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玄奘与大雁塔
///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玄奘到达心目中的留学圣地那烂陀寺(nalanda)后,由于受到寺院住持戒贤法师特殊照顾,玄奘在衣食住行方面得到了许多特殊的待遇。

玄奘法师取经路线图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日得瞻步罗果一百二十枚,槟榔二十颗,豆蔻二十颗,龙脑香一两,供大人米一升;月给油三斗,酥乳随要随取。

玄奘还不用马上去学习,可以去外面游历,这次游历我们现在还可以看到。
玄奘来到一座山,这座山的东北方向有一座寺庙,没有留下中文名字,留下了梵文名字,山上有座庙叫kapotaka,它的意思是鸽子。
《大唐西域记》卷九记载:从因陀罗势罗窭诃山往东北走一百五六十里,到迦布德迦大唐语言是鸽寺。
无独有偶,在山的东面有座塔ham.sastupa(大雁塔)(注意:那个点是m下面的点,由于打不出,只能这样展示),hamsa是大雁的意思。
玄奘求学回国后在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建造大雁塔,其塔名的灵感就来自这次的游历。

那么,两座大雁塔之间有什么关联吗?


西安大雁塔
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二十四日,玄奘求学归来,在房玄龄的接待下,住进了弘福寺。

后来,在慈恩寺翻译佛经,玄奘从印度带回来许多的指骨舍利、佛像等。
他有一种担忧,于是就奏请当时的皇帝唐高宗,唐高宗批准。于是在慈恩寺西面建造一座塔,玄奘原来打算造三十丈的塔,高宗给足了面子,建大雁塔资金全部由皇家出资。
高宗令当时的中书舍人李义府把圣旨传达给玄奘,四方塔基每面140尺、高180尺,180尺比玄奘当初预算的三十丈要低很多了。

李义府
塔每一层中心都藏有大量的指骨舍利,建造塔的时候玄奘亲自参加了施工,工程进度为两个星期。
玄奘为塔的建成上了一道表文,至今还保存着。但是,玄奘本人并没有说这座塔叫什么名字,就说在慈恩寺的西面造了一座塔。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也只是说:仿西域制度,不循此旧式也。

大雁塔的名字是怎么来的?跟玄奘在印度的游历有什么关系?
虽然供养着指骨舍利,但是工程进度太快,看来古今中外都难免有问题。这座塔过了30年后就坍塌了,当时已经是武则天在位。武则天就跟王公大臣们集资,重新修缮这座塔(高10层)。这个时候起,才正式命名这座塔叫做大雁塔(当时玄奘法师已经圆寂)。

塔的底层四面皆有石门
玄奘法师参与建造的塔只能称作慈恩寺西院浮屠,当时的百姓口头上已经开始称作雁塔了,或者是玄奘告诉他们这座塔模仿的是谁,所以到了武则天时候重新修缮,干脆就正式命名。

公元704年大雁塔进行第二次修建,武则天打破了当时佛塔均为单数层的惯例,增加至双数10层。
公元931年,后唐王朝对大雁塔进行改建,被降低至7层。
公元1604年,即明万历32年,大雁塔被最后一次进行修建。在维持唐代塔体基本造型的基础上,在外面砌上了60厘米厚的包层。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见的饱经沧桑的大雁塔。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大雁塔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代大雁塔剖面图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参考文献:
1.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华书局,2018年1月1日。
2.玄奘、辩机《大唐西域记》,中华书局,2012年1月1日。
3.孙英刚:《大雁塔为什么叫“雁塔”:从健陀罗到长安》,《读书》2016年第1期。
4.孙英刚:《大雁与佛教信仰》,《读书》2016年第1期。
5.西安社会科学院:《文明遗迹之辉煌古都篇:大雁塔》,2019年1月15日。
6.钱文忠:《玄奘西游记》,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9月1日。
7.刘轲:《三藏大遍觉法师塔铭》,《金石萃编》。
8.季羡林等:《大唐西域记今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9.辛玉璞:《关于大雁塔的几个问题》,西安大雁塔保管所,2018年6月20日。
(下期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古书画鉴定中的割配与移款——兼释古书画鉴定中的双胞胎及其多胞胎现象

长
按
关
注
微信公众号
公众号名称:江天水墨秋光晚

贴图素材&图片:来自秀米、Unsplash网
背景图:自制
封面:Unsplash网
文字:蔽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