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位移求加速度_两段位移模型

欢迎关注和转发

两段位移模型

前言

          运动学的公式比较多,解题方法比较灵活,所以很多题都是一题多解,这次我就其中一种常见的题型加以总结,以便找到一种容易掌握,容易理解的解法。

01

物理情景

89520d08e6e7c1c381ac7f5b5f208fa5.png

        物体沿直线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先从A运动到B,再从B运动到C

02

两段位移模型的特点

       物体的运动有两段位移,为了帮助学生记住,我把这种题叫做“两段位移模型”,这种题的特点是:有三位置和两段位移。

03

解题方法

         两段位移模型的解题方法常用的有3种:基本公式法,平均速度法,图像法。

        在这里我主要讲基本公式法,因为这是一种通用的解题方法,以后题设条件变化了,但是只要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还是可以用。

f1792b5b38ee988009760cbd7d720592.png

04

典例分析

【模型1】(两过程时间相等)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两个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分别是24m和64m,每一个时间间隔都是4s,求物体的初速度和加速度。

384f1f2f54239edadf6c54e14ff5bb42.png 58ed8b7e19aab216c5215d839f2d143d.png

【模型2】(两过程位移相等)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公路边每隔15m有一棵树,如图所示,汽车通过AB两相邻的树用了3s,通过BC两相邻的树用了2s,求汽车运动的加速度和通过树B时的速度为多少?

89520d08e6e7c1c381ac7f5b5f208fa5.png

分析:由于AB段与BC段时间不相等,故不能用上例中的逐差法。

33af4bd89f24c0f16a21437ba1adb7e2.png

【变式1】已知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间的距离为l1,BC间的距离为l2.一物体自O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段与BC段所用的时间相等.求O与A的距离.

a7d25899e12717747d0ba8be3bdc1868.png

分析:此题中有4个位置O,A,B,C;初看有4位置和3段位移,跟上面的不一样,但我们如果只看其中的ABC部分,就是上面的两段位移模型了,故可以用上面的方法求解。

6f43ebe14d9de535f45c889ce3778d0a.png

【变式2】(多选)物体自O点开始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B、C、D是运动轨迹上的四点,D是最高点。测得OA=0.8 m,AB=0.6 m,BC=0.4 m。且物体通过前三段的时间均为1 s。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初速度是0.9 m/s

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0.2 m/s2

C.CD间的距离是0.2 m

D.从C到D运动的时间是1.5 s

答案 ABD

84ca80333a6b0ada577582d2da1f7d3a.png

【变式3】(多选)如图所示,某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最后停在D点。已知AB=6 m,BC=4 m,从A点运动到B点,从B点运动到C点两个过程速度变化量都为-2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7894b85a337b70d9a4ed7fa0f6b0273.png

A.质点到达B点时速度大小为2.55 m/s

B.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

C.质点从A点运动到C点的时间为4 s

D.A、D两点间的距离为12.25 m

答案 BD

解析:设A点速度为vA,加速度为a,从A点运动到B点,从B点运动到C点两个过程速度变化量相等,故运动时间相等,都设为t,则

80d6778d316484b6cead009685ced11d.png

不念过

END

不畏将来

更多模型

棒配电阻模型一

棒配电阻模型二

板块模型

传送带模型

动态分析模型

两种典型的直线运动模型

偏转电进磁模型

磁场最小面积模型

直流电路的动态分析模型

电路的化简

火车头模型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