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选项不属于有机物的是_【2021一轮复习专题训练】16——有机物的结构和反应类型(word可下载)...

1.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可发生取代反应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与氯化氢反应可以生成氯代苯乙烯

D.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制得聚苯乙烯

答案:C

解析:在Fe作催化剂时,苯乙烯苯环上的H原子可被溴原子取代,A项正确;苯乙烯中的碳碳双键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从而导致酸性KMnO4溶液褪色,B项正确;苯乙烯与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苯乙烷,C项错误;苯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苯乙烯,D项正确。

2.从菊科植物茼蒿的花中提取的一种有机化合物可用作驱肠虫剂,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8389a2992b431f2079c170325dc65118.pngA.该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4H15O3

B.该有机化合物含有两种官能团

C.该有机化合物是芳香烃的衍生物

D.该有机化合物可看作环状化合物

答案:D

解析:该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5H18O3,故A错误;含碳碳双键、羰基、酯基三种官能团,故B错误;不含苯环,不是芳香烃的衍生物,故C错误;结构中含3个环,则该有机化合物可看作环状化合物,故D正确。

3.柠檬烯是一种食用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柠檬烯的分析正确的是(  )

d56418ef84d7a6814bbd58efcc5093b9.pngA.柠檬烯的一氯代物有7种

B.柠檬烯和丁基苯(6fb6e209a6c32d6048c8aba42076cab8.png)互为同分异构体

C.柠檬烯的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

D.在一定条件下,柠檬烯可以发生加成、取代、氧化等反应

答案:D

解析:分子中有8种性质不同的H可被取代,因此一氯代物有8种,A错误;柠檬烯和丁基苯的分子式不同,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B错误;环状结构中单键上的C均为四面体构型,故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C错误;柠檬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加聚、氧化反应,—CH3在光照下可发生取代反应,D正确。

4.[2019·长春监测]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①CH2===CH2+Br2―→CH2BrCH2Br

②2CH3CH2OH+O2――→催化剂△2CH3CHO+2H2O

③CH3COOH+CH3CH2OH浓硫酸△CH3COOC2H5+H2O

④2C2H5OH一定条件C2H5OC2H5+H2O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C

解析:①属于烯烃的加成反应;②为乙醇的氧化反应;③属于酯化反应,而酯化反应是取代反应;④为乙醇的取代反应,所以选项C正确。

5.下列过程与加成反应无关的是(  )

A.苯与溴水混合振荡,水层颜色变浅

B.裂化汽油与溴水混合振荡,水层颜色变浅

C.乙烯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取乙醇

D.乙烯与氯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取纯净的一氯乙烷

答案:A

解析:因为苯能萃取溴水中的溴,所以水层颜色变浅,与加成反应无关,故A选;因裂化汽油中含不饱和烃,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水层颜色变浅,故B不选;因乙烯能与水制取乙醇发生的是加成反应,故C不选;因乙烯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制取一氯乙烷,故D不选。

6.下列各项中Ⅰ、Ⅱ两个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

选项

反应Ⅰ

反应Ⅱ

A

8bd27024c989e15ac179e2c839b50e5a.png

CH2===CH2―→CH3CH2Cl

B

CH3CH2Cl―→CH3CH2OH

CH3CH2OH―→CH3COOCH2CH3

C

CH3CH2OH―→CH2===CH2

CH3CH2OH―→CH3CHO

D

油脂―→甘油

f27e5c0c0bc4431b9b134db4eeb94d66.png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有机反应类型,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推断能力。A项中Ⅰ是取代反应,Ⅱ是加成反应;B项中两个反应均属于取代反应;C项中Ⅰ是消去反应,Ⅱ是氧化反应;D项中Ⅰ是取代反应,Ⅱ是加成反应。

7.化合物0701e72147f26d422d1997af2205a35a.png (b)、1939cce4abc4fb39d48674fb8d5ace14.png(d)、00d7c376b34a19c2ff20e3347e0aad5c.png(p)的分子式均为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         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C.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答案:D

解析:苯的同分异构体还有链状不饱和烃,如CH≡C—C≡C—CH2CH3、CH≡C—CH=CH—CH=CH2等,A项错误;

d的二氯代物有6种,结构简式如下:

7381cc994ad854e7c692d1d9d9eee7c6.pngf4330f1b62898a057eaf6a7ece7a7ffd.pnge65be2e878d5c5bc8e129fe250479c0b.png44d85a0e58f835a87ce7116e0cb71bad.pngf1cfcb2f16ef7c78c1f9e93815be3aaf.png697c221d70b6272cfe08753dfc6818fa.png,B项错误;

b为苯,不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p是环烷烃,属于饱和有机物,不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C项错误;

只有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d、p中均有碳原子与其他四个原子形成共价单键,不能共平面,D项正确。

8.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不包括立体异构)正确的是(  )

A.1b602a98a8dd78d5ed136781b6c0102a.png的一溴代物有4种

B.分子组成是C4H8O2且属于酯的同分异构体有6种

C.分子式为C4H8属于烯烃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

D.C5H12O属于醇的同分异构体有8种

答案:D

解析:6510dc119df42d1016d07ff2cdaa889e.png 中有5种氢原子(见标注),故其一溴代物有5种,A项错误;分子组成是C4H8O2且属于酯的同分异构体有HCOOCH2CH2CH3、HCOOCH(CH3)2、CH3COOC2H5、CH3CH2COOCH3 4种,B项错误;分子式为C4H8属于烯烃的同分异构体有CH3CH2CH=CH26c6aa3b025af2c7c8f993cf22f78617d.png、CH3CH=CHCH33种,C项错误;C5H12O属于醇的同分异构体可表示为C5H11OH,—C5H11有8种结构,故C5H12O属于醇的同分异构体有8种,D项正确。

9.[2019·重庆调研]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乙酸与乙醇之间能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的逆反应一般称为皂化反应

B.乙烯、乙醛和甲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

C.2-丁烯分子中所有的原子有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D.a248bf83112cb4c42708bc77b81f834c.png的同分异构体(属于酯且含有苯环结构)共有6种

答案:D

解析:乙酸和乙醇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为酯化反应,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A项错误;乙烯分子中含碳碳双键,乙醛分子中含碳氧双键,甲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B项错误;2­丁烯分子中含2个—CH3,故该分子中不可能所有原子均共面,C项错误;根据题给信息可知,若符合条件的酯的苯环上含有一个支链,支链可能是—COOCH3、—OOCCH3、—CH2OOCH,若苯环上含两个支链,即—CH3和—OOCH,二者相邻、间、对3种位置关系,故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6种,D项正确。

10.[2019·赣州联考]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顺­2­丁烯和反­2­丁烯的加氢产物不同

B.分子式为CH4O和C2H6O的物质一定互为同系物

C.2­甲基丁烷和甲苯的一溴代物都有4种

D.在酸性条件下,C2H5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2H5CO18OH和C2H5OH

答案:C

解析:因为加氢后双键变为单键,单键可以旋转,所以顺­2­丁烯和反­2­丁烯的加氢产物相同,均为丁烷,A项错误;分子式为CH4O的物质没有同分异构体,一定是甲醇(CH3OH),分子式为C2H6O的物质有2种同分异构体,分别是乙醇(CH3CH2OH)、甲醚(CH3OCH3),甲醇和乙醇互为同系物,但甲醇和甲醚不互为同系物,B项错误;甲苯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2­甲基丁烷也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它们的一溴代物都有4种,C项正确;在酸性条件下,C2H5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2H5COOH和C2H185OH,D项错误。

11.乌头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乌头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fcd042536df671a158d3023e7ee9c1e3.pngA.分子式为C6H6O6

B.乌头酸能发生水解反应和加成反应

C.乌头酸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1 mol乌头酸最多可消耗3 mol NaOH

答案:B

解析:据结构简式可知乌头酸的分子式为C6H6O6,A正确;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分子中含3个羧基,能与3 mol NaOH发生反应,无能发生水解反应的基团,故B错误,C、D正确。

12.有机物A与B的分子式均为C5H10O2,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在酸性条件下均可水解,水解产物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55d7a6c4ac4858ef0c536259582e897c.pngA.X、Y互为同系物

B.C分子中的碳原子数目最多为3

C.X、Y化学性质不可能相似

D.X、Y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D

解析:因A、B互为同分异构体,又都能水解,均生成C,故二者的官能团也相同,所得产物X、Y的分子式相同,A、C项错误,D项正确;X、Y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3个碳及3个碳以上的醇和4个碳及4个碳以上的酸才有同分异构体,故C分子中最多有2个碳原子,B项错误。

13.加拿大阿尔贡天文台在星际空间发现一种星际分子,其分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球与球之间的连线代表化学键,包含单键、双键、叁键等,相同花纹的球表示相同的原子,不同花纹的球表示不同的原子)。对该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处的化学键是碳碳双键

8900b1921dd4db281918a5555c52144e.pngB.②处的化学键是碳碳叁键

C.③处的原子可能是氯原子或氟原子

D.②处的化学键是碳碳单键

答案:D

解析:根据碳原子的四价键原则,从左到右,1~9号碳原子中,相邻碳原子之间应为叁键、单键相互交替,即①处的化学键是碳碳叁键,②处的化学键是碳碳单键,9号碳原子与③处的原子之间应是叁键,即③处的原子不可能是氯原子或氟原子。

14.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则此有机物可发生反应的类型有(  )

ae3c9400df4387c7bbf56568911f462c.png

①取代反应 ②加成反应 ③消去反应 ④酯化反应 ⑤水解反应 ⑥氧化反应 ⑦中和反应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只有②③④⑤⑥

C.只有②③④⑤⑥⑦         D.只有①②③⑤⑥

答案:A

解析:该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酯基、醇羟基和羧基等官能团。碳碳双键和苯环可发生加成反应;酯基可发生水解反应;醇羟基可发生酯化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和氧化反应等;羧基可发生中和反应。

15.下列有机化合物的一氯代物种类最多的是(不考虑立体异构)(  )

b226a5fe9662117b5673f52e9cfd1662.png

答案:C

解析:A项,8842831d705023368615f7713866642f.png有3种一氯代物;B项,12724304fc49330581567e2f300a5278.png有4种一氯代物;C项,83131a4625c23928ea43ed71a2f2b612.png有5种一氯代物;D项,87f5064fd983d5f569abf7d497992d65.png有4种一氯代物。

16.[2019·唐山质检]三位科学家因研究“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而获得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纳米分子机器日益受到关注,机器的“车轮”常用组件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07356401119924a63398ab23ec64445.png

①(三蝶烯) ②(扭曲烷) ③(富勒烯) ④(金刚烷)

A.①④互为同分异构体       B.①②③④均属于烃

C.①③均能发生加成反应      D.①②③④的一氯代物均只有1种

答案:C

解析:①④分子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不同,分子式不同,①④不互为同分异构体,A项错误;③中只含有碳原子,不属于烃,B项错误;①中含有苯环,③中含有碳碳双键,二者都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C项正确;③无一氯代物,①②④的一氯代物均不止1种,D项错误。

17.下列有机物有4种同分异构体的是(不考虑立体异构)(  )

A.分子式为C4H10的烷烃的二氯代物

B.分子式为C4H8O2且含有—COO—结构的有机物

C.乙苯的一氯代物

D.和H2加成生成2­甲基­3­乙基戊烷的单烯烃

答案:D

解析:分子式为C4H8Cl2的同分异构体有

CH2ClCHClCH2CH3、CH2ClCH2CHClCH3、CH2ClCH2CH2CH2Cl、

CH3CHClCHClCH3、CHCl2CH2CH2CH3、CH3CCl2CH2CH3

4934cb998eb9db2cc26014058a786737.png    5dd532f317a387883aef542d413fa9a8.png   d73f3c3fb14f0f59c24884096552498b.png共9种;

分子式为C4H8O2且含有—COO—结构的有机物有CH3CH2CH2COOH、f2fc95d0d7d6bdd15a7ed981fc04aedc.png、HCOOCH2CH2CH319ea3eb8d4c5c8279c02ad8012560fde.png、CH3COOCH2CH3、CH3CH2COOCH3,共6种;乙苯的苯环上有3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乙基有2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故乙苯有5种一氯代物;和H2加成生成2­甲基­3­乙基戊烷的单烯烃有

93acbf483412387fb701fc234ed86a24.png       384d74f67396eb4cd40a883a543a041b.png

aa888eafcabf7c1f18b55892f92af302.png     a90e1122ebd97fb1d4423c51d46bc0eb.png

共4种。

18.[2019·开封模拟]有机物A、B均为合成某种抗支气管哮喘药物的中间体,A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B(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703062203dc1b204348b70a80bd8481.png

A.A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

B.用FeCl3溶液可检验物质B中是否混有A

C.物质B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

D.1 mol B最多可与5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B

解析:A中有1个饱和碳原子上连有3个碳原子(2个—CH3中的C、1个苯环上的C),这4个碳原子中最多有3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故A项错误;A含有酚羟基,遇FeCl3溶液显紫色,而B不含酚羟基,因此可用FeCl3溶液检验物质B中是否混有A,B项正确;物质B含有醛基,可以发生银镜反应,但不含酯基或卤原子,不能发生水解反应,C项错误;1 mol B含有1 mol苯环、1 mol碳碳双键、1 mol醛基、1 mol羰基,最多可与6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D项错误。

19.[2019·哈尔滨模拟]下列关于有机物结构、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的分馏、裂化和煤的气化、液化、干馏都是化学变化

B.乙烯与苯都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说明二者分子中所含碳碳键相同

C.甲烷、苯、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D.蔗糖、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C

解析: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A项错误;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而苯中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二者不一样,B项错误;蔗糖、油脂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项错误。

20.[2019·武汉调研]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醇与浓硫酸制乙烯的反应是取代反应

B.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以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

C.53b228e1f13272b1e765775ac2624b0d.png的二氯代物有6种

D.65a0412e8001d1302611464bca508eab.png的名称为3,3,4­三甲基己烷

答案:D

解析:乙醇与浓硫酸制乙烯的反应为消去反应,A项错误;应选用碘水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若水解完全,溶液不变色,反之溶液变蓝,B项错误;e62c9da67a3766f4742f2036440f86a1.png分子中有3种氢原子,其中2、5号氢原子等效,3、4、6、7号氢原子等效,故其二氯代物共有9种,C项错误;D项有机物为72929ae1fa7ca87376eb2541182c68c1.png,其名称为3,3,4­三甲基己烷,D项正确。

21.[2018·全国卷Ⅰ]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9c56981dadc485c4216007eea96221c1.png)是最简单的一种,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二氯代物超过两种

C.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      D.生成1 mol C5H12至少需要2 mol H2

答案:C

解析:螺[2.2]戊烷的分子式为C5H8,环戊烯的分子式为C5H8,二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A项正确;该有机物的二氯代物有4种,2个氯原子位于同一个碳原子上时有1种,位于2个碳原子上时分两种情况:同环上只有1种,异环上有2种,B项正确;螺[2.2]戊烷中每个碳原子形成4个单键,而每个碳原子与4个原子构成四面体形,所以连接两个环的碳原子至少和直接相连的两个碳原子不共平面,C项错误;该有机物含2个三元环,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类似烯烃的性质,且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转化率不大于1,则由1 mol C5H8生成1 mol C5H12至少需要2 mol H2,D项正确。

22.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如下,可用于制作香水。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4fe40733f98e80e215f1bd3010d8aa80.pngA.分子式为C12H18O2

B.该化合物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1 mol该化合物完全燃烧消耗15 mol O2

D.1 mol该化合物可与2 mol Br2加成

答案:C

解析: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12H18O2,故A正确;含碳碳双键,则该化合物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B正确;1 mol该化合物完全燃烧消耗\a\vs4\al\co1(12+\f(1822) mol=15.5 mol O2,故C错误;1 mol该化合物含2 mol碳碳双键,则1 mol该化合物可与2 mol Br2加成,故D正确。

23.下列两组反应,反应类型相同的是(  )

A

常温下,乙烯和氯气混合

乙烷和氯气混合光照

B

乙酸、乙醇、浓硫酸混合加热

在FeBr3催化下,苯与液溴反应

C

苯和浓硫酸、浓硝酸混合,加热到50~60 ℃

乙烯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

D

由乙烯制取聚乙烯

蔗糖与稀硫酸混合加热

答案:B

解析:常温下,乙烯和氯气混合发生加成反应,乙烷和氯气混合光照发生取代反应,A项错误;乙酸、乙醇、浓硫酸混合加热,发生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在FeBr3催化下,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B项正确;苯和浓硫酸、浓硝酸混合,加热到50~60 ℃,发生取代反应,乙烯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发生加成反应,C项错误;由乙烯制取聚乙烯发生的是加聚反应,蔗糖与稀硫酸混合加热,发生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D项错误。

24.[2019·辽宁协作体联考]有机物甲的发光原理如下:

a82234fb0802f6a5cf42764e5ea853b6.png

关于有机物甲和有机物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互为同分异构体               B.均可发生加成反应

C.均可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       D.均最多有7个碳原子共平面

答案:B

解析:根据有机物甲和有机物乙的结构简式可知,两者分子式不同,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A项错误;有机物甲和有机物乙中均含有苯环、碳碳双键,均可以发生加成反应,B项正确;有机物甲中含有羧基,其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有机物乙不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C项错误;有机物甲和有机物乙中均至少有9个碳原子共平面,D项错误。

25.[2019·天津模拟]下列物质是可以作为人工心脏、人工血管等人体植入物的高分子生物材料。

4b4420587087a873a633a9ac51a36b34.png

下列关于上述高分子生物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于合成维通橡胶的单体是CH2===CF—CF2—CF3

B.用于合成有机硅橡胶的单体是06d736d9f9afe19cbebf17cef665ef1e.png

C.聚四氟乙烯、有机硅橡胶均可看作是加聚反应的产物

D.有机硅橡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均可通过缩聚反应制得

答案:B

解析:合成维通橡胶的单体是CH2===CF2和CF2===CF—CF3;有机硅橡胶是缩聚产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通过加聚反应而得到的产物。

26.根据下图所示的合成路线,回答下列问题:

e328dfceea968d7e9ddcdf559a33e7cb.png

(1)指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

反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D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氧化反应 取代反应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取代反应

ac11155be3975b786606e5dfaf7dd88b.png

解析:(1)结合A的组成和A→CH3COOH的反应条件可知反应1为CH3CHO的氧化反应;比较CH3COOH和CH3COCl的结构简式可知是—Cl代替了—OH,反应2属于取代反应;结合B、C的物质类型和D的结构简式可知反应3是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产物C的结构简式为b4bef54e3f1d7f9d9858c3ac12c530b6.png;C的酚羟基和CH3COCl发生取代反应生成D,故反应4属于取代反应。(2)D属于酯类,1份D要消耗3份NaOH。

27.资料在线:查阅资料可知如表所示数据:

物质

乙醇

乙酸

乙酸乙酯

浓硫酸

沸点/℃

78.5

117.9

77.5

338.0

[实验步骤]

某学生在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在30 mL的大试管A中按体积比1:4:4配制浓硫酸、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

②按如图所示装置图连接好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用小火均匀地加热装有混合溶液的大试管A 5~10 min;

af4a16e8be3a4aefa62674edda3ba96f.png

③待试管B中收集到一定量的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去试管B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

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干燥。

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配制该混合溶液的主要操作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需要小火均匀加热,其主要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步骤③所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分离出乙酸乙酯后,为了干燥乙酸乙酯可选用的干燥剂为________(填字母)。

A.P2O5      B.无水Na2SO4      C.碱石灰     D.NaOH固体

(4)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中的铁架台、铁夹、加热装置已略去),与上图装置相比,此装置的主要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21cc26a7a66348a492b156535e54f63.png

答案:

(1)在一支30 mL的大试管(A)中注入4 mL乙醇,缓慢加入1 mL的浓硫酸,边加边振荡试管,待冷却至室温时,再加入4 mL乙酸并摇匀 CH3COOH+C2H5OH浓H2SO4△CH3COOC2H5+H2O

(2)一方面,用大火加热,反应物容易随生成物(乙酸乙酯)一起被蒸出来,导致原料的大量损失;另一方面,温度太高,可能发生其他副反应

(3)试管B中的液体分成上下两层,上层油状液体无色(可以闻到水果香味),下层液体显(浅)红色,振荡后下层液体的红色变浅 B

(4)①增加了温度计,便于控制发生装置中反应液的温度,减少副产物的产生;②增加了分液漏斗,有利于及时补充反应混合液,以提高乙酸乙酯的产量;③增加了冷凝装置,有利于收集产物乙酸乙酯

解析:(1)配制乙醇、浓硫酸、乙酸混合液时,各试剂加入试管的顺序为:CH3CH2OH→浓H2SO4→CH3COOH。将浓硫酸加入乙醇中,边加边振荡(防止混合时产生的热量使液体飞溅造成事故);将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液冷却后再与乙酸混合(防止乙酸的挥发造成原料的损失)。

(2)根据各物质的沸点数据可知,乙酸(117.9 ℃)、乙醇(78.5 ℃)的沸点都比较低,且乙醇的沸点与乙酸乙酯的沸点(77.5 ℃)比较接近。一方面,若用大火加热,反应物容易随生成物(乙酸乙酯)一起被蒸出来,导致原料的大量损失;另一方面,温度太高,可能发生其他副反应。(3)乙酸乙酯粗产品的提纯步骤为:①向粗产品中加入碳酸钠粉末(目的是除去粗产品中的乙酸);②向其中加入饱和食盐水与饱和氯化钙溶液,振荡、静置、分液(目的是除去粗产品中的碳酸钠、乙醇);③向其中加入无水Na2SO4(目的是除去粗产品中的水);④最后将经过上述处理后的液体放入另一干燥的蒸馏烧瓶内,再蒸馏,收集76~78 ℃之间的馏分即得纯净的乙酸乙酯,故选B项。

10.为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试管甲和丙均用60~80 ℃的水浴加热5~6 min,试管乙不加热。待试管甲中的溶液冷却后再进行后续实验。

49f0581304d65b9c7d775798c8164a98.png

实验1:取少量甲中溶液,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没有砖红色沉淀出现。

实验2:取少量乙中溶液,滴加几滴碘水,溶液变为蓝色,但取少量甲中溶液做此实验时,溶液不变蓝色。

实验3:取少量丙中溶液加入NaOH溶液调节至碱性,再滴加碘水,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1)写出淀粉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甲和乙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对淀粉水解的影响,设计甲和丙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___对淀粉水解的影响。

(3)实验1失败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3中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结论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淀粉水解需要在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进行

b.欲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最好在冷却后的水解液中直接加碘

c.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应先在水解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中和稀硫酸至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

d.若用唾液代替稀硫酸,则实验1可出现预期的现象

答案:

(1)(C6H10O5)n(淀粉)+nH2O酸性nC6H12O6(葡萄糖)

(2)温度 催化剂

(3)没有先加入碱中和作为催化剂的稀硫酸

(4)氢氧化钠与碘反应

(5)abcd

解析:

(1)淀粉属于多糖,在酸性环境下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化学方程式为:(C6H10O5)n(淀粉)+nH2O酸性nC6H12O6(葡萄糖)。

(2)甲与乙的反应物均相同,但甲进行了加热,乙未加热,所以甲、乙实验是探究温度对淀粉水解的影响;甲中有稀硫酸,而丙中无稀硫酸,所以甲、丙是探究催化剂对淀粉水解的影响。

(3)淀粉水解生成的葡萄糖是在酸性条件下,而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浊液产生砖红色沉淀需在碱性条件下,所以应先加入氢氧化钠中和稀硫酸至溶液呈碱性后,再加入氢氧化铜,所以实验1无现象。

(4)加入的碘与氢氧化钠反应,导致碘无法与淀粉反应,所以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5)根据实验可知淀粉水解需要在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进行,故a正确;因为碘易升华,所以冷却后加入碘,可判断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故b正确;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应先在水解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中和稀硫酸至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根据砖红色沉淀的产生判断产物的还原性,故c正确;唾液中含有淀粉酶,且为中性,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为葡萄糖,所以可用唾液代替稀硫酸进行实验1,可达到预期的现象,故d正确。

【下载地址】https://089u.com/file/985853-461871946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