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主题到底是什么?
2.何为主题性空间?
3.主题的来源与整理
4.景观园林主题创作构思演变
1主题到底是什么?
主题是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作为整篇文章核心的灵魂和统帅,贯穿始终。一篇优秀的文章通过围绕中心思想的刻画将主题精神传达给读者,如同空间设计师通过场地的特征将主题思想依附于空间灵魂和情绪传达给体验者,使得体验者直接或间接感受到并产生共鸣。

2.何为主题性空间?
“主题性空间”是空间场所中的核心思想或主体脉络,使得空间拥有一个或多个的主构想和主观释意。
下面主要通过对我国部分设计院校的历年真题及优秀快题设计案例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对主题性空间的直观理解。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为例
2018年“享受时光”主题的景观空间设计

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为例
2018年以“梅花兰花”为主题的景观空间设计
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为例
2018年以“器”字为主题主题的景观空间设计
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为例
2018年以“辐射”主题主题的景观空间设计
“主题性空间设计”是目前国内绝大多数景观园林设计考研院校的参考题型,通过上述部分院校可以看出各大院校的真题存在很多共通性,由于每年考研政策导向以及各学院师资配置的改变,当然会有一些院校无规律可循。
通过对往年各大院校考研真题的对比分析,根据出题形式可以将主题类型概括为限制性主题及非限制性主题两大类:
限制性主题空间考察(限制主题/限制场地)
2018年四川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为例
一、考试内容
1.叠、院。跌落的空间体量,变化的院落,围合与开放。
2.抬、台。爬升的空间,交错与交融,上下的观望。
3.穿、障。连通的空间,变化的流线,穿插的形体,步移景异。

2018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为例
一、设计主题
新农村绿地设计
二、设计概况
湖南某农村中有一块80*60m大小的场地需要进行设计,场地中有一20*20m大小的池塘,池塘旁有几块石板以前供人们洗衣服,距离几米处有一棵60CM胸径的古樟树,现要求设计一处供人们休闲、健身、交流的绿地,也保留一些原有物品作为留恋。
2018年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为例:
一、设计主题
50x60㎡的华南理工大学内的一块场地,设计一相应建筑,其主要功能提供于学生阅读的小书吧;
二、设计要求
平面图、效果图、其他图自行表现,另附300字设计说明;
三、设计内容
合理布置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要求室内功能布置合理;
2018年广州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为例
2018年以“捕风捉影”为主题设计相关专业内容;
2017年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为例
2017年复试以“青花瓷”为主题涉及相关专业内容;
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专业手绘初试试题
2018年请以“诗意生活”为主题,设计景观户外环境;
要求:平面图、效果图、相关设计说明等。

2018年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为例
一、设计主题
1.户外公共空间设计,面积为40·25㎡,请为某养老院的一庭院进行设计,; 2. 2个6cm·6cm的装饰画,以蝴蝶和花为主题。

2018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为例
一、考试题目
如图所示居住小区虚线范围内室外环境设计。

2018年中国地质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为例
一、设计主题
乡村客栈与景观设计
二、设计概况
基地在高海拔的山上,交通偏僻,水系发达,人烟稀少,地形起伏,植被丰富。
非限制性主题空间考察(不限制主题/不限制场地)
2018年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为例
一、设计主题
结合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结构,提取元素,并结合自己的专业进行创作。
2018年四川大学艺术学院为例
一、设计主题
场地位于某大学内,具体自拟,为学校内的多家快递点设计一个集合的区域,具有创新性,主要效果图一张,并为快递点外面的单体进行简单的描绘。
2018年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为例
一、设计主题:江南废弃老屋设计


瑞士药理花园
瑞士巴塞尔Novartis校园里的药理花园作为药理研究的试验地,如同一个封闭的剧院,一个迷宫中心又或者是被层层包裹的洋葱的内核,访客必须绕过环绕着花园的高大的紫杉和山毛榉树篱,才能来到这个半封闭的小花园。
“不放弃探索的人才能得到答案”,曲折的路径也暗示着这句现代研究人员和中世纪僧侣都深有体会的道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伊恩波特儿童野趣游乐公园(主题与空间设计不一致)
伊恩波特儿童野趣游乐公园以冒险、欢乐和小小的魔法作为创造要素。在茂盛浓密的灌木和树木中是穿梭其中的跑道和小径,原有的无花果树被保留下来当作坐凳。
在野趣游乐公园内,孩子们跟随着自流的溪河和喷泉,找寻茂密的竹林,在如游动鳗鱼般的蜿蜒小径里探索无花果树林,或锻炼毅力,穿过平旋桥、攀爬树屋。


图片来源于网络
3.主题的来源与整理
主题的来源十分广泛,可以包含物质及非物质两重属性。主题的确立与设计者的心理感受及体验息息相关。
它来源于
①生活常识
②风俗礼仪
③神话故事
④诗词歌赋
⑤社会问题
⑥未来自然发现趋势
⑦解决问题的某一个点
⑧时事热点

3.4景观园林主题创作构思演变
在方案初步设计阶段,主题的存在仅停留于一个抽象的概念或是脑海中的一种感觉,主题的构思演变指的是将这种抽象的概念向物化实体进行转换的过程,是设计者对考研任务书不同方向信息进行重新整理、筛选、变化。通过分析问题、提炼要素、解决问题、最终完成整个方案设计的创作与表达。
当我们拿到一个专题任务书的时候,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流程进行推演,接下来我们将往期突围学员的完整设计案例为例进行分析,该快题的主题为“棋镜宅”。
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复试
2015年题目:以任意一种“中国传统元素”为主题做户外景观设计,面积不大于300㎡;
设计要求:平面图、效果图、立面图、设计说明200字。

1、分析问题
(1)头脑风暴的发散
当你遇到一个陌生的主题时,不知道如何下手,不妨先画个思维导图,进行头脑风暴吧!通过一个主题可联想到抽象物体、具象物体、场所精神、精神文化等。

2、提炼可应用要素
如何提炼要素?一般的来讲,通过头脑风暴所散发的众多信息后,经过筛选,对设计做出符合主题特点的创作,同时可以搜集一些与关键词相关意向的图片以及实际案例参考图作为灵感的来源。
考研设计方案过程中,如何快速有效的利用素材
①建立资料库
②将意向图中元素造型拆分
③设计元素之间的拆分、重组、混合
④设计元素的拉伸、缩小、变形
Step1: 意向图片搜集
意向图片看似与主题联系不大,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其中有很多可以直接借鉴或通过主观转换后再运用的设计素材。



如上图所示的印度户外景观环境
①利用印度当地的楼梯井和水迷宫用于空间表达
②提取素材中空间简洁的表达方式
③回形空间以连续性表现,整体空间感觉连续性强
Tips:在收集意向图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收集:
①相关文章
②设计比赛作品
③经典实践案例
④期刊杂志
⑤国外经典设计网站
比如设计主题“中国传统文化”
①根据主题收集中国传统所有相关的文化、民俗、节日等。
②收集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传统等。
③收集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文化元素、文化精神、文化内涵等。
Step2:案例参考图片收集






Tips:案例参考图的搜集不要局限于效果图,可以去收集平面图、立面图、设计思路。
设计素材的筛选与转换
方案前期搜集的大量信息和建立起来的资料库,并非完全适用于空间设计中,往往需要设计者对设计素材进行二次筛选与转换。
如何将搜集的素材运用于空间中是主题构思演变过程中的一大难点。
step 1: 设计素材的筛选
以景观园林设计空间为代表的主题空间设计的最终作品犹如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主题是其“灵魂”,而由主题确定的素材应用就是一个个小的系统。各素材之间联系程度各有不同,有的可以直接应用,有的则需进行二次转换。
step 2: 设计素材的转换
对于主题素材的转换应立足于现代人的审美观念以及景观园林空间本身的属性。
以下总结了五种素材转换的方式供考生参考,在平日的积累过程中我们自己也应多思考,尝试去总结更多的转换方法。
① 形式的变化
对所提取的素材中较为繁杂的部分进行删减,通过符号化的处理手法,使其呈现出较为抽象、简洁的视觉形态。


②造型的夸张
造型的夸张手法的运用,旨在通过局部或整体地夸大事物本身特征,以凸显事物的个性,呈现出来的效果具备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而事物的功能特性往往被置于其次。


③位置的更替
位置的更替手法建立在打破原有空间感位置秩序的基础上,如空间中的“前与后”“上与下”“内与外”。


④色彩的转换
即在保留素材形态及材质的基础上,将其表面的色彩进行局部或整体性的改变。
青石板被白色替代


⑤材质的置换
材质转换是指在保留素材的形态与尺度的前提下进行的材质替换,常采用现代材质替换传统或地域材质。


step 3: 设计素材元素的举一反三
以小见大
通常素材中常见的艺术品造型、空间元素、空间形态等通过放大的形式表达,表达另一种空间氛围;反之,以大见小。


形体的联想
选择参考的素材的基础上联想或改变其形态、结构方式、组合方式,通过不同的联想表达,找到适合的形体感。


具象与抽象的转变
通过所选素材的信息将其局限表现为抽象形体、空间、造型的表达,反之如此。


结合草图有目的创作
主题的构思演变并非一步到位,在参考大量优秀资料的情况下,可以结合草图进行反复推敲及改善。以下选取该快题的,演示草图构思的过程。以下是以“竹”为主题进行景观环境设计
首先对主题提出问题并抛出问题
造型的转换:
造型的运用,通过 “竹”材质特点、功能运用的基础上经过夸张、变形、重复等方式来发生千奇百怪的变化,设计出户外不同的景观构筑,其独特的造型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018突围江南大学优秀学员作品
如图所示,该学员将“竹”元素良好运用到景观元素中,通过漏景、透景、框景、对景等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传统。将不同种类的竹运用到景观节点中,空间具有良好的幽静氛围,从而提高了整体空间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