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foreach iterator remove_关于java中ArrayList的快速失败机制的漏洞——使用迭代器循环时删除倒数第二个元素不会报错...

一、问题描述

话不多说,先上代码: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InterruptedException {

List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add("第零个");

list.add("第一个");

list.add("第二个");

list.add("第三个");

list.add("第四个");for(String str : list) {if (str.equals("第三个")) {

System.out.println("删除:" +str);

list.remove(str);

}

}

System.out.println(list);

}

知道快速失败机制的可能都会说,不能在foreach循环里用集合直接删除,应该使用iterator的remove()方法,否则会报错:java.util.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但是这个代码的真实输出结果却是:

20180717183906174113.png

并没有报错,这是为什么呢?

二、基础知识

java的foreach 和 快速失败机制还是先简单介绍一下:

foreach过程:

Java在通过foreach遍历集合列表时,会先为列表创建对应的迭代器,并通过调用迭代器的hasNext()函数判断是否含下一个元素,若有则调用iterator.next()获取继续遍历,没有则结束遍历。

快速失败机制:

因为非线程安全,迭代器的next()方法调用时会判断modCount==expectedModCount,否则抛出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modCount只要元素数量变化(add,remove)就+1,而集合和表的add和remove方法却不会更新expectedModCount,只有迭代器remove会重置expectedModCount=modCount,并将cursor往前一位。所以在使用迭代器循环的时候,只能使用迭代器的修改。

三、分析

所以由上面的foreach介绍我们可以知道上面的foreach循环代码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for (Iterator iterator =list.iterator(); iterator.hasNext();) {

String str=(String) iterator.next();if (str.equals("第三个")) {

System.out.println("删除:" +str);

list.remove(str);

}

}

重点就在于 iterator.next() 这里,我们看看next()的源码:【此处的迭代器是ArrayList的私有类,实现了迭代器接口Iterator,重写了各种方法】

1 publicE next() {2 checkForComodification();3 try{4 int i =cursor;5 E next =get(i);6 lastRet =i;7 cursor = i + 1;8 returnnext;9 } catch(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e) {10 checkForComodification();11 throw newNoSuchElementException();12 }13 }

注意到第7行!,也就是说,cursor最开始是 i,调用next()后就将第 i 个元素返回,然后变成下一个元素的下标了,所以在遍历到倒数第二个元素的时候cursor已经为最后一个元素的下标(size-1)了,

注意了!在调用集合或者.remove(int)的方法时,并不会对cursor进行改变,【具体操作:将元素删除后,调用System.arraycopy让后面的的元素往前移动一位,并将最后一个元素位释放】,而本程序中此时的size变成了原来的size-1=4,而cursor还是原来的size-1=4,二者相等!,再看看判定hasNext():

public booleanhasNext() {return cursor !=size();

}

此时cursor==size()==4,程序以为此时已经遍历完毕,所以根本不会进入循环中,也就是说根本不会进入到next()方法里,也就不会有checkForComodification() 的判断。

四、验证

我们在程序中foreach循环的第一句获取str后面加入一个打印, System.out.println(str); ,

这样每次进入foreach循环就会打印1,其他不变,我们再来运行一次,结果如下:

20180717183906411427.png

显然,第四个元素没有被遍历到,分析正确,那假如使用iterator.remove()呢?

那我们再来看看iterator.remove()的源码,【此处的iterator是ArrayList的私有类,实现了迭代器接口Iterator,重写了各种方法】

1 public voidremove() {2 if (lastRet < 0)3 throw newIllegalStateException();4 checkForComodification();5

6 try{7 AbstractList.this.remove(lastRet);8 if (lastRet

看第7行,内部其实也是调用的所属list的remove(int)方法,但是不同的地方要注意了:

第9行:将cursor--,也就是说在删除当前元素后,他又把移动后的指针放回了当前元素下标,所以继续循环不会跳过当前元素位的新值;

第11行:expectedModCount = modCount; 更新expectedModCount,使二者相同,在继续循环中不会被checkForComodification()检测出报错。

五、结论

1. 每次foreach循环开始时next()方法会使cursor变为下一个元素下标;

2. ArrayList的remove()方法执行完后,下一个元素移动到被删除元素位置上,由1可知,cursor此时指向原来被删除元素的下一个的下一个元素所在位置,此时继续foreach循环,被删除元素的下一个元素不会被遍历到;

3. checkForComodification()方法用来实现快速失败机制的判断,此方法在iterator.next()方法中,必须在进入foreach循环后才会被调用;

4. 由2,当ArrayList的remove()方法在foreach删除倒数第二个元素时,继续foreach循环,倒数第一个元素会被跳过,从而退出循环,联合3可知,在删除倒数第二个元素后,并不会进入快速失败机制的判断。

5. iterator.remove()方法会在删除和移动元素后将cursor放回正确的位置,不会导致元素跳过,并且更新expectedModCount,是一个安全的选择。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提供的源码资源涵盖了安卓应用、小程序、Python应用和Java应用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包含了丰富的实例和项目。这些源码都是基于各自平台的最新技术和标准编写,确保了在对应环境下能够无缝运行。同,源码配备了详细的注释和文档,帮助用户快速理解代码结构和实现逻辑。 适用人群: 这些源码资源特别适合大学生群体。无论你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还是对其他领域编程感兴趣的学生,这些资源都能为你提供宝贵的学习和实践机。通过学习和运行这些源码,你可以掌握各平台开发的基础知识,提升编程能力和项目实战经验。 使用场景及目标: 在学习阶段,你可以利用这些源码资源进行课程实践、课外项目或毕业设计。通过分析和运行源码,你将深入了解各平台开发的技术细节和最佳实践,逐步培养起自己的项目开发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在求职或创业过程,具备跨平台开发能力的大学生将更具竞争力。 其他说明: 为了确保源码资源的可运行性和易用性,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首先,每份源码都提供了详细的运行环境和依赖说明,确保用户能够轻松搭建起开发环境;其次,源码的注释和文档都非常完善,方便用户快速上手和理解代码;最后,我定期更新这些源码资源,以适应各平台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市场需求。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