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超级生物计算机简介,自然形成的超级生物计算机

最原始简单的细胞也要高于目前最先进最复杂的计算机,原因在于:任何细胞都具备主体自主性,而目前的计算机只能作为客体而存在,或至多具有模拟的的自主性而难以形成主体性。细胞优越于计算机的方面还表现在:细胞是自然形成的有机体,具有适应环境的完善系统和生理机能,这更是目前计算机所不能比拟的。但尽管如此,细胞也并非超自然的存在,它的所有物质存在和性能都是由于宇宙实在物质演化的结果,因此,我们仍然可通过技术来考究细胞的自然物质原理,最终将细胞还原成自然物质合作系统。我们认为:细胞就是自然形成的具有主体性的超级生物计算机,在这台超级计算机内,细胞内的各种生化物质充当了计算机的各种元件,它们通过电磁或电脉冲等方式相互作用,以自然形成的程序进行运作,从而构筑了精巧而系统庞大的生命体。对于细胞的计算机原理,目前人类已经有所意识且已经取得了初步研究成果。

细胞的计算机属性首先体现在计算机对于生物研究的巨大功用性能上,计算机在生物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生命的实验科学中,计算机自投入应用即发挥着巨大作用,承担了大量实验数据的存储、处理以及分析,一些适合于不同类型生物学实验数据处理的软件包纷纷问世,并为科研工作者所接受。“人类基因组计划”更是体现了这一点。1988年,美国倡导实施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世界范围内合作进行的,计划15年内投资30亿美元,目的在于阐明人类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绘制出基因图谱,以期从基因水平增强对生命活动的理解,阐明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更有效地提高疾病防治水平。据估计,人类基因总数5-10万左右,而每个基因又有其独特的碱基组成;这些必要借助计算机才有效地存储,并随时调出,分析比较,美国在巴尔的摩的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建立了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用以存储全世界基因研究的成果。计算机在此项中的作用不仅仅是存储、记忆的工具,在研究分析基因活动时,实验设计同样离不开计算机。

计算机在制药方面的应用或许更能说明其在生命科学领域更具实用性的意义。在生命科学领域,新成果的诞生常伴随着技术上的突破。近几十年计算机技术的参与催生了多项先进、便捷的技术手段和技术设施。由此可见,计算机技术与生命科学的结合加速了生命科学的进步,同样,生命科学也能推动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这突出表现在:生命科学成果促进了新一代计算——生物计算机的诞生。

生物计算机是随着生物和计算机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计算机。自从1994年提出DNA计算机概念以来,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都在加紧对生物计算机进行研究开发。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研究小组开发出名叫“环连体”(catenane)分子微型开关,这些细如毛发的开关可以重复开启和关闭,从而有可能用来制造随机存取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是计算机中的关键设备,这意味着离生产“可以编织在衣料中”的微型生物计算机时代已经不会太远了。科学家设计的生物计算机模型中DNA绝大多数都是悬浮于充满液体的试管之内来执行运算。与传统电子计算机以“0”和“1”来代表信息不同,在DNA计算机中,信息将以分子代码的形式排列于DNA上,特定的酶可充当“软件”来完成所需的各种信息处理工作。DNA计算机技术的诱惑力,在于其和传统硅技术相比所具有的巨大存储能力;一克DNA所能存储的信息量,估计可与1万亿张CD光盘相当,数百万亿个DNA分子拥有可感受和回应周围环境的所有计算结构,可在一个狭小的表面区域通过生物化学反应来协调工作,这一并行处理能力据认为可与目前功能最为强大的超级电子计算机媲美。生物计算机主要有两个研制方向,一是在不改变传统数字式计算技术的基础上,用含的有要峨分子取代现用的硅半导体元器件,在分子水平上进行器件关开和逻辑操作,其优越性在于不仅大大缩小电子器件的体积,而且优化了工作性能,扩大存储量、提高运算速度。生物计算机另一发展方向即模拟活生物体系统寻找二进制数字新的表达方式,表达载体是生物大分子,目前认为可行的主要有两种:蛋白质、核酸。(参阅http://www.lmbe.seu.edu.cn/biology/bess/exercise-collection/2001s/computer_9099206.htm)

蛋白质中的许多氨基酸分子按一定顺序排列成一级结构,再经修饰加工盘旋折叠,形成蛋白质大分子。某些氨基酸分子基因的缺失或添加,会造成蛋白质功能上的对立,如丝氨酸或酪氨酸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是蛋白质活性的开关,磷酸基因的有无关系到分子活性是否存在,是否会引发随后的一连串反应,生命机体中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都与之相关。因而,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磷酸化、去磷酸化状态用于新一代计算机研制即被考虑代表二进制中的0或1。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也可作为设计二进制数字新的表达形式的出发点,美国科学家曾发现一种嗜盐细菌体内存在感光蛋白,称为BR,光照时,结构发生改变并释放出少量电荷,故尔可领先光作为触发开关,记录数字化信息。80年代,已研制出一种激光驱动BR的二维计算机存储器,据估计,可存储180亿个信息单元。假如BR蛋白再经遗传工程改造,同样容量可存储5000亿个信息单元。以蛋白质为研究方向的生物计算机除利用蛋白质化学组成、空间结构上的特点外,功能也是考虑内容之一。另外,酶的本质即蛋白质,蛋白酶具有专一性,即只作用于一种底物分子,这种计算机在运行过程中,蛋白酶分子与周围的物理、化学介质不断相互作用,酶即为转换开关,未来的是能够辩认光学图像、识别固体表面形状等。

前以述及:核酸在蛋白质的形成过程中具有标识码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碱基互补配对方面。核酸是生命遗传信息的物质基础,脱氧核糖核酸(DNA)是核酸的一种,通常由两条盘旋的链组成,生条链包含4种不同的碱基,分别以A、T、G、C表示,碱基分子具互补配对的特性,即A和T、G和C能互相识别并以化学键相连,这种特性促进了DNA两单链的紧密结合,以DNA为基础的生物计算机正是利用了碱基互补配对的特性,将单链的DNA分子作为记忆链,其中的碱基按其顺序分为若干记忆单元,记忆链较长;另一些数目较多,链为粘附链,其长度与单元等长的碱基组成与记忆单元互补,按碱基与其互补分子结合的不同状态表示二进制数字。1994年美国南卡罗莱那大学的学者首次证明利用DNA生物计算机能解决数学问题,当时问题并不复杂,但毕竟为计算机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路径。

这样,如果我们剖析细胞的构成运作机制,就会发现:生物计算机的构想已经逼近了细胞。细胞为什么能够自主性地维持自己生命的存在与发展?遗传机制又是如何形成的?很显然,我们必须设定细胞具备一套维护自我存在与发展的自动指令系统才能合理地说明这些问题,而这套指令系统也肯定是以某种程序为导向的,只不过,我们迄今为止还尚不能揭示这套指令系统的秘密而已。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发展一定会使我们能够揭示其奥妙,届时,人类也定会通过计算机技术来实现合成细胞的梦想,用实践证明:细胞就是自然形成的超级生物计算机。

  • 1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