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让百姓享受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推出云胶片服务模式,全院取消核磁共振检查结果胶片打印,全面推行“云胶片”,患者只需用手机就可以获取自己的影像学检查图像。
“云胶片”是储存在云空间的电子胶片,是移动互联时代的医学影像与图文存储解决方案,以影像数据集成为基础,支持智能终端(APP、微信、PC等)浏览和下载;海量、无污染,还包含了各类影像检查报告和全部DICOM影像的云胶片服务,所呈现的信息是完整的,可以作窗宽窗位调整和测量,也可以满足三维重建和其他各种分析应用的需求,是“互联网+”技术在医疗中的应用。
医院患者在核磁共振检查结果出来后,根据手机收到的短信提示,到影像科自助打印机处打印纸质检查结果报告单,就诊时只需带上报告单,医生即可在电脑上查看影像结果。这不仅减少了患者的等待时间,又方便患者对检查结果进行保存,有效避免了传统塑料胶片丢失、折损、褪色等问题。
据悉,在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影像(DR平片)检查后,出报告的时间为30分钟;普通影像(DR平片)为2小时;急诊CT为1小时;普通CT为6小时;磁共振为12小时。检查报告“出炉”后,医院会将检查结果同步上传至云端,患者通过手机端查询,方便又快捷。
“医院可以随接随用,医生可以随调随阅。相比传统胶片,云胶片视野大,更加清晰,可以动态展示、多维成像,丰富多彩的图像后处理功能,提高了医生诊断的准确率。虽然现在云胶片目前还没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但就博为软件已部署云胶片的医院的反馈来看,云胶片的应用在降低胶片耗材成本与优化就诊服务流程方面,效果非常明显。可以预见,云胶片的发展趋势已经很明确。”这是博为软件董事长梁威对云影像的评价,公司专注医学影像整体解决方案的研发已有十多年,也是作为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云胶片的承建商。
未来,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互联网+医疗”5G新基建背景下的医疗行业,云胶片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不仅为区域医疗、远程会诊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也为分级诊疗、跨院就医等创造了便捷的条件,推进医院数字化、智能化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