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字高程模型DEM
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 是一定范围内规则格网点的平面坐标(X,Y)及其高程(Z)的数据集,它主要是描述区域地貌形态的空间分布,是通过等高线或相似立体模型进行数据采集(包括采样和量测),然后进行数据内插而形成的。DEM是对地貌形态的虚拟表示,可派生出等高线、坡度图等信息,也可与DOM或其它专题数据叠加,用于与地形相关的分析应用,同时它本身还是制作DOM的基础数据。

DEM是用一组有序数值阵列形式表示地面高程的一种实体地面模型,是数字地形模型(DigitalTerrain Model,简称DTM)的一个分支。一般认为,DTM是描述包括高程在内的各种地貌因子,如坡度、坡向、坡度变化率等因子在内的线性和非线性组合的空间分布,其中DEM是零阶单纯的单项数字地貌模型,其他如坡度、坡向及坡度变化率等地貌特性可在DEM的基础上派生。DTM的另外两个分支是各种非地貌特性的以矩阵形式表示的数字模型,包括自然地理要素以及与地面有关的社会经济及人文要素,如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岩层深度、地价、商业优势区等等。实际上DTM是栅格数据模型的一种。它与图像的栅格表示形式的区别主要是:图像是用一个点代表整个像元的属性,而在DTM中,格网的点只表示点的属性,点与点之间的属性可以通过内插计算获得。
建立DEM的数据源及采集方式有:
(1)直接从地面测量,例如用GPS、全站仪、野外测量等;
(2)根据航空或航天影像,通过摄影测量途径获取,如立体坐标仪观测及空三加密法、解析测图、数字摄影测量等等;
(3)从现有地形

                  
                  
                  
                  
本文详细解析了数字地形图的各种类型,包括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地形模型(DTM)、数字线划地图(DLG)、数字栅格地图(DRG)、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和数字表面模型(DSM)。每种模型的定义、用途、数据来源和制作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展示了它们在地形分析、空间规划和地图制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1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