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机模拟其他系统,科学家用量子计算机模拟得出: 我们的太阳系实则为三星系统...

天文学家探索研究宇宙的各种不同星系发现,无论是银河系,还是河外星系的恒星系,大多数都是双星系统,也有少数的三星、四星甚至六颗恒星构成的聚星系。只在银河系之内的星系中,双星系统——两颗恒星构成的恒星系——便占75%以上,单颗恒星形成的星系(一颗恒星与其它行星和卫星等)只占不到20%,其它的是聚星系——即三颗或三颗以上恒星形成的星系。

461be5ff19ee35a170a3ed0adf492d29.png

为什么会出现单星、双星和聚星这么多种不同的星系呢?为什么不是其中某一种固定的星系呢?

科学家对此种现象也大为困惑,甚至专门用一种研究出来的“恒星演变模型”输入不同的参数常量,进行了各种不同的计算机模拟,模拟出的结果令科学家们大为震惊。

他们发现,只要在合理的参数范围内输入不同的参数,最终计算机模拟出的恒星演变结果基本上都是相同的——恒星在诞生之初基本上都是抱团诞生的,即至少同时诞生出六颗恒星以上,此时并没有其它的行星和卫星。

1f91eb32db85ccd9b6e49c4eb4ad4f23.png

随着时间的演变,抱团的聚星系,会在彼此的相互杂乱无章的运行中,发生碰撞摩擦,吞噬合并,或者被弹出聚星系统,或者被撞碎裂后被其余的恒星吸吞。如此,像“弱肉强食”一般,最终抱团的聚星系统的恒星数量,会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渐渐地变得越来越少。

随着聚星系的恒星数目的不断减少,有的恒星周围渐渐地演变出了一些行星和卫星,这种现象尤其常见于演变成的最终单星系统。

模拟的结果出乎科学家们的预料。令不少天文研究者不由自主地开始反思到一个问题:我们的太阳系会是怎样一种演变呢?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科学家又修改参数,重塑演变模型,专门针对我们的太阳系。

在多次的量子计算机模拟中,得出的模拟结果并不一致。有时候一个参数的细微变动,都会引起整个太阳系演变过程的截然不同。这令科学家们很是迷茫——为什么大范围的整个银河系可以模拟得出基本上一致的结果,而小小的太阳系却不能模拟出一致的结果?

故此,科学家推测,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我们所认识的这个太阳系根本就不是单星系。于是,科学家按照聚星系、六星系、四星系、三星系以及双星系进行了分别的参数调整和相对应的模拟,只有三星系对应的参数能够模拟出与我们太阳系相似的模型出来。

5fa0728e0cf1c9da6279e0bd5f110d7a.png

这也就说明了,我们当前的太阳系根本不是单星系,而是三星系统。或许,其它的两颗伴星相距太远,人类无法探测得到(毕竟以人类当前的科技水平,尚未真正地飞出太阳系。所以,太阳系的外面究竟是什么样子,人类根本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或许太阳系之外根本不是人类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到的样子;也或许,观测到的其它河外星系,其实一切都只是浮光掠影的假象),但它们却以“共生”的关系而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对水木的支持。

本篇文章「水木长龙」原创,转载标明出处,谢谢!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