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试卷的纸张大小是多少_叹为观止!以前的老教师出试卷竟有这法宝

bdeeaaac89e5ff71055257f4c6517cd0.gif

原标题:岁月回响曾经的钢板刻字 作者:张必强

00000b5e3ad118469bcecebd09e21cf4.png

看到现在的孩子们对试卷和复习资料很不懂得珍惜,或许是因为来得很容易,看到高考前各地有很多学生撕书抛撒,还说什么是缓解高考压力。每当看到这些现象时我很心痛,情不自禁地回想起自己刚参加工作时,用铁笔和蜡纸在钢板上埋头刻写的情景。

在我入学之后,经常看见老师拿着刻笔在一张不太普通的纸上乱写乱画,同时心里纳闷:为什么这支笔就是画不出颜色来?对于蜡纸,我也一度百思不得其解,因为这种上面布满小方格的纸太薄了,薄得几乎透明,这样脆弱的纸,怎么能承受刻笔锐利的笔尖?于是,我很专注地看着,确切地说,是看老师为什么没有把纸划破。这样一幕情形,犹如刻笔划过蜡纸一样在我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痕。

f359b6ca5482d20561f236e19db310e3.png

直到后来语文课《挺进报》中学到刻写的这段内容时才渐渐明白其中的奥妙。

我清晰的记得,在我读书的日子里,平时的复习资料、小测验、期中期末考试,无一不是刻钢板油印出来的。有的时候,由于油墨未干,一不小心就把上面的字给弄糊了,有的同学无意中甚至把脸上都会弄的花里胡哨,象个婺剧脸谱似的。还记得有一次无意中看到老师印刷后扔掉的一张蜡纸,我把它捡来印在学校角落的墙壁上,清晰地看到了考试的题目,后来被老师发现,训了一顿。

1992年我参加工作了,当时虞宅乡中学很简陋,教学设备还是很落后,试卷和练习都是老师自己刻写的。那是我第一次学习刻写蜡纸。我在办公桌上先放好钢板,铺上一张蜡纸,再拿上一枝铁笔,就开始刻字了。老教师教我这刻钢板有一定的讲究,在刻字的时候,用力要适度。轻了,油印的时候,字迹就会模糊、不清晰;重了,则会把蜡纸划破,油印的时候漏油墨,影响油印的质量和美观。这些,在我的实践中都领教过,甚至返工过几次。

蜡纸上面有格子,供你排版布局,选择字体的大小。我开始刻写时,才知道和写钢笔字完全不一样。想横平,却刻扭曲了;想竖直,却刻歪斜了。力道也不易把握,轻了则模糊,重了则纸破。于是我去找老教师请教,他告诉我蜡纸要对牢钢板上的斜纹,才好横平竖直,不要潦草,按仿宋体去刻。铁笔头,最好不要选择尖细的,那样容易刻破蜡纸,选择稍钝一点的笔头好些,力度的轻重。

2f43d65c7005d899ebd07b785439944f.png

刻钢板是个细致活,一笔一划要求笔力适中,刻得太轻内容印不出来,刻重了油印时渗油墨,纸上到处是墨团。我第一次刻钢板竟戳破了好几张蜡纸,好不容易刻了一张,一不小心,汗水打湿蜡纸,蜡纸粘在了我胳膊上,前功尽弃。好在我不气馁,虚心向别人求教,渐渐也有了几分专业味道:标题用仿宋体,正文一律用扁扁的钢板体,印出来还蛮像样的,但是画图一直是我攻不破的难题。

后来为了使一些考试卷等显得美观、大气、正统一点,我刻钢板的时候一般要刻出两种字体。比如题干和题支的字常常是用“横平竖直”的黑体,而且要比下面正文的字刻的要大一点。试卷的题头也是如此,以示醒目。下面的正文常常都是楷书、行书什么的,潦草字肯定是不行的,防止学生看不清楚。

这“横平竖直”可不是随意能刻出来的,找不到技巧,你根本不可能划得出来。关键点是:你必须要把蜡纸格子上的横线与钢板上的纹路平行才行,一旦纹路对准了,你可以一笔头从左划到右,保证笔直的,你想弯一点都不行。

刻了几次后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要做一个好老师,必须会刻一手好的钢板字。刻错了不要紧,可以将铁笔的另一头在错的地方涂一涂,再将火柴划燃,烧到一半时吹灭,将那火柴梗的火星靠近刻错的蜡纸,将蜡纸上面的蜡融化一下,将错处弥平,风干后接着刻就行了。

后来我采用写完墨水的圆珠笔刻写比铁笔流利多了。

刻写很费时间,一份试卷最起码要二个多小时,特别是我教初三毕业班时,因为要刻写的资料比较多,而且还要做到了小心翼翼,边刻边吹去刻出来的蜡屑。刻了一半时,手指顶得生痛,眼花、腰酸背疼,就停下来休息会儿,就好比插秧一样,不能一直弯腰插下去,直起腰来是为了后面更多的弯腰。越是刻到后面,越是小心,如履薄冰,生怕一有闪失,就会前功尽弃。

钢板刻字不像现在的电脑打字,可以任意修改,随性而为。现在的试卷,都是现成的,清晰整洁,但学生却不太重视;那时刻印出来的试卷,也许是刻写的不易,老师都会认真地选题,把那些最重要的,学生最需要的题目刻出来,一个学期下来也没有像现在这样有那么多资料。我始终认为文字是有灵性的,那一个个出自老师手下的钢板字,似乎在跟学生诉说着老师对他们的期盼。所以,那时的学生拿着老师发下来的卷子或资料,仿佛看到了老师的一片苦心,往往都是十分珍惜,做卷时也会格外细致和认真,做完后也不会随便扔掉了。

我记得钢板刻字比较烦的是夏天,当时也没有空调,身上出点汗倒没有什么,可这手上出的汗就麻烦了,既影响刻字的速度,又影响刻字的质量。到了冬天,天气本来就寒冷,又不好戴手套,手伏在冰赤的蜡纸上,一刻就是好半天,于是,冻疮“诞生”了。虽然好多年过去了,可手上当年冻疮的“根据地”还隐隐可见。

蜡纸刻好后,接下来的工序就是油印了。油印机是像《挺进报》中描写一样的是手推式老式油印机。先把蜡纸贴到油印机的网布上面,固定好纸张,调匀油墨,一般不是黑色的就是蓝色的,把网布放在纸张上,用橡胶辊子粘好油墨,就可以印刷了。有几次把自己搞的一个大黑脸,自己印刷自己翻纸比较慢,后来我叫了一位学生帮我翻纸,搞的那位学生也成了一个大黑脸。用蜡纸印刷的速度也很慢,二个班级的试卷单是印刷的时间要二节多课,而且只有单面的。

1999年我调入虞宅中学后条件好多了,当时学校有了复印机,老师只要把资料复印好,然后用小剪刀把需要的题目剪下来贴在白纸上,交给专业印刷老师就可以了,当时学校领导要求老师“发扬小剪刀精神”,这个做法一直用到电脑一体机印刷的出现。

4ae6fba84dc74183baa800c1f54c7337.png

80年代虞宅中学复习班

随着打字机的逐渐普及,特别是现在有专业的网站、专业的软件都可以使用。如百度文库,我早已经通过实名认证,在上面我传了200多个自己的原创课件,财富值目前已达五万多,而且平均每天有十几人以上在下载使用我的资源,财富值还在不断增长。刻钢板这个行当也自然就结束了其使命,成为人们记忆中难忘的一部分。

往事如行云流水,钢板刻字是我心中一缕璀璨夺目的星光,映照着那些激情燃烧的日子。在蜡纸上刻写钢板,那响声真是优美动听。虽然忙碌辛苦但是还是很开心,也蛮有专业精神,手里就像是握着一份神圣的责任,完工以后闻着那油墨香,在生活那么单调的年代,它简直就是娱乐。遗憾的是自己刻钢板印出来“那么完美”资料和试卷却没有一张保留下来。

我一直自信地认为,教师是把清贫视为富有,把付出视为收获,因为有一颗奉献的心,有有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这把钥匙就是爱,我爱学生、爱生活、爱教师这个职业,我已过五十个春秋,二十六年教龄,那钢板刻字是我教师生涯的见证,岁月时常回响那曾经的钢板刻字。

老城事栏目每周末出品,欢迎投稿,邮箱:xiaopu@pujiang.cn


编辑:TY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