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最大回撤_夏普、卡玛和最大回撤

1877f2c020334941bc1d6e69de6d3edd.png

关于最大回撤的一篇文章之前有写过,没看的同志们可以链接看一下。

最最最大回撤?

今天这篇文章探讨的是这几个指标的区别及所代表的意义。

夏普=(收益率-无风险利率)/收益率的标准差

卡玛=(收益率-无风险利率)/最大回撤

有一阵子,我非常迷恋卡玛,觉得这个指标太好了,比夏普好用多了。这个指标才是衡量的真实风险和收益的性价比。毕竟没人把净值向上波动的部分看做是风险,如果真是,那这个风险越大越好。对吧~~~

但是还是发现更多的人用夏普作为绝对性的参考指标。这就让我很迷惑了。

然后在某次的出差路上,和小伙伴们探讨夏普和卡玛的使用背景和区别的时候,小赵和小李的几句话,终于把我从走偏的路上拉了回来。

夏普描述的是过去一段时间的持续的某种特性。

卡玛描述的是过去一段时间内的某一个极端截面的情况。

如果说夏普约等于说是在描述一个正态分布的大部分状态的话,那卡玛就像是在做压力测试计算VAR值。(并不一定准确,仅供意会)

所以想想就知道了,夏普更稳定,更靠得住。而卡玛嘛,最大回撤的值是和过往回测区间完全紧密相连的,压力测试嘛,如果区间内的环境特别友好,可能这个值非常好看,特别亮眼,然而,当拿到现实中来的时候,emm……

所以当我们看一个策略发生了历史最大回撤的时候会紧张,说明这是一个新的情况发生了,策略过往的压力测试不给力了,发生了压力测试之外的事件了,要引起十二万分的注意,不过也就是给予重点关注这样而已,如果后续策略运行正常,那就是接受了我们的策略发生了最大回撤这个现实而已。

而与此对应的,当我们回测一个策略的夏普比率发生了显著的降低的时候,那可能要考虑的事情就不是观察看看这个维度的了,可能考虑的是策略要不要迭代,甚至淘汰的问题了。

另外,最大回撤的大小体现了管理人团队的控风险能力,卡玛比率对应的体现的是管理人在收益和风险控制之间的取舍平衡的态度。大部分策略主要看的都是夏普,衡量总体策略状态的这种指标,但是有些策略会重点关注一下卡玛比率。什么样的策略更适合关注卡玛比率的呢?emm,我不告诉你。7d9c76e79618830b64624e21fef87271.png

后记:夏普和卡玛这两个指标都是不能直接通过计算指标输出结果的,就是都没有基准点说大于了多少就是好的,小于了多少就不好。是需要通过比较得出结论的。比如完全不能将一个股票产品的比率拿来和一个中性策略的比率去比,没有任何意义。这两个指标都是只能在同类策略中运用比较的。所以要用这种指标,对于策略的精准分类是前提。

最大回撤就不一样了,这是一个绝对值,单看数值就够了,就是能不能接受的问题,这个指标对每个人来说标准都不一样,有些人觉得回撤10%就是了不得的事情了,有些人觉得回撤50%不是事。但是这个区别不是源自于策略和管理人,而是源自于我们自己,我们究竟是一个风险偏好度很高的人呢?还是一个非常保守的人呢?我对于自己的标准是刻画的很清晰的,你呢?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