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简介
在20世纪80年代,互联网开始逐渐脱离军方的严格控制,向科研机构和学术界开放。本章详细探讨了这一过程中几个关键节点,包括CSNET如何降低互联网接入门槛,ARPANET/MILNET的分割以及如何影响了互联网的进一步开放。此外,局域网技术的普及以及域名系统的创建为互联网的爆炸性增长提供了技术支持。最后,国家科学基金会(NSF)通过NSFNET项目,为互联网的民用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CSNET与互联网的早期普及
CSNET作为互联网的一个先驱,提供了较为经济的网络接入方式,如Telenet服务和PhoneNet选项,使得互联网不再仅限于ARPA的承包商,而能够扩展到更广泛的学术界。CSNET还扩展了国际链接,建立了电子邮件网关,连接了德国、法国等多个国家的研究网络。
ARPANET/MILNET的分割与互联网的转型
1983年,国防部将ARPANET划分为MILNET和ARPANET,将军事与民用网络分离,这为互联网作为公共服务的未来铺平了道路。ARPANET的民用部分逐渐由大学研究人员主导,互联网开始带有更加明显的平民色彩。
局域网(LANs)与互联网的爆炸性增长
个人计算机和工作站的普及推动了局域网技术的发展,以太网系统的发明使得局域网的搭建变得简单且经济。随着大学和企业纷纷建立局域网,它们开始将自己的局域网连接到互联网,从而引发了互联网的快速增长。
域名系统的诞生与实施
随着互联网的主机数量迅速增加,原有的命名系统不堪重负。为此,互联网技术社区开始讨论将互联网名称空间划分为多个“域”的概念。域名系统(DNS)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寻址效率,还促进了电子邮件在不同网络间的交换。
NSFNET与互联网的民用化
NSF在资助CSNET后,开始构建自己的大型网络,并通过NSFNET项目将互联网向民用开放。NSFNET的两层网络结构包括大学计算机中心与区域网络连接,最终汇聚到中央网络“主干”。这一系列的网络连接和政策支持,最终使得互联网从一个以军事和科研为主导的网络,转变为服务更广泛用户的公共网络。
总结与启发
互联网的早期普及过程是逐步的,且充满挑战。从CSNET的出现到ARPANET/MILNET的分割,再到局域网技术的普及以及域名系统的实施,每一个步骤都是互联网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NSFNET项目的成功,更是标志着互联网从军事网络向公共网络转变的里程碑。这一过程中,互联网管理者们的远见卓识和开放心态,对今天我们所享有的开放互联网至关重要。互联网的历史教会我们,技术的进步往往伴随着社会结构和政治环境的变化,而互联网的未来发展,同样需要我们共同维护其开放性和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