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计算机课画图课的点评,小学信息技术《画方形和圆形》课例点评

摘自:《镇江实验学校》

教学设计主要是以课堂为中心,运用系统方法,在全面考察课堂教学传播系统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制定教学方案、对教学效果作出评价。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提高教师理论素养与实践技能,形成具有本学科的教学设计理念,构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的应用模式。

一、教学任务的精心设计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画图的基础知识上所进行的教学,从本节课的教学要求来看,学生能使用椭圆、矩形、圆角矩形工具来画出简单的规则图形。可是就单单为了完成这样的任务,在课堂上让学生更多的是掌握使用方法,从而让整个课堂教学变成以完成此教学任务为主吗?笔者认为应该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在教学中,采用科学合理教学方法,在以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合理而有效的学习方法,能自主独立学习,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团体合作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文明使用计算机,有着良好的使用与保护意识;在练习当中培养学生创造精神,能不拘泥于思维上的束缚,大胆实践;创作中提高学生的审美道德,让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学习空间,在知识、技能、能力、情感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下面就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11课的《画方形和圆形》所进行的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

在小学画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本课程的内容进行合理分配与调整,而不是随意性的,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学生的自身特点,学校的多媒体设备等诸多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虑,不能一概扩展内容,也不宜把教学内容完全局限于教材内容范围内。

在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11课是《画方形和圆形》,其中包括两个知识点:

(1)学生能使用椭圆、矩形、圆角矩形工具作简单的规则图形。

(2)学生能结合shift键画出正圆、正方形、和正圆角矩形。

鉴于对教材的分析,从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操练来看,两者之间所占的比例不应该是以教师的讲解占领统治地位,而应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身的探索研究,找到使用椭圆、矩形、圆角矩形工具的合理途径。因为在教学中从素质教育的角度考虑,只有设计一个有趣的、有意义的任务,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需要,进而主动探索、获取知识,并在掌握知识后能应用于实践,解决问题,同时进一步理解、巩固了知识,获得多方面的收获。

2、教学目标的确定

能使用的椭圆、矩形、圆角矩形工具作简单的规则图形。如果在黑板上把圆、矩形、圆角矩形画出来,让学生在图画中照着再画出来,这样任务也算是完成了。但是,这样完成一个任务实在有些无趣。从信息技术学科来看,和其他学科的整合已经是息息相关的事情。对于画图的教学,它不仅仅是让在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掌握操作的技能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使用以上简单的三样工具中,发挥自己美术方面的想象能力,也就是让学生又机械的完成本节课的任务中,还要拓展其美术上的创造能力,以及所要配合的想象空间。因而这上面还要关系到美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渗透,教师要合理掌握。

在教学中,教师除了注意美学在教学中渗透,同时要也要考虑到情感教育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渗透。在运用椭圆、矩形、圆角矩形工具在画简单图形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分组合作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以小组学习为单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他们的探索精神。当然这些教育是要渗透在每一节课、每一项任务中的。再有,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任务本身也会带给课堂一些教育点:如尊师爱家、保护环境等等。

根据以上想法,我认为教学目标应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知识:

(1)椭圆、矩形、圆角矩形工具画简单规则图形。

(2)知道结合shift键画出正圆、正方形、和正圆角矩形。

能力:

(1)学生能使用椭圆、矩形、圆角矩形工具创造简单的作品。

(2)逐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情感:

(1)鼓励学生与人合作、互相启发、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二、任务驱动的教学设计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适应本课的教学需要,采用了“任务驱动”探索式的教学方法。采用此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同时把本课的任务分割成三大块,分别交给三大组的同学在共同协助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找到正确的方法,运用此种方法进行简单的图形创作,从而让学生带有主动性在本节课的知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团结合作的精神,在合作学习中体会到以小组为单位解决问题和取得成果的成就感和快乐,而小组合作的最后的作品展示则反映了学生运用以上简单工具进行创新的表现形式。

32X409061601_clip_image001.jpg

三、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1.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在shift\ctrl\alt这三个键中找到画正圆、正方形、正圆角矩形的键位,掌握画正圆、正方形、正圆角矩形的正确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单单的告诉学生要画出正圆、正方形和正圆角矩形其实是结合了shift键,学生尝试操作,便可完成本课的教学难点。而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培养到探索尝试的精神,教师还应该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自己操练,在不断的尝试中找到合理正确的方法,从而加强了对本知识点的掌握。可以告诉学生在画的过程只要同shift\ctrl\alt这三个键的某个键结合就可以画出正圆、正方形、正圆角矩形。学生可以尝试着结合以上的某个键来找出正确的键,在尝试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相互帮助,出谋划策,解决问题。最终以小组汇报的情况来公布答案。

2.通过创作趣味性的图形来改变“不成规矩何以画方圆”的思维局限性。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根据椭圆工具可以画出椭圆和圆,矩形工具可以画出正方形和长方形,而圆角矩形工具可以画出圆角正方形和圆角长方形,这样学生的思维容易造成定势,圆就是画圆,方就是画方。其实即使是最简单的工具,只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拓展自己的思维,也可以创造出不可思仪的作品。因而在小组的学生中,教师考虑到本组所选择的工具形状,可以指定一个适合的画图任务,矩形工具可以创造一个滑稽的板脸小丑的头像,圆角矩形工具可以创作太阳花,椭圆工具可以创作一个模样可爱的大熊猫。从而使学生明白使用简单的工具不仅仅是用来画圆和画方的,只要有创意也可以创作出神气的作品来。

四、由细节入手,合理安排教与学

课堂的引入

为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把其他班同学创作的优秀的作品通过屏幕展示给大家观看,提示使用的工具仅仅是椭圆、矩形、圆角矩形工具来画的,提高学生创作的浓厚兴趣。

2、重视学生个体差异。

教学中,某个学生个体的能力在全班同学中可能不是最突出的,但在合作小组中有可能是佼佼者。尽管有的组员能力不是很理想,但是他可能在某些地方有突出的表现,教师要创造多种机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为代表集体完成任务而自豪,使失败者重新获得自信。

3、适当的教学评价

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信心,同时教师在以鼓励为主的同时,也要指出学生的不足的地方。在小组的学习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的评价和自我评价,也应该鼓励学生多看别人的优点并正视自己的不足。

五、教学实践心得体会

1.教学中保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本节课的实际操作性比较强,从学生自身的特点来看,他们也喜欢实际性的操作,如果教师讲解的东西太琐碎,理论性的东西过多,反而会影响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甚至会产生厌烦的情绪。教师通过简洁易懂的语言,对于内容进行讲解,留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在自主的探索的合作的趣味性的学习中,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2.对本节课的知识点:“结合shift键画出正圆、正方形、和正圆角矩形”,通过分别尝试运用shift\ctrl\alt这三个键来找到正确的键位,加强了学生对于本知识点的印象。

3.本节课不单面掌握了所学知识,而且也涉及到美术方面的教学,实际是将信息技术同美术相结合的综合性课。

4.本节课不是让人成为电脑的支配者而是借助于电脑这个先进工具,来掌握学习内容和学习的方法,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本课中,教师仍需要考虑到更合理的方法从而来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不要拘泥于传统的学习方法。

教师在今后教育教学中,要创设和营造出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塑造自己的新角色,热情投入到教改,将理论付诸实践,尽快进入新型教师的角色,适应时代发展,为我们国家培养更具竞争势力的人才。

  • 0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