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垃圾回收机制 vc_浅谈java垃圾回收机制

今天看thinking in java,里面很详细的谈到java垃圾回收器机制,看完后让我对这神秘的区域有一定的了解,特写一些小总结记录下来。

分两点来说。

第一点:Object.finalize();方法。finalize()方法是Object类的意味着所有类都可以使用、重写该方法。当对象调用finalize方法后,相当于告诉垃圾回收器:“我是垃圾,在下次垃圾回收的时候可以把我回收”,然后垃圾回收器在下次回收垃圾的时候就把这个对象给回收了,但是在程序运行周期中,垃圾回收器不一定会执行,它一般在虚拟机内存不够的时候才会执行,为什么是这样呢?因为垃圾回收器的执行也消耗资源、性能,而且在程序结束的时候,虚拟机的内存会自动释放归还给内存。当然你也可以显示地调用System.gc();来告诉系统立刻、马上进行垃圾回收,但是不建议这么做,虚拟机总是在最优的时刻调用垃圾回收。很多经验丰富的开发者同时建议:如果不是必须,最好不要使用finalize()。

第二点:垃圾回收。垃圾回收这个动作实际上做了两件事,1、回收垃圾,释放内存;2、重新排列堆中内容,让内存的分配更高效。

在程序启动后,java虚拟机在不断地监视着内存情况,如果发现垃圾比较多,对象在堆中排布比较零散,启动第一种模式:停止-复制(stop and copy)。先把“活”的对象找出来,怎样找呢?垃圾回收器检索整个堆,因为引用可能不断关联着引用,所以将堆中的引用整理出一个“脉络图”,没有被引用的就是“死”的对象,接着,程序短时间停止,把“活”的对象从堆A复制到堆B中,一个挨一个排列整齐,现在堆A只剩下“死”的对象了,也就是垃圾,回头把堆A全部清理,这样就完成一次垃圾清理了。

假设有9个碎片化严重的对象,排布前和排布后对比:

24f0cb6cd0aa783e92012180ffa81fca.png

有人可能想到,如果垃圾比较少,对象比较稳定的情况,那么要把所有“活”的对象迁移到另一个堆里,不是很耗费性能吗?就好比一座稳定的大山需要搬迁,工程浩大。对于这种情况,启动第二种模式:标记-清除(mark and clear),同样如上方法整理出“脉络图”,把“死”的对象标记起来,程序短时间暂停,然后垃圾回收器把标记的对象给回收。因为垃圾较少,不会造成内存碎片化太严重,所以这个模式不会对堆中对象重新排布。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