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java--细说Java异常类体系结构

一、Java异常概述

在《”戏“说java--异常及异常处理概述》一文中我们概述了什么是异常,异常指的是不期而至的各种非理想的状况,如:文件找不到、网络连接失败、非法参数等。异常干扰了正常的指令流程,造成了程序的中断。如果不妥善的处理异常容易造成不良的用户体验。在处理异常处理的方案中“异常处理机制”是一种比识别返回值更加的优良的解决方案。那在java程序设计语言中是怎么实现“终止模型”的异常处理解决方案的呢?

二、Java异常类体系结构

在 Java 程序设计语言中,使用一种异常处理的错误捕获机制实现“终止模型”。当程序运行过程中发生一些异常情况,程序有可能被中断、或导致错误的结果出现。在这种情况下,程序不会返回任何值,而是抛出封装了错误信息的对象。Java 语言提供了专门的异常处理机制去处理这些异常。Java通过API中Throwable类的众多子类描述各种不同的异常。因而,Java异常都是对象,是Throwable子类的实例,描述了出现在一段编码中的错误条件。当条件生成时,错误将引发异常。首先我们来看看java是怎么样描述各种不同的异常的共性的?

如图 1:Java 异常体系结构:


1. Throwable—异常父类

Java把异常当作对象来处理,并定义一个java.lang.Throwable作为所有异常的超类。指定代码中可用异常传播机制通过Java 应用程序传输的任何问题的共性。后面我们会详细的解析这个异常父类。

Java API,这些异常类中已经定义了许多异常类由Throwable派生分为两大类,错误Error和异常Exception。

2. Error(错误)—不需要处理的异常

是程序无法处理的错误,表示运行应用程序中较严重问题。大多数错误与代码编写者执行的操作无关,而表示代码运行时 JVM(Java虚拟机)出现的问题。例如,Java虚拟机运行错误(Virtual MachineError),当JVM 不再有继续执行操作所需的内存资源时,将出现OutOfMemoryError。这些异常发生时,Java虚拟机(JVM)一般会选择线程终止。

这些错误是不可查的,因为它们在应用程序的控制和处理能力之外,而且绝大多数是程序运行时不允许出现的状况。对于设计合理的应用程序来说,即使确实发生了错误,本质上也不应该试图去处理它所引起的异常状况。因此,在Java中Error是不需要做任何处理的,错误通过Error的子类描述。

下面的这个例子就人为的制造了Error:

1:

public class TestErro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java.lang.StackOverflowError
		 main(args);
		
	}
}

2

public class TestErro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java.lang.OutOfMemoryError
		byte[] b = new byte[1024*1024*600];
		
	}
}

3. Exception(异常):可以处理的异常。

Exception 类有一个重要的子类RuntimeException。RuntimeException类及其子类表示“JVM 常用操作”引发的错误。例如,若试图使用空值对象引用、除数为零或数组越界,则分别引发运行时异常(NullPointerException、ArithmeticException)和ArrayIndexOutOfBoundException。

注意:异常和错误的区别:异常能被程序本身可以处理,错误是无法处理。

通常,Java的异常分为可查的异常checked exceptions(包括Exception和Error)和不可查的异常unchecked exceptions(除RuntimeException以外的异常)。


1).可查异常—编译器要求必须处置的异常

正确的程序在运行中,很容易出现的、情理可容的异常状况。可查异常虽然是异常状况,但在一定程度上它的发生是可以预计的,而且一旦发生这种异常状况,就必须采取某种方式进行处理。

除了RuntimeException及其子类以外,其他的Exception类及其子类都属于可查异常。这种异常的特点是Java编译器会检查它,也就是说,当程序中可能出现这类异常,要么用try-catch语句捕获它,要么用throws子句声明抛出它,否则编译不会通过。

2).不可查异常—编译器不要求强制处置的异常

包括运行时异常(RuntimeException与其子类)和错误(Error)。

Exception 这种异常分两大类运行时异常和非运行时异常(编译时异常)。程序中应当尽可能去处理这些异常。

3).编译时异常

在编译期间会出现的异常(执行javac.exe命令时,出现异常)

4).运行时异常

在运行期间出现的异常(执行java.exe命令时,出现异常),都是RuntimeException类及其子类异常,如NullPointerException(空指针异常)、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下标越界异常)等,这些异常是不检查异常,程序中可以选择捕获处理,也可以不处理。这些异常一般是由程序逻辑错误引起的,程序应该从逻辑角度尽可能避免这类异常的发生。

运行时异常的特点是Java编译器不会检查它,也就是说,当程序中可能出现这类异常,即使没有用try-catch语句捕获它,也没有用throws子句声明抛出它,也会编译通过。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Java 8之后的ConcurrentHashMap在底层实现上进行了一些改进,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 数据结构的改进:Java 8之前的ConcurrentHashMap使用了分段锁的方式实现并发控制,内部结构是由多个Segment(段)组成的数组。而Java 8及以后的版本中,引入了一种称为"扁平化"(Flattening)的方式来提高并发性能。它将整个数据结构分成了多个独立的桶(Bucket),每个桶内部都是一个链表或红黑树的结构,用于存储键值对。这种扁平化的数据结构减少了锁的粒度,提高了并发性能。 2. 使用CAS操作:Java 8之后的ConcurrentHashMap在并发控制方面使用了CAS(Compare and Swap)操作。CAS是一种乐观锁技术,通过比较并交换的方式来实现线程间的同步。它不需要使用传统的锁机制,避免了线程阻塞和上下文切换的开销,可以提高并发性能。 具体来Java 8之后的ConcurrentHashMap采用了以下策略: - 在读取操作(如get)时,不需要加锁,可以实现高效的并发读取。 - 在更新操作(如put、remove)时,使用CAS操作进行原子性的操作,避免了加锁的开销。 - 在冲突(多个线程同时操作一个桶)发生时,采用自旋和重试的方式进行处理,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总之,Java 8之后的ConcurrentHashMap通过改进数据结构和使用CAS操作,提高了并发性能和可伸缩性。它在高并发场景下具有更好的性能表现,并且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