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R via C# 最完整中文版》电子书下载种子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简介:《CLR via C#》是Jeffrey Richter撰写的深入介绍.NET CLR内部机制的经典书籍。中文版为中文读者提供了学习.NET开发核心技术的良机。书中详细讲解了.NET类型系统、内存管理、JIT编译、异常处理、多线程编程、反射、元数据、安全模型等关键知识点,并结合案例理论与实践,帮助开发者编写出更高效、可靠的.NET程序。 技术专有名词:CLR (公共语言运行库)

1. CLR工作原理

.NET CLR(公共语言运行时)是.NET框架的核心,它为运行在.NET平台上的代码提供了一个环境。本章旨在解析CLR的工作原理,帮助开发者理解其底层机制。

1.1 CLR架构概述

CLR架构涉及多个组件,如加载器、编译器和垃圾收集器。每个组件在代码执行过程中扮演特定角色。例如,加载器负责将程序集加载到内存中,而垃圾收集器负责自动管理内存的分配和回收。

1.2 程序集加载与执行

程序集是CLR中的可执行模块,包含元数据、IL代码和资源等。程序集加载到CLR的过程包括验证、元数据合并、IL代码编译等步骤。执行时,JIT(Just-In-Time)编译器将IL代码转换为本机代码,以提高执行效率。

graph LR
A[程序集] -->|加载| B[元数据合并]
B --> C[验证]
C --> D[JIT编译]
D --> E[本机代码]

1.3 JIT编译详解

JIT编译是CLR性能优化的关键。在运行时,它将IL代码编译成本机代码,直接由CPU执行。这个过程包括了即时优化,比如内联展开和死代码消除,进一步提升了代码的执行速度。

通过理解CLR的工作原理,开发者可以更加有效地编写和调试.NET应用程序,同时利用CLR提供的强大功能,优化应用程序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2. C#与.NET集成优势

2.1 类型系统与内存管理

类型系统概述

C# 作为 .NET 平台上的主要语言,其类型系统与内存管理机制是其核心优势之一。类型系统是编程语言中用于定义数据类型的一组规则,这些数据类型可以是简单的如整数和字符,也可以是复杂的如类和接口。在 C# 中,类型系统是静态类型系统,意味着所有变量的类型在编译时就已经确定。

.NET 类型系统不仅支持 C#,还支持其他许多语言,为跨语言编程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在此系统中,所有类型都继承自 System.Object ,这为对象的统一操作提供了基础。此外,.NET 还支持值类型和引用类型,其中值类型直接存储在栈中,引用类型存储在堆中。

在内存管理方面,.NET 运行时提供了自动垃圾回收机制(GC),以减少内存泄漏和无效引用的发生。垃圾回收器定期运行,并清除不再使用的对象,从而为新对象的创建提供空间。

内存管理机制详解

在 .NET 中,内存管理机制的关键在于托管堆(Managed Heap)的概念。所有引用类型的实例都在托管堆上创建,运行时环境负责跟踪和管理这些对象的内存分配和释放。这大大简化了内存管理任务,开发者无需担心内存泄漏问题。

托管堆的管理涉及以下几个关键过程:

  1. 内存分配: 当创建一个新对象时,.NET 运行时会在托管堆上为该对象找到一个合适的空间进行分配。若堆上空间不足以容纳新对象,则会发生一次堆提升(Heap Promotion),整个堆的内容会被移动,空出连续空间。

  2. 垃圾回收: 垃圾回收器定期检查托管堆中的对象,找到那些不再被任何变量引用的对象,并释放它们所占用的内存。

  3. 对象的生命周期: 对象的生命周期从内存分配开始,到垃圾回收结束。对象一旦被创建,它的生命周期就完全由 GC 控制,除非对象被显式释放。

  4. 内存碎片整理: 为了高效利用内存,GC 会在回收对象后整理内存碎片,即移动堆上的对象,以保证内存连续。

  5. 内存压缩: 如果堆内存碎片过多,GC 可能执行压缩操作,将活动对象移动到堆的低地址区域,释放高地址区域。

开发者可以通过 GC 类中的静态方法手动触发垃圾回收,或者调整垃圾回收的行为,例如调整代龄(Generations)来优化内存使用。此外,.NET 运行时还提供了一些诊断工具如 Performance Counter Profiler ,帮助开发者分析内存使用情况。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代码,展示如何在 .NET 中使用垃圾回收:

using System;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
    {
        // 创建对象,分配内存
        object obj1 = new object();
        object obj2 = new object();
        // 使用对象...
        // 释放 obj2 的引用
        obj2 = null;
        // 手动触发垃圾回收
        GC.Collect();
        // 再次使用 obj1...
        // 程序结束时,GC 会自动处理 obj1 和其他未引用的对象
    }
}

在上述代码中,我们创建了两个对象 obj1 obj2 。当 obj2 被设置为 null 时,它失去了引用,成为垃圾回收的候选对象。随后我们手动调用 GC.Collect() 方法来请求 .NET 运行时进行垃圾回收。在程序的正常运行中,当不再使用某个对象时,通常无需手动调用垃圾回收,因为 .NET 运行时会自动管理内存。

2.2 JIT编译及其性能影响

JIT编译过程解析

即时编译(Just-In-Time, JIT)是 .NET 运行时的关键特性之一,它在程序运行时将中间语言(Intermediate Language, IL)代码编译成本地机器码。JIT 编译器在程序执行时动态地优化代码,提高代码执行的效率。

JIT 编译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加载 IL 代码: 当程序启动时,.NET 程序集被加载到内存中,其中包含 IL 代码。

  2. 方法调用: 当程序中的方法首次被调用时,JIT 编译器开始工作。

  3. 编译 IL 到机器码: JIT 编译器将 IL 代码转换成目标机器的本地代码。这个过程可能会涉及多级优化,比如内联、循环展开和死代码消除等。

  4. 执行机器码: 转换后的本地代码存储在代码缓存中,之后的调用可以直接使用这些已编译的代码。

  5. 持续优化: JIT 编译器在运行时持续收集性能数据,以优化后续的代码编译。

JIT 编译是按需进行的,这意味着只有真正被执行到的代码才会被编译,从而减少了应用程序的启动时间,并提高了内存使用效率。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来展示 JIT 编译对程序性能的影响: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Diagnostics;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
    {
        var sw = Stopwatch.StartNew();
        for (int i = 0; i < 100; i++)
        {
            SimpleMethod();
        }
        sw.Stop();
        Console.WriteLine($"JIT compiled method takes {sw.ElapsedMilliseconds} ms.");
    }

    [Benchmark]
    static void SimpleMethod()
    {
        // 空方法仅用于触发 JIT 编译
    }
}

在这个例子中, SimpleMethod 方法是空的,但是当它被调用时,它会被 JIT 编译器编译成机器码。我们使用 Stopwatch 类来测量调用该方法100次所需的时间。 [Benchmark] 属性通常来自于性能测试库如 BenchmarkDotNet ,用以标识这是一个性能基准测试方法。

性能调优与案例分析

性能调优是任何软件开发过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尤其是对于需要高效运行的应用来说。针对 JIT 编译的性能调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方法内联: JIT 编译器倾向于将小方法内联到调用它们的地方,以减少方法调用的开销。开发者可以通过编写小方法或使用编译器指令 inline 来提示编译器进行内联优化。

  2. 避免分支预测失败: 现代处理器利用分支预测机制来优化性能。避免在代码中出现多层嵌套的 if-else 结构能够减少预测失败的可能性,提高程序运行效率。

  3. 循环展开: JIT 编译器通常会对循环进行展开优化,减少循环的迭代次数和相关开销。开发者可以手动进行循环展开,或者通过编译器指令 unroll 来指导编译器。

  4. 缓存局部性: 尽量保证数据访问的缓存局部性,即尽量让数据结构的布局适合于现代 CPU 的缓存行设计。

  5. 并行代码优化: 对于多线程应用,JIT 编译器可以进行向量化优化,使用 CPU 的 SIMD(单指令多数据)指令集来加速并行计算。

为了更好地理解性能调优的实际效果,我们来看一个实际的案例分析: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Threading.Tasks;

class Program
{
    static async Task Main()
    {
        var tasks = new List<Task>();
        for (int i = 0; i < 100; i++)
        {
            tasks.Add(DoWorkAsync(i));
        }
        await Task.WhenAll(tasks);
    }

    static async Task DoWorkAsync(int number)
    {
        await Task.Delay(100); // 模拟异步工作
        if (number % 2 == 0)
        {
            Console.WriteLine($"Even number: {number}");
        }
        else
        {
            Console.WriteLine($"Odd number: {number}");
        }
    }
}

在这个异步工作的例子中,我们创建了 100 个异步任务,每个任务执行 DoWorkAsync 方法。在 DoWorkAsync 中,我们使用 Task.Delay 方法来模拟异步工作。

如果要对该程序进行性能优化,可以考虑以下方面:

  • 任务并行库(TPL) :可以使用 Parallel.Invoke Parallel.ForEach 来并行执行工作项,这可能会比手动创建任务列表更高效。
  • 取消令牌(CancellationToken) :如果工作项支持取消操作,添加取消令牌可以提供额外的性能优化。
  • 预分配任务列表 :预先分配一个固定大小的任务列表,可以减少动态数组调整大小的开销。

性能优化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需要开发者持续监控程序运行情况并调整优化策略。在 .NET 中,许多性能诊断工具可以用来辅助分析性能问题,如 PerfView dotTrace dotMemory 等。通过对 JIT 编译过程和运行时性能的深入了解,开发者可以显著提高应用程序的性能。

3. 异常处理模型

异常处理是编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确保了程序在遇到错误时能够优雅地处理,而不是直接崩溃。本章节深入探讨了异常处理模型,并着重分析了多线程编程中的并发控制,反射与元数据的应用,以及安全性模型与权限管理等内容。

3.1 多线程编程与并发控制

3.1.1 多线程基本概念

多线程编程是指在一个程序中可以同时运行多个线程,这些线程可以并行执行不同的任务,或者协同工作完成同一任务。在.NET中,多线程是通过System.Threading命名空间下的类来实现的。

线程状态

一个线程从创建到结束会有不同的状态,包括但不限于:未启动(New)、运行中(Running)、等待中(Waiting)、睡眠中(Suspended)、死亡(Stopped)等。

线程优先级

每个线程都有一个优先级,由操作系统根据优先级来调度线程。在.NET中,可以通过Thread.Priority属性来设置线程的优先级。

3.1.2 并发控制策略与实践

并发控制是多线程编程中的关键部分,它涉及到线程同步和避免死锁等问题。

线程同步

在多线程环境中,多个线程可能会尝试访问同一资源。为了避免竞争条件,需要采用适当的线程同步机制。在.NET中,可以使用锁(Locks)和监视器(Monitors)来实现线程同步。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Threading;

public class Counter
{
    private int count = 0;
    public void Increment()
    {
        lock (this)
        {
            count++;
        }
    }
    public int Count()
    {
        return count;
    }
}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
    {
        Counter c = new Counter();
        Thread[] threads = new Thread[10];
        for (int i = 0; i < 10; i++)
        {
            threads[i] = new Thread(new ThreadStart(c.Increment));
        }
        foreach (Thread t in threads)
        {
            t.Start();
        }
        foreach (Thread t in threads)
        {
            t.Join();
        }
        Console.WriteLine(c.Count());
    }
}

上述代码中, Increment 方法中的 lock 语句确保了对 count 字段的访问是线程安全的。

死锁避免

死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线程在执行过程中,因争夺资源而造成的一种互相等待的现象。为了避免死锁,需要设计合理的锁获取顺序,并尽量减少锁的使用时间。

3.2 反射与元数据应用

3.2.1 反射机制的作用与实践

反射是一种在运行时检查或修改类型行为的能力。在.NET中,反射由System.Reflection命名空间提供支持。

反射的作用
  • 在运行时检查类型信息
  • 创建类型的实例
  • 调用方法或访问字段
  • 访问自定义属性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Reflection;

class Test
{
    static void Main()
    {
        Assembly assembly = Assembly.Load("MyAssembly");
        Type myType = assembly.GetType("MyNamespace.MyClass");
        object instance = Activator.CreateInstance(myType);
        MethodInfo myMethod = myType.GetMethod("MyMethod");
        myMethod.Invoke(instance, null);
    }
}

上面的代码展示了如何通过反射加载一个程序集,并创建一个类型实例,最后调用该类型的一个方法。

反射的性能问题

虽然反射提供了强大的动态能力,但其使用也引入了额外的性能开销,因为它在运行时解析类型信息。因此,在性能敏感的场景下,应尽量减少反射的使用。

3.2.2 元数据的提取与应用实例

元数据是指编译器在编译过程中插入到程序集中的信息,它描述了程序集、模块、类型等的结构和依赖关系。

元数据提取

利用反射,我们可以提取出程序集中的元数据信息,如类型声明、成员、参数、特性等。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Reflection;

class MetaDataExtractor
{
    static void Main()
    {
        Assembly assembly = Assembly.GetExecutingAssembly();
        foreach (Type type in assembly.GetTypes())
        {
            Console.WriteLine("Type Name: {0}", type.Name);
            foreach (MethodInfo method in type.GetMethods())
            {
                Console.WriteLine(" - Method: {0}", method.Name);
            }
        }
    }
}

上面的代码段展示了如何提取并打印出当前执行程序集中的类型和方法信息。

3.3 安全性模型与权限管理

3.3.1 安全性模型概述

.NET的安全性模型提供了一种机制,以保护资源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NET环境中的安全性模型基于“代码访问安全性”(Code Access Security, CAS)。

CAS的工作原理
  • 代码和其使用者的权限是分开考虑的。
  • 代码的身份和来源用于确定其权限。
  • 权限可以用来访问受保护的资源和执行操作。

3.3.2 权限管理策略与实践

权限管理是确保代码安全执行的关键。开发者可以根据代码的来源,身份以及其运行环境来授予或拒绝权限。

策略级别

在.NET中,权限被组织成策略级别:机器、用户、企业。每个级别有其特定的安全策略,这些策略定义了代码可以访问的资源。

实践中的权限管理

在实际开发中,权限管理常用于设置安全边界,确保敏感操作需要适当的授权。

using System.Security;
using System.Security.Permissions;
using System.Security.Policy;

class PermissionExample
{
    [ReflectionPermission(SecurityAction.RequestMinimum)]
    static void CheckPermissions()
    {
        Console.WriteLine("ReflectionPermission granted.");
    }
    static void Main()
    {
        try
        {
            CheckPermissions();
        }
        catch (SecurityException ex)
        {
            Console.WriteLine("SecurityException: {0}", ex.Message);
        }
    }
}

这段代码尝试执行一个带有反射权限请求的方法。如果当前执行环境没有授予足够的权限,则会捕获到 SecurityException

下一章节,我们将探讨.NET中的高级特性应用,包括自定义属性的使用、程序集和命名空间结构,以及IL代码与C#代码的关系。

4. 高级特性应用

在.NET框架中,高级特性为开发者提供了强大的编程能力,使得开发更加灵活和高效。本章将深入探讨自定义属性的使用、程序集和命名空间的结构以及IL代码和C#代码之间的关系。

4.1 自定义属性使用

4.1.1 自定义属性基础

自定义属性是.NET框架提供的一个核心功能,它允许在代码元素(如类、方法、字段等)上附加声明性的信息。这些信息被编译器处理,并在运行时由反射机制读取。自定义属性在很多方面有其应用,如在日志记录、事务管理、依赖注入等场景中。

使用自定义属性前,需要了解它们的三个组成部分:属性类、构造器和属性参数。

  • 属性类 :继承自 System.Attribute ,用于定义自定义属性的类型。
  • 构造器 :类中定义的一个或多个公有的或受保护的构造函数,用于创建属性实例。
  • 属性参数 :自定义属性的实例可以包含命名参数和位置参数,用于传递信息。

在C#代码中,使用自定义属性非常简单。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

[AttributeUsage(AttributeTargets.Class)]
public class VersionAttribute : System.Attribute
{
    public string Version { get; set; }

    public VersionAttribute(string version)
    {
        this.Version = version;
    }
}

[Version("1.0.0")]
public class MyClass
{
    // 类的实现
}

4.1.2 属性的应用与高级技巧

自定义属性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用于描述信息、处理安全性、实现行为控制等。例如,可以使用自定义属性来实现版本控制、参数校验、方法拦截等。

要获取对象上的自定义属性,可以使用反射机制:

var classInfo = typeof(MyClass).GetCustomAttributes(typeof(VersionAttribute), false);
if (classInfo.Length > 0)
{
    VersionAttribute versionAttribute = classInfo[0] as VersionAttribute;
    Console.WriteLine("Version: " + versionAttribute.Version);
}

4.1.3 自定义属性的高级技巧

限制属性的应用范围

通过 AttributeUsage 属性,我们可以限制自定义属性的应用范围:

[AttributeUsage(AttributeTargets.Class | AttributeTargets.Method, Inherited = false)]
继承自定义属性

自定义属性是可继承的,这允许子类继承基类的自定义属性:

[AttributeUsage(AttributeTargets.Class, AllowMultiple = true)]
通过反射获取所有自定义属性

在运行时,使用反射可以获取类、方法或字段上定义的所有自定义属性:

var methodInfo = typeof(MyClass).GetMethod("MyMethod");
var attributes = methodInfo.GetCustomAttributes();
foreach (var attr in attributes)
{
    // 处理每一个属性
}

4.2 程序集和命名空间结构

4.2.1 程序集的概念与结构

程序集是.NET应用程序的基本构建块,它们被用来封装代码和资源,并构成应用程序域的边界。程序集可以是动态创建的(即程序集仅存在于内存中),也可以是静态创建的(即存储在磁盘上的DLL或EXE文件)。

程序集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 清单(Manifest) :包含元数据,描述程序集的身份、版本和区域设置。
  • 元数据(Metadata) :描述程序集中的类型、成员以及其他依赖项。
  • 中间语言(IL)代码 :程序集中的方法在运行时被即时编译为本地代码。

4.2.2 命名空间的作用与设计

命名空间是一个抽象的容器,用于组织代码中的类型。它有助于避免命名冲突,并在代码库中提供清晰的逻辑层次结构。

在设计命名空间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 按功能组织 :通常根据功能来设计命名空间。
  • 避免过深的层次结构 :不要创建过多的子命名空间层级。
  • 保持一致性 :使用一致的命名空间前缀可以帮助用户理解类型所属的项目或库。
namespace MyApplication
{
    namespace BusinessLogic
    {
        public class Calculator
        {
            // ...
        }
    }
}

4.3 IL代码与C#代码关系

4.3.1 IL代码简介与生成过程

中间语言(Intermediate Language,IL)代码是.NET应用程序中的低级代码,它是在程序集被加载时,由公共语言运行时(CLR)中的即时编译器(JIT)编译成机器代码的。IL代码设计为一种独立于平台的指令集,允许.NET程序跨平台运行。

C#编译器将C#源代码转换成IL代码以及元数据。这些IL代码和元数据存储在程序集中,并在运行时被CLR的JIT编译器转换成机器代码。

生成IL代码的过程如下:

  1. 源代码编译 :C#编译器将源代码编译成IL代码和元数据。
  2. 程序集生成 :IL代码和元数据被打包进程序集。
  3. 加载与JIT编译 :当程序集被加载时,JIT编译器将IL代码转换成机器代码。

4.3.2 C#代码与IL代码的转换机制

C#源代码在编译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转换,最终生成可由.NET平台执行的IL代码。这一过程包括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优化和最终的IL代码生成。

这个转换过程可以通过ILDASM工具(Intermediate Language Disassembler)进行逆向工程,查看C#代码生成的IL代码:

ildasm MyApplication.exe /out=MyApplication.il

这段IL代码使用符号表示,不同于机器码,可以使用IL反汇编工具查看和分析。

4.3.3 逆向工程与代码分析

逆向工程IL代码可以揭示C#代码的一些底层行为,有助于开发者理解框架如何执行程序。例如,可以了解到C#语言特性如属性、索引器等在IL中的具体表现形式。

使用ILDASM或者CSC(C#编译器)工具,我们可以分析生成的IL代码,研究其结构和优化可能性。以下是一段C#代码以及它对应的IL代码:

C#代码示例:

public class Program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nsole.WriteLine("Hello World!");
    }
}

IL代码示例:

.method public hidebysig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cil managed
{
    .entrypoint
    .maxstack 8

    IL_0000: nop
    IL_0001: ldstr "Hello World!"
    IL_0006: call void [mscorlib]System.Console::WriteLine(string)
    IL_000b: nop
    IL_000c: ret
}

通过分析IL代码,开发者可以更好地理解C#和.NET运行时之间的交互,以及如何优化代码以提升性能。

5. 调试和优化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调试和性能优化是确保应用程序稳定性和高效性的关键步骤。开发人员不仅要编写出逻辑正确的代码,还必须保证代码在实际运行中的性能和效率。本章节将深入探讨调试和性能优化技巧,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应用。

5.1 调试和性能优化技巧

5.1.1 调试工具与方法

调试是查找并修复程序中错误的过程。在.NET框架中,有许多强大的工具可用于调试,如Visual Studio的调试器、WinDbg、ANTS Performance Profiler等。以下是使用这些工具的一些基本方法:

  • 断点: 在代码中设置断点可以暂停程序执行,允许开发者检查变量值、程序状态,以及程序的执行流程。
  • 步进: 单步执行程序,可以逐行查看代码的执行过程和结果。
  • 变量监视: 实时观察变量值的变化,对理解程序运行逻辑非常有帮助。
  • 性能分析: 使用性能分析工具可以发现程序中的性能瓶颈,如CPU占用率、内存使用情况、I/O操作等。

例如,使用Visual Studio的调试器,开发者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调试:

  1. 打开Visual Studio,加载你的.NET项目。
  2. 在需要调试的代码行号左侧点击,设置断点。
  3. 点击“调试”菜单,选择“开始调试”或按F5键启动程序。
  4. 当程序执行到断点处时,它会暂停。
  5. 使用“逐语句”、“逐过程”或“跳出”等功能逐步执行代码。

5.1.2 性能监控与调优策略

性能优化是确保应用程序运行高效、响应迅速的关键。以下是一些性能调优的策略:

  • 代码分析: 对代码进行静态分析,找出可能影响性能的部分,如循环中不必要的计算、未使用的变量等。
  • 算法优化: 替换效率低下的算法,使用更优的数据结构。
  • 资源管理: 确保资源(如数据库连接、文件句柄)得到妥善管理,避免资源泄露。
  • 异步编程: 使用异步方法减少阻塞调用,提高应用程序的响应性。
  • 内存优化: 使用内存分析工具识别内存泄漏,优化内存使用。

例如,若要在.NET中查找内存泄漏,可以使用ANTS Memory Profiler来分析应用程序的内存使用情况,并根据报告优化内存管理。

5.2 案例理论与实践结合

5.2.1 典型案例分析

这里将分析一个关于性能优化的典型案例,即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对网站进行性能调优的经历。

  • 问题描述: 用户反映网站加载缓慢,特别是在促销活动期间。
  • 初步诊断: 通过使用性能分析工具,发现数据库查询效率低下,并且有大量不必要的HTTP请求。
  • 解决方案:
  • 对数据库进行了索引优化和查询重写。
  • 实现了缓存机制减少对数据库的直接请求。
  • 使用HTTP压缩减少传输数据量。
  • 引入异步编程模型,优化了I/O密集型操作。

5.2.2 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深度应用

在实际开发中,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结合至关重要。例如,理论上的JIT编译优化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测试和调整。开发人员可以编写性能测试案例,模拟不同场景下的执行效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代码和配置。实践中,开发人员还应该关注硬件资源的限制,如CPU速度、内存大小、磁盘I/O等,这些都是影响.NET应用程序性能的重要因素。

通过结合理论和实践,开发人员可以更深入地理解.NET平台的性能特性,并能够在实际开发中应用这些知识,达到优化性能、减少资源消耗、提升用户体验的目的。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简介:《CLR via C#》是Jeffrey Richter撰写的深入介绍.NET CLR内部机制的经典书籍。中文版为中文读者提供了学习.NET开发核心技术的良机。书中详细讲解了.NET类型系统、内存管理、JIT编译、异常处理、多线程编程、反射、元数据、安全模型等关键知识点,并结合案例理论与实践,帮助开发者编写出更高效、可靠的.NET程序。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