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实现指令的撤销_Web 应用的撤销重做实现

54b9de87f720ee078f0b163937984094.png

背景

前不久,我参与开发了团队中的一个 web 应用,其中的一个页面操作如下图所示:

b2b43fe10f3b2c9ed07278f96eca2666.jpg

这个制作间页面有着类似 PPT 的交互:从左侧的工具栏中选择元素放入中间的画布、在画布中可以删除、操作(拖动、缩放、旋转等)这些元素。

在这个编辑过程中,让用户能够进行操作的撤销、重做会提高编辑效率,大大提高用户体验,而本文要讲的正是在这个功能实现中的探索与总结。

功能分析

用户的一系列操作会改变页面的状态:

73b6b2641e1b6a5c2bf6a94434998c9f.png

在进行了某个操作后,用户有能力回到之前的某个状态,即撤销:

382e8b14fc441714ec84ad5914063894.png

在撤销某个操作后,用户有能力再次恢复这个操作,即重做:

52516348e79684678eea0a2f2dca1c74.png

当页面处于某个历史状态时,这时用户进行了某个操作后,这个状态后面的状态会被抛弃,此时产生一个新的状态分支:

19df3cd6d63cfbd7ad9a00ec9f19d612.png

下面,开始实现这些逻辑。

功能初实现

基于以上的分析,实现撤销重做功能需要实现:

保存用户的每个操作;

针对每个操作设计与之对应的一个撤销逻辑;

实现撤销重做的逻辑;

第一步:数据化每一个操作

操作造成的状态改变可以用语言来描述,如下图,页面上有一个绝对定位的 div 和 一个 button,每次点击 button 会让 div 向右移动 10px。这个点击操作可以被描述为:div 的样式属性 left 增加 10px。

876845c6e43b5feb273e520fe7e83633.png

显然,JavaScript 并不认识这样的描述,需要将这份描述翻译成 JavaScript 认识的语言:

const action = {

name: 'changePosition',

params: {

target: 'left',

value: 10,

},

};

上面代码中使用变量 name 表示操作具体的名称,params 存储了该操作的具体数据。不过 JavaScript 目前仍然不知道如何使用这个它,还需要一个执行函数来指定如何使用上面的数据:

function changePosition(data, params) {

const { property, distance } = params;

data = { ...data };

data[property] += distance;

return data;

}

其中,data 为应用的状态数据,params 为 action.params。

第二步:编写操作对应的撤销逻辑

撤销函数中结构与执行函数类似,也应该能获取到 data 和 action:

function changePositionUndo(data, params) {

const { property, distance } = params;

data = { ...data };

data[property] -= distance;

return data;

}

所以,action 的设计应当同时满足执行函数和撤销函数的逻辑。

第三步:撤销、重做处理

上述的 action、执行函数、撤销函数三者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描述了一个操作,所以存储时三者都要保存下来。

这里基于约定进行绑定:执行函数名等于操作的 name ,撤销函数名等于 name + 'Undo',这样就只需要存储 action,隐式地也存储了执行函数和撤销函数。

编写一个全局模块存放函数、状态等:src/manager.js:

const functions = {

changePosition(state, params) {...},

changePositionUndo(state, params) {...}

};

export default {

data: {},

actions: [],

undoActions: [],

getFunction(name) {

return functions[name];

}

};

那么,点击按钮会产生一个新的操作,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有三个:

存储操作的 action;

执行该操作;

如果处于历史节点,需要产生新的操作分支;

import manager from 'src/manager.js';

buttonElem.addEventListener('click', () => {

manager.actions.push({

name: 'changePosition',

params: { target: 'left', value: 10 }

});

const execFn = manager.getFunction(action.name);

manager.data = execFn(manager.data, action.params);

if (manager.undoActions.length) {

manager.undoActions = [];

}

});

其中,undoActions 存放的是撤销的操作的 action,这里清空表示抛弃当前节点以后的操作。将 action 存进 manager.actions ,这样需要撤销操作的时候,直接取出 manager.actions 中最后一个 action,找到对应撤销函数并执行即可。

import manager from 'src/manager.js';

function undo() {

const action = manager.actions.pop();

const undoFn = manager.getFunction(`${action.name}Undo`);

manager.data = undoFn(manager.data, action.params);

manager.undoActions.push(action);

}

需要重做的时候,取出 manager.undoActions 中最后的 action,找到对应执行函数并执行。

import manager from 'src/manager.js';

function redo() {

const action = manager.undoActions.pop();

const execFn = manager.getFunction(action.name);

manager.data = execFn(manager.data, action.params);

}

模式优化:命令模式

以上代码可以说已经基本满足了功能需求,但是在我看来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管理分散:某个操作的 action、执行函数、撤销函数分开管理。当项目越来越大时将会维护困难;

职责不清:并没有明确规定执行函数、撤销函数、状态的改变该交给业务组件执行还是给全局管理者执行,这不利于组件和操作的复用;

想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新模式来组织代码,我选择了命令模式。

命令模式简介

简单来说,命令模式将方法、数据都封装到单一的对象中,对调用方与执行方进行解耦,达到职责分离的目的。

以顾客在餐厅吃饭为例子:

顾客点餐时,选择想吃的菜,提交一份点餐单

厨师收到这份点餐单后根据内容做菜

期间,顾客和厨师之间并没有见面交谈,而是通过一份点餐单来形成联系,这份点餐单就是一个命令对象,这样的交互模式就是命令模式。

action + 执行函数 + 撤销函数 = 操作命令对象

为了解决管理分散的问题,可以把一个操作的 action、执行函数、撤销函数作为一个整体封装成一个命令对象:

class ChangePositionCommand {

constructor(property, distance) {

this.property = property; // 如:'left'

this.distance = distance; // 如: 10

}

execute(state) {

const newState = { ...state }

newState[this.property] += this.distance;

return newState;

}

undo(state) {

const newState = { ...state }

newState[this.property] -= this.distance;

return newState;

}

}

业务组件只关心命令对象的生成和发送

在状态数据处理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一些副作用,这些与数据耦合的逻辑会大大降低组件的复用性。因此,业务组件不用关心数据的修改过程,而是专注自己的职责:生成操作命令对象并发送给状态管理者。

import manager from 'src/manager';

import { ChangePositionCommand } from 'src/commands';

buttonElem.addEventListener('click', () => {

const command = new ChangePositionCommand('left', 10);

manager.addCommand(command);

});

状态管理者只关心数据变更和操作命令对象治理

class Manager {

constructor(initialState) {

this.state = initialState;

this.commands = [];

this.undoCommands = [];

}

addCommand(command) {

this.state = command.execute(this.state);

this.commands.push(command);

this.undoCommands = []; // 产生新分支

}

undo() {

const command = this.commands.pop();

this.state = command.undo(this.state);

this.undoCommands.push(command);

}

redo() {

const command = this.undoCommands.pop();

this.state = command.execute(this.state);

this.commands.push(command);

}

}

export default new Manger({});

这样的模式已经可以让项目的代码变得健壮,看起来已经很不错了,但是能不能更好呢?

模式进阶:数据快照式

命令模式要求开发者针对每一个操作都要额外开发一个撤销函数,这无疑是麻烦的。接下来要介绍的数据快照式就是要改进这个缺点。

数据快照式通过保存每次操作后的数据快照,然后在撤销重做的时候通过历史快照恢复页面,模式模型如下:

b92010b711503bb7436a37eb1bfb0da9.png

要使用这种模式是有要求的:

应用的状态数据需要集中管理,不应该分散在各个组件;

数据更改流程中有统一的地方可以做数据快照存储;

这些要求不难理解,既然要产生数据快照,集中管理才会更加便利。基于这些要求,我选择了市面上较为流行的 Redux 来作为状态管理器。

状态数据结构设计

按照上面的模型图,Redux 的 state 可以设计成:

const state = {

timeline: [],

current: -1,

limit: 1000,

};

代码中,各个属性的含义为:

timeline:存储数据快照的数组;

current:当前数据快照的指针,为 timeline 的索引;

limit:规定了 timeline 的最大长度,防止存储的数据量过大;

数据快照生成的方式

假设应用初始的状态数据为:

const data = { left: 100 };

const state = {

timeline: [data],

current: 0,

limit: 1000,

};

进行了某个操作后,left 加 100,有些新手可能会直接这么做:

cont newData = data;

newData.left += 100;

state.timeline.push(newData);

state.current += 1;

这显然是错误的,因为 JavaScript 的对象是引用类型,变量名只是保存了它们的引用,真正的数据存放在堆内存中,所以 data 和 newData 共享一份数据,所以历史数据和当前数据都会发生变化。

方式一:使用深拷贝

深拷贝的实现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用 JSON 对象的原生方法:

const newData = JSON.parse(JSON.stringify(data));

或者,借助一些工具比如 lodash:

const newData = lodash.cloneDeep(data);

不过,深拷贝可能出现循环引用而引起的死循环问题,而且,深拷贝会拷贝每一个节点,这样的方式带来了无谓的性能损耗。

方式二:构建不可变数据

假设有个对象如下,需要修改第一个 component 的 width 为 200:

const state = {

components: [

{ type: 'rect', width: 100, height: 100 },

{ type: 'triangle': width: 100, height: 50}

]

}

目标属性的在对象树中的路径为:['components', 0, 'width'],这个路径上有些数据是引用类型,为了不造成共享数据的变化,这个引用类型要先变成一个新的引用类型,如下:

const newState = { ...state };

newState.components = [...state.components];

newState.components[0] = { ...state.components[0] };

这时你就可以放心修改目标值了:

newState.components[0].width = 200;

console.log(newState.components[0].width, state.components[0].width); // 200, 100

这样的方式只修改了目标属性节点的路径上的引用类型值,其他分支上的值是不变的,这样节省了不少内存。为了避免每次都一层一层去修改,可以将这个处理封装成一个工具函数:

const newState = setIn(state, ['components', 0, 'width'], 200)

数据快照处理逻辑

进行某个操作,reducer 代码为:

function operationReducer(state, action) {

state = { ...state };

const { current, limit } = state;

const newData = ...; // 省略过程

state.timeline = state.timeline.slice(0, current + 1);

state.timeline.push(newData);

state.timeline = state.timeline.slice(-limit);

state.current = state.timeline.length - 1;

return state;

}

有两个地方需要解释:

timline.slice(0, current + 1):这个操作是前文提到的,进行新操作时,应该抛弃当前节点后的操作,产生一个新的操作分支;

timline.slice(-limit):表示只保留最近的 limit 个数据快照;

使用高阶 reducer

在实际项目中,通常会使用 combineReducers 来模块化 reducer,这种情况下,在每个 reducer 中都要重复处理以上的逻辑。这时候就可以使用高阶 reducer 函数来抽取公用逻辑:

const highOrderReducer = (reducer) => {

return (state, action) => {

state = { ...state };

const { timeline, current, limit } = state;

// 执行真实的业务reducer

const newState = reducer(timeline[current], action);

// timeline处理

state.timeline = timeline.slice(0, current + 1);

state.timeline.push(newState);

state.timeline = state.timeline.slice(-limit);

state.current = state.timeline.length - 1;

return state;

};

}

// 真实的业务reducer

function reducer(state, action) {

switch (action.type) {

case 'xxx':

newState = ...;

return newState;

}

}

const store = createStore(highOrderReducer(reducer), initialState);

这个高阶 reducer 使用 const newState = reducer(timeline[current], action) 来对业务 reducer 隐藏数据快照队列的数据结构,使得业务 reducer 对撤销重做逻辑无感知,实现功能可拔插。

增强高阶 reducer,加入撤销重做逻辑

撤销重做时也应该遵循 Redux 的数据修改方式使用 store.dispatch,为:

store.dispatch({ type: 'undo' }) ;

store.dispatch({ type: 'redo' });

这两种 action 不应该进入到业务 reducer,需要进行拦截:

const highOrderReducer = (reducer) => {

return (state, action) => {

// 进行 undo、redo 的拦截

if (action.type === 'undo') {

return {

...state,

current: Math.max(0, state.current - 1),

};

}

// 进行 undo、redo 的拦截

if (action.type === 'redo') {

return {

...state,

current: Math.min(state.timeline.length - 1, state.current + 1),

};

}

state = { ...state };

const { timeline, current, limit } = state;

const newState = reducer(timeline[current], action);

state.timeline = timeline.slice(0, current + 1);

state.timeline.push(newState);

state.timeline = state.timeline.slice(-limit);

state.current = state.timeline.length - 1;

return state;

};

}

使用 react-redux 在组件中获取状态

我在项目中使用的是 React 和 react-redux,由于 state 的数据结构发生了变化,所以在组件中获取状态的写法也要相应作出调整: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import { connect } from 'react-redux';

function mapStateToProps(state) {

const currentState = state.timeline[state.current];

return {};

}

class SomeComponent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export default connect(mapStateToProps)(SomeComponent);

然而,这样的写法让组件感知到了撤销重做的数据结构,与上面所说的功能可拔插明显相悖,我通过重写 store.getState 方法来解决:

const store = createStore(reducer, initialState);

const originGetState = store.getState.bind(store);

store.getState = (...args) => {

const state = originGetState(...args);

return state.timeline[state.current];

}

总结

本文围绕撤销重做功能实现的讲解到此结束,在实现该功能后引入了命令模式来使得代码结构更加健壮,最后改进成数据快照式,从而让整个应用架构更加优雅。

参考资料

《JavaScript设计模式》Addy Osmani著

本文发布自 网易云音乐前端团队,文章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我们对人才饥渴难耐,快来 加入我们!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