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遍历二叉树算法_二叉树遍历算法

摘要:二叉树主要有3种遍历算法,分为为先序、中序、后序。本文对二叉树的3种遍历算法的遍历规则进行介绍,并给出3种遍历算法的递归和迭代版本的C++实现。文章发出后,我的好朋友指出还有一个层次遍历,我将在文章最后介绍。

1. 二叉树遍历

如图1所示,一颗二叉树T由根节点V、左子树L和右子树R构成。

74490c570cc1

图1 二叉树示意图

则二叉树T的遍历指:按照某种次序访问树中各节点,每个节点被访问恰好一次。二叉树T的先序、中序、后序遍历的结果如图2所示。

74490c570cc1

图2 二叉树的先序、中序、后序遍历

从图中可以看出,先序、中序、后序的区别在于局部根节点的访问时机,而对于左右孩子的访问,其访问顺序总是满足先左后右的规则。下面举例说明二叉树的遍历规则,一棵二叉树的结构如图3所示,则其遍历结果如下:

先序遍历结果:A B D E G H C F

中序遍历结果:D B G H E A C F

后序遍历结果:D H G E B F C A

74490c570cc1

图3 一颗普通的二叉树

2. 二叉树节点

在实现二叉树的遍历算法之前,我们先创建一个二叉树节点类。二叉树节点是二叉树的基本组成单位,节点与节点之间有父子关系、兄弟关系等,由于节点的数据类型不确定,所以采用模板实现二叉树的节点类。

/*

二叉树节点

*/

#define BiNodePos(T) BiNode*

template

struct BiNode{

BiNodePos(T) parent= nullptr, lChild = nullptr, rChild = nullptr;

T data; int height;

BiNode(T data, BiNodePos(T) parent){

this->data = data;

this->parent = parent;

}

//子树规模

int size() {

int s = 1;//计入本身

if (lChild) s += lChild.size();//递归计入左子树规模

if (rChild) s += rChild.size();//递归计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