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颗粒度,测试用例粒度粗细的划分

在设计测试用例工作中,把握测试用例粒度的粗细是件很伤神的事:测试用例写得很细,会带来很多问题:首先是效率问题,测试人员的首要任务有效地测试产品尽可能多的发现产品缺陷,如果测试用例写的过细,在设计测试用例时势必花费大量时间,这些时间中很大一部分是应该用在有效地测试产品上的;再次,测试用例设计得过于详细,测试执行人员就成了执行用例的机器,只能按照用例去操作而缺少了的思考空间,使测试执行人员的思维局限于测试用例中;还有如果这些用例还要复用在其他版本中时,产品功能稍微改动,就需要修改大量的测试用例,从而使用例的维护代价大大提高。但是测试用例写得太粗就会包含太多验证点,当用例在执行到某一个验证点时被卡住,这个用例就被标为无法通过,下面的验证点可能就不再执行,直接标记用例无法通过,同时也为定位bug增加了难度;还有测试用例粒度过大还容易遗漏测试项。下面也就小探讨一下测试用例粒度问题。

首先说下划分测试用例粒度粗细的标准

划分粒度粗细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的用例粒度算粗粒度?什么样的粒度算细粒度?

1.一条用例的步骤:小于5步为细粒度,大于10步为粗粒度(合理吗)

2.以项目的用例个数:几百个用例为粗粒度,几千个用例为细粒度(合理吗)

3.以数据覆盖度:等价类为粗,穷举为细(合理吗)

个人感觉以上几种参考划分都有点片面,设计出何时粒度的测试用例需要根据软件的有效功能进行设计。首先说一下什么是有效功能,有效功能就是整个业务流完成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功能,任何一部分从业务流中独立出来都无实际意义。

再说一个纠结的问

  • 1
    点赞
  • 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