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C语言的发展史是一段充满创新与演进的历程,它深刻地影响了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和编程语言的演进。本篇尝试对C语言发展史进行概述。
一、诞生与早期发展
- 诞生背景:C语言诞生于1972年的贝尔实验室,由Dennis Ritchie设计。这一时期的计算机编程主要依赖于汇编语言,但汇编语言的可读性和可移植性较差。为了改进这一点,Dennis Ritchie在B语言的基础上设计出了C语言。
- 设计目标:C语言的设计目标是提供一种能以简易的方式编译、处理低级存储器、仅产生少量的机器码以及不需要任何运行环境支持便能运行的编程语言。旨在成为系统编程和系统软件开发的理想工具。
- 早期实现:C语言最初是在DEC PDP-11计算机上被首次实现,并随着UNIX操作系统的开发而不断完善。
二、标准化阶段
- ANSI C:从1983年开始,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开始制定C语言的标准,这一标准被称为ANSI C或ISO C。这一标准的制定标志着C语言正式成为了一种标准化的编程语言,为C语言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 C89/C90:1989年,ANSI发布了第一个完整的C语言标准,即C89或C90标准。这一标准对C语言的基本语法、库函数等进行了规范,成为了后续C语言发展的基础。
三、现代化阶段
- C99: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C语言的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1999年,ISO发布了C99标准,这一标准在C89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新的特性,如变长数组、内联函数、限制指针等。
- C11/C17/C18/C23:此后,C语言的标准继续更新,分别推出了C11、C17、C18和最新的C23标准。这些标准在保持C语言原有特性的基础上,不断引入新的语法和库函数,以适应新的计算机技术和应用领域的需求。
四、影响与应用
- 广泛影响:C语言作为一种通用、高效、可移植的编程语言,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被广泛应用于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通信等领域的开发,还成为了许多高级编程语言(如C++、Java、Python等)的基础。
- 教育与研究:C语言也是计算机科学教育和研究的重要工具。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都将C语言作为必修课程或研究工具,以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C语言各版本迭代及版本差异总结
C语言的标准版本经历了从C89到C17的多个阶段,每个版本都在前一个版本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和改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C语言的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新的编程需求和挑战。以下是C语言主要版本之间的差异对比表。
版本 | 全称 | 发布机构 | 发布年份 | 背景 | 主要特性 |
---|---|---|---|---|---|
K&R C | NA | 非官方标准 | 1978年 | 由Dennis Ritchie和Brian Kernighan编写的《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一书所描述的C语言版本,是C语言的最初形态 | 没有定义标准库函数,也没有包含函数原型。基于类型系统,包含main()函数、基本数据类型(如int, char, float等)和基本控制结构(如if-else, for, while等)。 |
C89 | ANSI X3.159-1989 | 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 | 1989年 | 基于早期的K&R C语言 | 定义了C语言的核心语法、数据类型和标准库函数等基本要素 |
C90 | ISO/IEC 9899:1990 |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 1990年 | C语言的首个官方标准,基本上是对C89标准的复制,加入了一些额外的细节 | 与C89标准几乎完全相同,做了一些小的改进和澄清 |
C95 | ISO/IEC 9899:1995 | ISO/IEC | 1995年 | 对C90标准的修订版,主要关注技术修正和小改进 | 修正了C90标准中的技术错误,增强了对多字节字符和宽字符的支持 |
C99 | ISO/IEC 9899:1999 | ISO/IEC | 1999年 | 是C语言的第三个标准版本,引入了许多新的特性和改进 | 包括内联函数、可变长度数组、复杂数类型、对C语言标准库的扩展等 |
C11 | ISO/IEC 9899:2011 | ISO/IEC | 2011年 | 是C语言的第四个标准版本。进一步改进了语言的功能和标准库 | 包括对多线程支持、对Unicode字符的支持、改进了对编译器诊断信息的支持等 |
C17 | ISO/IEC 9899:2018 | ISO/IEC | 2018年 | 对C11标准的修订,主要集中在修正错误和澄清规范 | 主要对C11标准中的一些小问题进行了修正,没有增加新的语言特性或库功能 |
C2X | ISO/IEC 9899:202x | ISO/IEC | 计划中 | 正在进行中的标准化过程,旨在对C语言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更新 | 计划引入新的特性,如改进的泛型编程支持、扩展的标准库功能等 |
以上表格是基于当前获取的官方资料整理的,随着C语言标准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未来可能会有新的版本和特性出现。此外,由于C语言在各个编译器中的实现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实际编程过程中,需要根据所使用的编译器和平台选择合适的C语言标准。
另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C89和C90在技术上基本相同,只是发布机构和标准编号有所不同。因此,在提到这两个版本时,可以视为同一标准的不同称呼。同样地,C95主要是对C90标准进行了微小的扩充和修正,并没有引入太多新的特性。而C99和C11则是C语言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它们引入了众多新的特性和改进,极大地丰富了C语言的功能和表达能力。
详细说明:
5.1. K&R C(1978年)
- 背景:C语言最初的版本,由Brian Kernighan和Dennis Ritchie编写。
- 特性:没有定义标准库函数,也没有包含函数原型。基于类型系统,包含main()函数、基本数据类型(如int, char, float等)和基本控制结构(如if-else, for, while等)。
5.2. C语言的最早标准版本--C89(也称为C90)
- 全称:ANSI X3.159-1989(ANSI C),ISO/IEC 9899:1990(C90)。
- 背景: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于1989年发布,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90年发布。
- 特性:
- 这是C语言的最早标准版本,定义了C语言的基本语法、关键字和数据类型,并引入了标准库函数,如stdio.h和stdlib.h等
- 引入了函数原型、新的头文件、预处理器指令(如#include,#define等)、新的数据类型(如void)等。
- 对标准库进行了详细定义。
- C89的特点是简洁、可移植且易于理解,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计算机平台。
5.3. C99
- 全称:ISO/IEC 9899:1999。
- 背景:1999年发布,是C语言的第三个标准版本。
- 特性:
- 引入了许多新的特性和改进,如对内联函数的支持、可变长度数组(VLA)、复杂数类型、以及对C语言标准库的扩展等。
- 增加了新的数据类型,如_Bool、_Complex和_Imaginary。
- 允许在函数内部定义变量,在for循环中定义和初始化变量。
- 提供了新的限制关键字(如inline)和新的语句(如_Pragma)。
5.4. C11
- 全称:ISO/IEC 9899:2011。
- 背景:2011年发布,是C语言的第四个标准版本。
- 特性:
- 增加了对多线程的支持(通过_Atomic和_Thread_local关键字)。
- 增加了对Unicode字符的支持。
- 改进了对编译器诊断信息的支持。
- 引入了泛型选择表达式(_Generic关键字),允许根据表达式的类型选择不同的代码块。
- 增加了匿名结构体和联合体的支持。
- 引入了静态断言(_Static_assert),用于在编译时进行条件检查。
5.5. C17(也称为C18)
- 全称:ISO/IEC 9899:2018。
- 背景:2018年发布,主要是对C11标准的修订。
- 特性:C17主要是对C11标准的修订和更新,旨在进一步改进语言的特性和可用性。然而,与C11相比,C17并没有引入新的语言特性或库功能,而是主要对C11标准中的一些小问题进行了修正和澄清。
5.6. C2X(计划中)
- 全称:ISO/IEC 9899:202x(计划中的名称)。
- 状态:一个正在进行中的标准化过程,旨在对C语言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更新。
- 特性:C2X是一个正在进行中的标准化过程,旨在对C语言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更新。虽然C2X还在开发中,但已经计划引入一些新的特性,如改进的泛型编程支持、扩展的标准库功能等。然而,由于C2X尚未正式发布,因此其具体特性和发布时间仍待确定。
六、总结
综上所述,C语言的发展史是一段充满创新与演进的历程。从诞生之初的系统编程语言,到标准化阶段的规范化发展,再到现代化阶段的不断更新和完善,C语言始终保持着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应用价值。同时,C语言的各个版本在语法、库函数、类型系统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每个新版本都在前一个版本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和改进。这些变化旨在提高C语言的表达能力、程序员的开发效率和程序的可靠性。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编译器都完全支持这些新特性,因此在选择C语言版本时需要考虑目标平台的兼容性以及开发团队的偏好。