股四头肌。36阔肌膜张肌。
在大腿完全弯曲、抵着躯干时,阔筋膜张肌时被卡在髋关节弯曲处。
31臀中肌。32臀大肌。33股四头肌。36阔肌膜张肌。
阔筋膜(灰色区域)没有清楚的界限,时大腿表层筋膜中的一块薄片,好像丝袜上的一条节带,包覆住整个下肢。臀大肌的一些纤维以及阔筋膜张肌均附着在这上面。这块薄片有多种画法(图1和图2)。由于不太容易看到,通常选择不画。当张肌用力时,筋膜绷紧至胫骨,在膝盖外侧可以看到一长条肌肉发达的部分。
33股四头肌。36阔肌膜张肌。37缝匠肌。
图1:阔筋膜张肌和缝匠肌均嵌入骨盆的顶端,它们沿着股四头肌两侧往下延伸,在胫骨处交会,支撑着关节。
33股四头肌。34腿后腱肌群。35股薄肌和长收机。37缝匠肌。39腓肠肌内测。41胫前肌。
缝匠肌和胫骨间的连接。
33股四头肌。34腿后腱肌群。36阔肌膜张肌。37缝匠肌。
33股四头肌。34腿后腱肌群。35股薄肌和长收机。37缝匠肌。
31臀中肌。32臀大肌。33股四头肌。34腿后腱肌群。35股薄肌和长收机。36阔肌膜张肌。38比目鱼肌。39腓肠肌内测。40腓肠肌外侧。42趾长伸肌。
内收肌群:这组肌束看起来就像大腿内测的一大块肉。
14大圆肌。15背阔肌。19肱三头肌。21肱二头肌。24伸肌群。26屈肌群。32臀大肌。33股四头肌。34腿后腱肌群。35股薄肌和长收机。36阔肌膜张肌。38比目鱼肌。39腓肠肌内测。40腓肠肌外侧。
33股四头肌。34腿后健肌群。35股薄肌和长收机。
位于浅层的股薄肌不太容易与内收肌群区别。而且这里的脂肪使这个部位简单画出即可。
33股四头肌。34腿后腱肌群。35股薄肌和长收机。37缝匠肌。38比目鱼肌。39腓肠肌内测。
图1:内部图。内收肌群主要嵌入股骨上。只有最浅层的股薄肌,附着在胫骨上(这里单独画出)。股薄肌在这里与腿后腱和缝匠肌接合。
31臀中肌。35股薄肌和长收肌。
33股四头肌。34腿后腱肌群。35股薄肌和长收机。37缝匠肌。
31臀中肌。32臀大肌。33股四头肌。34腿后腱肌群。36阔肌膜张肌。38比目鱼肌。39腓肠肌内测。40腓肠肌外侧。
图1:比目鱼肌和将其包覆的腓肠肌共同附着在肌腱上(阿基里斯腱),并因此形成了肱三头肌。两侧的腓肠肌并不完全相同:内测的比较厚实,更靠近阿基里斯腱。
33股四头肌。34腿后腱肌群。39腓肠肌内测。40腓肠肌外侧。
图2:腿后腱与腓肠肌的连接。
33股四头肌。34腿后腱肌群。35股薄肌和长收机。36阔肌膜张肌。37缝匠肌。38比目鱼肌。39腓肠肌内测。41胫前肌。
33股四头肌。37缝匠肌。38比目鱼肌。39腓肠肌内测。41胫前肌。
33股四头肌。34腿后腱肌群。36阔肌膜张肌。40腓肠肌外侧。41胫前肌。42趾长伸肌。43腓骨长肌/短肌。
33股四头肌。34腿后腱肌群。35股薄肌和长收机。37缝匠肌。38比目鱼肌。39腓肠肌内测。41胫前肌。
图1:在小腿,肌肉嵌入的方式类似手部与手指伸肌的嵌入。与手部一样,两条较短的肌束围绕着脚趾实际的伸肌。
脚可以分为两部分:接触底面的脚底和拱起的足弓。
44外展拇指肌。
可将足弓看作是一只有活力的弓,弓弦就是大脚趾上的外展肌。
图1:脚的上部呈凸起状,也就是足弓的顶部。这里画出皮肤的褶皱是为了强调脚的轮廓。
图2:足弓下的空间可以使脚部有吸震的功能。由多块骨头组成的跗骨,赋予脚部所需要的的弹性。
图3:脚的螺旋状示意图。
图4和图5:脚底的脂肪增加了吸震的功能。
图1:由上往下看的脚部骨骼,与其在地面的足印重叠。脚部脂肪保护掌骨前端,减缓震动冲击,并扩大脚部的接触面。
图2:胫骨前肌肌腱(灰色部分)和脚趾共用的脚趾伸肌。
图1:跟手一样(原因也类似),脚趾之间也有皮肤皱襞。脚掌的前端被一层脂肪垫保护,造成脚掌和脚背的厚度不同。整个差别造成脚趾之间的过渡面。
图2:内视图。内胫外腓。拱起的足弓造成了脚部轮廓的起伏。从这一侧看,脚踝位置较高,较宽大,比较往前。
图3:外视图。脚部整个着地时,从小脚趾开始算起的跖骨(脚掌)部分,在脚跟与小脚趾尖间的中间位置处,形成一个凸起。在“埃及脚”或“罗马脚”的侧视图中,要画出所有脚趾;而在“希腊脚”的侧视图中,较长的第二趾会遮到拇趾。在这一侧的脚踝(腓骨),位置较低,较细,较偏中间。
44外展拇指肌。
图1:灰色不部分显示脚部的不同着力点。
图2:整个脚印在脚跟前中断,因为这里是弓起的足弓。
图3:共用的伸肌肌腱群包括在脚背。
图4:内视图。脂肪垫之间的连接,以及中间的轮廓。
31臀中肌。32臀大肌。33股四头肌。34腿后腱肌群。35股薄肌和长收机。36阔肌膜张肌。
腿后腱和内收肌形成共同的一块肌肉群。股四头肌沿着股骨倾斜的曲线而下,从背面可以看到这块强有力的肌肉。
31臀中肌。32臀大肌。33股四头肌。34腿后腱肌群。35股薄肌和长收机。
图1:缝匠肌、胫骨和第一跖骨的连接。
前视图中,我们可以特别强调大腿和小腿的曲线,因为着两者相互对应,十分优雅。
在外部轮廓中,大腿和小腿的凸起部分,会显得较高,较长。而内内侧轮廓中,凸起部分变成两部分,较为明显,也较具肉感。
各个部位的轮廓会轮流交错穿过,显现出不同平面的交叠。
大腿上的股四头肌附着于股骨,倾斜而下,位于内收肌的前方。
小腿的部分,虽然小腿肚占小腿轮廓的绝大部分,但别忘了还有伸肌,它倾斜而下,位于小腿前段。
33股四头肌。35股薄肌和长收机。39腓肠肌内测。42趾长伸肌。
图1:大腿与小腿是由前面加上了一块肌肉构成的,这块肌肉沿着下肢的垂直轴线往下,从外侧开始,因此使得内侧的肌肉移向背后。
图2:腿部轮廓(曲线)的变化,凸显了条大腿和小腿之间的相似性。而在脚踝处,由胫骨和腓骨两者前端形成的踝部,刚好与大腿和小腿相似的轮廓形态相反。
图3:这一条弯曲的线,凸显了不同平面的重叠。在大腿部分,这条曲线就等于是大腿的缝匠肌,它插入股四头肌和内收肌之间。自膝盖至脚踝处的曲线,则是小腿上的胫骨。在脚部,这条曲线形成了足弓的形状,并将脚跟与脚的其他部位区分开来。
图4:脂肪让轮廓凸起部分更显著。
- 股骨/髌骨/胫骨和腓骨
- 膝关节形态素描
- 股四头肌形态素描
- 腿后腱形态素描
- 臀肌形态素描
- 臀肌和阔筋膜张肌形态素描
- 阔筋膜张肌形态素描
- 阔筋膜张肌和缝匠肌形态素描
- 内收肌群形态素描
- 腓肠肌形态素描
- 胫前肌形态素描
- 脚的形态素描

下肢-股骨/髌骨/胫骨和腓骨形态素描


下肢-膝关节形态素描



下肢-膝盖
下肢-股四头肌形态素描



下肢-腿后腱形态素描





下肢-臀肌形态素描



下肢-臀肌和阔筋膜张肌形态素描



下肢-阔筋膜张肌形态素描


下肢- 阔筋膜张肌和和缝匠肌

下肢-缝匠肌

下肢-阔筋膜张肌和缝匠肌形态素描

下肢-缝匠肌形态素描

下肢-内收肌群形态素描







下肢-腓肠肌形态素描

下肢-胫前肌形态素描

下肢-伸肌、胫前肌和腓肠肌的形态素描



下肢-脚的形态素描
















下肢的整体视觉的形态素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