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情况下你会对别人连说三句“don’t leave me,take me with you?”
当有人对你说了又冷又土的谐音梗的时候。
这两句话火于国际版抖音上大热的谐音梗挑战,由于重复次数太多且语音语调容易上头,让不少网友被洗脑。
看着冷到爆炸的谐音梗不得不跟着喊“别走别走”“带我带我”,表现夸张的还跟着一起跑。
别走带我,因为过度羞耻
为什么说谐音梗的人要跑,而听者会说“别走,带我”呢?
那还得从谐音梗说起。
谐音梗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无含义的谐音,生造或援引其他无关词汇的。
像抖音上的谐音梗挑战,大多数就是无含义、无逻辑的,通过组合无关词汇来形成一个谐音词。

基于这种没有逻辑的“错误”基础之上,习惯将自己代入到语境里的听众就会为这个“错误”感到羞耻,从而产生“别走,带我”的言行。
然而,旁观型的听众可能就会觉得“这人没事吧?”“太尴尬了!”
感受一下令人羞耻尴尬的谐音梗,各种高奢品牌在谐音梗说出的瞬间土味缠身。
还有一种俗称双关梗,就是有含义、有逻辑的谐音。
双关梗会比无含义的更有技术含量,不会让人羞耻也更能引发听者的共鸣。
大老师,是官方认证的段子手。除了张口就来的段子,他的谐音梗也是信手拈来。
在脑洞大开节目里,大老师的谐音梗真的次次引爆全场。
大老师的闲鱼更是花式秀谐音梗现场,逛个闲鱼顺便收获满满快乐。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吐槽大会》的王建国也是谐音梗的代表人物,人送外号“谐音梗王”。

建国同志可谓是把谐音梗玩得最巧妙的人,他技术含量满点的谐音梗,没点脑子还听不懂。
最经典的“当机(鸡)立断(椴)”,这个梗让现场“留白”了好几秒。
可以看出,文字通过谐音可以跳出原来的字义,赋予创作内容更多的涵义。
如果能利用谐音,给原文字附加合适巧妙的意思,确实是能达到有趣好玩的效果。
无处不在的谐音梗
古早年代,谐音梗就诞生了。
我们代代相传的“年年有鱼(余)”、“碎碎(岁岁)平安”是在用谐音图个好彩头,老祖宗带头玩谐音梗。

然而现在谐音梗在喜剧、脱口秀领域被说老套过时,却在综艺里被大家玩得津津有味,甚至越来越多网友开始自行创作谐音梗。
《故事王》里的“全全全全是鱼”,李诞听到也只能一边笑一边嫌弃,因为真的好笑啊!
没有过长的剧情铺垫,也没有什么深层次的逻辑游戏,只需要运用谐音,将原话题的意义改变,效果炸裂,简单粗暴地收获到了快乐。
所以就算谐音梗被嫌弃,也还是会有人用的。
《元气满满的哥哥》里小贾黄明昊来了一次谐音梗脱口秀专场。“紫薯”于你、我在“呼”你、我“蚝”喜欢“泥”......在场的哥哥姐姐只能为孩子的勇气鼓掌。
像前几年大家都在说的无fxxk说,结合中英文创造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被添加的新单词也是很有灵气,赋予原来的成语更“深刻”的内涵。
还有网友整理了“那些好笑的谐音梗”合集,大部分是猜题模式。
反正我能猜出来的一只手都数的过来,到底是什么脑洞大人们出的题?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还记得“蓝瘦香菇”吗?
广西口音普通话导致的谐音梗,魔性的口音迅速传播,让人难受想哭的时候都不能好好打字,就打“蓝瘦香菇”消遣一下吧。

甚至有段时间美颜相机滤镜里都是蓝色香菇。
韩国最近很火的“Latte is horse”,翻译过来“拿铁是马”,在韩语里谐音“我那时呢”,用来比喻“老了上年纪了”或是“表示自己辛苦”。明明还是很帅的欧巴们就会自黑“Latte is horse”。

至于在广告领域,由于广告创意的加持,谐音梗就被玩得比较巧妙了。
麦当劳今年4月的脆汁鸡新品,借着5G技术的推广,用5技(G)进行了预热。

广告领域爱用谐音梗,首先是创意简单,易有共鸣。二是快餐时代下,谐音梗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吸引消费者,能让消费者记住,甚至成为“金句”。

谐音梗在这些领域被滥用无可厚非,毕竟在社交网络时代追求短平快的大背景下,快乐就是简单粗暴的。
但在喜剧圈里被滥用那可是要扣钱了。
谐音梗是要被扣钱的
“绝大多数谐音梗都是容易的,但创作应该是艰苦的。沉迷于这种初级技巧对于提升演员和创作者本身的能力有害无利。”
这是李诞本身说出“谐音梗在我们公司是要扣钱的”的用意。

对于脱口秀演员来说,用多了谐音梗就像是在垃圾堆里找东西来填饱肚子,对提升创作能力没有太大作用,也会遭到同行的嫌弃。
其次,好的梗还是需要逻辑与故事的铺垫。
梗是为本子服务的,但谐音梗就像一个点缀,它其实与故事本身关系不大甚至可以单独存在。
试想作为听众,如果一场表演带来的笑点集中在单薄的谐音梗上,也会觉得很无趣吧。
就像小贾同学的脱口秀谐音梗专场,让我不禁觉得:帅哥受什么刺激了?虽然是帅哥,但是谐音梗式的土味情话让人又冷又土,靠着脸能看下去就不错了!

打造谐音爆梗的关键因素
经不起滥用的谐音梗受欢迎,也是因为创作容易,就算是大众群体也有机会成为“谐音梗王”。
之所以还能让大家get到并捧腹大笑,是因为巧妙和情感共鸣的存在。
但生硬安放的谐音梗会“被扣钱”,听众会被冷到“don’t leave me”。
是否能够成为谐音爆梗还要看其技术含量和巧妙的时机,不是所有的谐音梗都能成为王建国的谐音梗。
首先,一个好笑的谐音梗前面一定有足够的铺垫。让谐音梗融入在故事里,成为故事的一部分而非点缀。
但要怎么存在于故事里,就很考验写故事的人的创作能力。

其次,除了内容,时机也很重要。我们常说来的早不如来的巧,对谐音梗来说也是一样。
以上两者加成,能够不让听众觉得莫名奇妙,又在意料之外,那你就赢了。
最后,如果谐音梗玩得6,你也可以故意用谐音梗激起听众的嘘声,再进行回击。

谐音梗确实能给带来大众简单粗暴的快乐,但不应该是创作者惰于提高创作能力的极端。

有人说,谐音梗兴起是全民“王建国化”,当谐音梗泛滥的时候没有一个王建国是无辜的。

但希望创作出来的谐音梗水平也能全民“王建国化”,毕竟抖音上近3万个谐音梗视频能和王建国匹敌的能有多少呢?
还是那句话,不是所有的谐音梗都要扣钱,扣钱的都是谐音烂梗。

温馨提示:在日常生活中,记得防火防盗防谐音套路。毕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音同字不同的词太多了,一个不小心本意就被误解了。
欢迎来我们的粉丝群,分享和讨论你的想法。
入群规则只有一条:有趣有素质!
↓扫码加管理员入群↓
(请备注“进群”)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自网络,侵删
听说好看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