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程」人体基础 part 01 认识骨骼
本章我们来对人体结构进行详细讲解。
首先来看下面这张“鸟人图”,对关节点的了解是认识骨骼比例的关键。
关于关节点,大家可以想象自己在打篮球或者练瑜伽时,身体做出的各种动作,脖子、手肘、膝盖、脚踝这些随之扭动的地方,以及人类之所以可以随心所欲地动来动去,都是关节点在发挥作用。
“鸟人图”的右上角可以清晰地看到关节点的摆动规律,模仿图中的各种摆动姿势,自己感受一下身体的关节点吧。

骨骼是支撑动作的框架。
人体骨骼由206块骨头组成,作为初学者,在面对这么复杂的构架时,需要怎么掌握好绘画方法呢?
首先在不了解的前提下,要做到合理简化人体骨骼是很困难的,所以,运用一个比较简单的口诀:
先看,再想,后画
顾名思义,就是先用眼睛去观察,去看你要认识的事物:在得到了一些信息之后,进行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思考:最后,把自己认为正确的表现方法记录下来。
一、骨骼与关节点的关系
首先,从人体骨骼的作用入手,如果我们没有骨骼,那么就是一摊“烂肉”,想动也动不了。右图中左边的这种人体就是“烂肉”,是不是很丑陋?所以画画要注意内在的骨骼。有人说这样像大白一样也挺可爱,但是在设计人物的时候并不仅仅只是这种胖胖的形象。
我们总得让角色先站起来,才能做出各种美丽的造型。

骨骼是人体动作的主要支撑者,人体所有的动作变化都来源于每一个关节点的转动。人体骨骼有很多能转动的关节点,在这里我们可以先将这些关节点归类为:
四大点、八小点、一脊椎
也就是一个“火柴人”~~
火柴人的由来与变化,就是将一个正常人简化的过程,文章中用很多画和文字来说明这些,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各位小伙伴能运用自如。
下面这组图,从左往右是一个简化的过程,也是思考过程;从右往左是一个塑造的过程,也是绘制过程。
先感受一下这种人体绘画的分析与演化的方法,帮助自己在绘画时理解关节点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